寺院格局
該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四周建有院墻。寺院共分四進:入山門有一院落,院落東為祖堂,西為禪堂,中為彌陀殿。從彌陀殿再進為大雄寶殿,最后一進為藏經(jīng)樓,倉廩倉廚等附屬建筑都在東邊。
寺廟建筑分為正殿建筑和附屬建筑兩部分,總建筑面積6.120平方米。正殿建筑有四重:首重為新山門和舊山門,由于楚雄大道的開通,該寺在近年內(nèi)花了幾十萬元面南修建了新山門,山門上方是昌明方丈題寫的“蓮溪寺”三個鎏金大字,山門飛檐重棱;進新山門后,一條弧形的水泥路通向舊山門,路的旁邊是菜地,右邊是新修的一對直徑約10米的人造放生池。池內(nèi)碧水清澈,魚蟲嬉戲;池邊樟柏婆娑,鳥唱蟬鳴。右側池邊,有一眼古井,直徑約45厘米,井深丈余、井水伸手可及。再右為新修的察房:舊山門在黃色的門額上鎊刻著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該寺道明和尚親筆書寫的“蓮溪寺”三個金色大字。門額下方有兩石獅相對而蹲,威風凜凜。
次重為彌勒殿,殿內(nèi)端坐著一尊笑容可掬的彌勒金佛,守衛(wèi)在兩旁的是手執(zhí)兵器、象貌威嚴的四大天王,背面為韋陀天將,東為齋堂,西為客堂。舊山門與彌勒殿之間是一個約三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內(nèi)蓮葉搖曳,荷花飄香。
第三重為大雄寶殿,殿內(nèi)正中有一高丈余的大銅佛,兩側各立有九尊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羅漢,另有一口形體龐大的鐵鐘和一面碩大無比的擂鼓置于兩側,更添幾分莊嚴。
第四重是大徹堂,是女眾打坐、念經(jīng)的處所。堂上是藏經(jīng)樓,藏經(jīng)閣藏有清廷御賜《大藏經(jīng)》,頗為珍貴。附屬建筑分別建于正殿建筑的東西兩側,其東側依次為客堂、伽藍殿、地藏殿、玉觀音堂、法堂(原方丈堂)、往生堂;西側為祖堂、大悲殿、華嚴堂、延壽堂和察房。在往生堂和延壽堂之間修了一座千手觀音殿。
在寺廟背后,有一間整潔的教室,為該寺“愛道培訓班”學習場所。教室門前有兩棵參天的樸樹,歷經(jīng)300余年,映襯著古寺的悠悠歲月。蓮溪寺環(huán)境之幽雅、建筑之精致、景觀之豐富、歷史之悠久,為武漢其它佛教叢林所不及。
蓮溪寺里現(xiàn)存的祖堂、禪堂、彌陀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天王殿等建筑,殿堂不多,而且都不大,但是整個院落結構嚴謹,布局得當,具有中國木結構建筑的風格,古樸典雅、玲瓏清秀,頗接近民居情調(diào)。
由于這里是曾經(jīng)華嚴大學的辦學之所,很多海內(nèi)外的華嚴弟子都十分崇慕這個地方,尤其是臺灣和東南亞的各個寺院,經(jīng)常有佛家弟子前來交流和學習。
在武漢,專門供尼姑修行的寺院只有兩所,一為龍華禪寺,另外一個就是蓮溪寺。而蓮溪寺的規(guī)模遠遠大于龍華禪寺,蓮溪寺是武漢最大的尼姑修行寺院。目前,這里還不是重點旅游區(qū),因此,十分幽靜。
旅游信息
乘車沿著武昌雄楚大街,到蓮溪寺站即到。具體位置在武漢丁字橋路,鐵路宿舍旁邊巷子里。
蓮溪寺就在武漢當代佳麗醫(yī)院旁邊的小巷子進去50米即到。
社會評價
該寺不僅以蓮花道場著稱于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中,同是還是著名的佛學教育基地。1928年在體空大師主持下,籌集資金開辦了著名的華嚴大學,三年內(nèi)為佛門培養(yǎng)了30名遍及海內(nèi)外的弟子,成為當時全國最高的佛學學府。
1959年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妥善的管理。修葺一新的的蓮溪禪寺環(huán)境幽靜,古色古香,吸引了國內(nèi)外眾多僧尼前來訪問、傳經(jīng),使蓮溪寺更加蜚聲中外,香火日盛。武昌佛學院尼眾分院已經(jīng)修葺一新。
蓮溪寺每月初一、十五進行法會。信眾也可于日常時間進行參拜,但寺中無請香處,信眾若是想要上香需自帶,或是尊重寺院規(guī)定,上心香即可。寺中紀律嚴明,修持上嚴格遵循比丘尼348條戒。
漢傳佛教中大部分寺院都開戒的過午不食,蓮溪寺也遵守著,每日天亮早齋,11時午齋,午齋后即不再進食。半月布薩,農(nóng)歷每月初八、二十三誦《梵網(wǎng)經(jīng)》,十五、三十誦《四分律比丘尼戒》。夏季結夏安居,誦經(jīng)學戒,冬季參禪。對于寺中的學僧,學習、上殿、過堂等生活也嚴格按叢林的要求進行管理。
佛學院在課程設計上,涵括了佛學專業(yè)課和時政、文化基礎課,教師有法師也有各大學的居士教授,則充分體現(xiàn)著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代佛學教育風格。
蓮溪寺成為武漢一座清凈莊嚴、道風純正、古老又現(xiàn)代的比丘尼道場和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