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心寺,原名息心庵,始建于明代?!跋⑿摹倍殖鲎阅铣簠蔷杜c朱元思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币馑际沁b望山巒巍峨而塵念隨之平息。息心寺已發(fā)展成為占地面積100余畝,總建筑面積近27000平方米,固定資產逾2.5億元的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在江浙滬一帶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參觀朝拜者絡繹不絕,遇有法會等重大活動,參加者達數(shù)萬之眾,特別是上海地區(qū)已形成數(shù)萬人的護法隊伍,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港澳臺等地區(qū)的佛弟子和護法居士常常專程前來朝禮。寺院歷史底蘊深厚,有史可溯至宋初,距今約850余年的歷史,更給這一座佛國禪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寺內的大雄寶殿,是寺院最雄偉也是最重要的建筑,大雄寶殿為一層兩階,高19.8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殿內金碧輝煌,佛像清靜莊嚴、巧奪天工,均采用臺灣鎏金工藝,避開傳統(tǒng)渾然一色的裝金效果,把衣服、皮膚分色,裝金后更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表現(xiàn)佛的慈悲圓融之相,此裝金工藝在江蘇是首家。殿內還設有海島觀音全堂佛像及文殊、普賢、二十諸天佛像,屋頂?shù)那埑菰寰牡窨?、構思精美絕倫,讓人嘆為觀止。
位于寺院西北的觀自在園,雖是寺內園中園,卻也獨成一體,園內四周以長廊圍之,廊內皆石刻臨摹歷代高僧書法,獨特精辟。園內綠樹成蔭,花草茂盛,竹林掩映,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供養(yǎng)于園內的露天大佛為觀音菩薩圣像,佛像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并配以石雕龍柱、落地宮燈,更顯莊嚴、典雅,使人頓生清靜、悠然之心。寺內山門背面的佛教文物展覽館內,藏有各類文物百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數(shù)拾件,這里展出的皆為漢傳和藏傳佛教的佛像、供器、經典、法器及明、清期間的佛教文物,代表了各民族佛教文化的特色,為研究佛教文化知識、查證佛教歷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大悲樓是佛教寺院傳統(tǒng)建筑之一,這是眾僧集會演說佛法之處,為僅次于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筑,殿內供奉的是千手觀音。觀音圣像清靜莊嚴,慈悲圓融,化身千萬,救苦救難。
玉佛殿里供奉的釋迦牟尼佛,色澤潔白,雕工精湛,造型逼真,為玉質材料,重達五噸,高2.2米,價值數(shù)百萬,是中國佛教寺院中極少佛身整玉雕成通體透明的莊嚴佛像。這尊佛像的價值更在于其來歷不凡,是以泰國陳夢中先生為首的諸信眾從緬甸請來,贈與寺院。
在市區(qū)乘坐汽車到射陽縣城后,轉乘當?shù)?路公交車即可直達。
從鹽城出發(fā),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駛,從興橋/上岡/S233出口離開,在西洋沙河橋朝興橋/射陽鹽場方向右轉進入S233;沿S233行駛,過華聯(lián)超市后左轉進入S226,經幸福大道→射海線后即可到達。
漢傳佛教的素食風習,由于南北朝梁武帝的提倡而風靡中華大地,發(fā)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獨特的寺院素齋系列,歷來為文人雅士所推崇不已。玉佛寺素齋正是這一文化傳統(tǒng)在上海城市所體現(xiàn)出來的經典范例。
息心寺素齋以傳統(tǒng)的佛教寺院菜系為基礎,摻合現(xiàn)代烹飪中的炒、熘、炸、烹、爆、烘、扒、燜等海派菜肴的制作技藝,成功地推出了色香味形上乘、酸甜鮮辣多樣的現(xiàn)代寺院的海派素齋系列菜肴。它是中華餐飲藝術的一朵奇葩,也是高級飯店行業(yè)不可或缺的美食名店。息心寺素齋環(huán)境清幽、古樸高雅,既集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建筑裝潢的藝術優(yōu)點,又強烈地展現(xiàn)出佛教特有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