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之所以名揚海內(nèi)外,其悠久歷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里曾經(jīng)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鑒真和尚。鑒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講律傳戒,名聞遐邇,為僧俗所景仰,有著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譽。為了興隆佛教,弘法東洋,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請,欣然率領(lǐng)眾僧東渡扶桑。大師東渡弘法是義無反顧的。當時,他的弟子們因道路遙遠,“滄海淼漫,百無一至”,而猶豫踟躕。鑒真卻毅然決然:“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足見他的深遠識見和堅強決心。鑒真大師不畏艱險,五次東渡失敗,卻毫不灰心,決不退縮,終于在天寶十二年(753),以雙目失明之66歲高齡成功抵達日本,實現(xiàn)夙愿。他的百折不回的堅強意志,令后人無比景仰與敬慕。鑒真在日本傳播佛教戒律、興造寺廟佛像、廣授書畫技藝、推廣醫(yī)藥飲食、弘揚大唐文化,被日本人民奉為“文化恩人”。鑒真大師是傳教弘法的光輝典范,是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罕見的杰出人物,也是大明寺最大的榮耀和驕傲。
沿著數(shù)百級舒緩石階登上大明寺前的廣場,迎面是一座莊嚴典雅的牌樓。牌樓為紀念棲靈塔和棲靈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礎(chǔ),仰如華蓋。中門之上面南有篆書“棲靈遺址”四字,為清光緒年間鹽運使姚煜手書,字體雄美。
平山堂是北宋大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靜,憑欄遠眺江南諸山,恰與視線相平,“遠山來與此堂平”,故稱“平山堂”。堂前有聯(lián)曰:“過江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與眾賓歡”,是歐陽修當年瀟灑流運的生動寫照。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鑒真紀念堂,紀念堂是根據(jù)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為紀念鑒真法師圓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兩國紀念鑒真圓寂1200周年時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
2007年5月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師經(jīng)過多次努力終于促成大明寺迎來一位特殊的日本客人——年近八旬的池田和夫老先生及夫人女兒將其長期珍藏并敬奉30多年的一尊來自中國西晉的觀世音菩薩白玉佛首奉歸中國,并無償捐獻給大明寺。為紀念佛首回歸在大明寺內(nèi)建立了一座“弘佛亭”。
棲靈塔共九層,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唐代詩人李白、高適、劉長卿、蔣渙、陳潤、劉禹錫、白居易均曾登臨,并留下千古絕唱,反映了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的棲靈塔氣勢磅礴、高聳云天的雄偉氣概。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園林——西園。西園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豐間毀于兵火,同治間重修。1949年后又多次重修。今園中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池水瀲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據(jù)唐人張又新《煎茶水記》所載,這里的泉水在當時被品評為天下第五。宋歐陽修在《大明寺泉水記》中稱:“此井為水之美者也?!苯裉?,人們游歷大明寺,仍以飲天下第五泉水為樂事。此外,園內(nèi)還有“御碑亭”,有乾隆皇帝御碑三塊。園內(nèi)山石高聳,蒼松翠柏,蔭翳天日。假山、池沼、亭臺、館榭等把園內(nèi)裝點得精美別致。
淡季(12月-2月,7、8月):30元
旺季(3月-6月,9月-11月):45元
公共交通:
上海出發(fā):乘坐快客直達揚州,車程3-4小時,票價86元?;虺嘶疖嚨芥?zhèn)江轉(zhuǎn)乘汽車到揚州。建議來自上海、蘇州等方向的游客可選擇先乘火車到鎮(zhèn)江,在轉(zhuǎn)乘汽車到揚州。
杭州出發(fā):杭州汽車北站乘快客到揚州(票價298元),或者乘坐T786/T787到揚州(硬座:106元)然后換乘揚州到景區(qū)的交通或乘坐的士。
南京出發(fā):南京長途汽車東站乘汽車到揚州(平均20分鐘一班,36元左右)或者乘火車到揚州(票價17左右),然后換乘揚州到景區(qū)的交通或乘坐的士。
揚州市內(nèi)交通:
1、西部客運樞紐(汽車西站)、揚州火車站乘坐游1到“大明寺”站。
2、汽車東站乘坐25路到“大明寺”站。
3、原城北客運總站(公交三公司)乘坐25路到“大明寺“站。
自駕:
上海出發(fā):市區(qū)—A20--A9--A30--北青公路—蘇滬高速—蘇州繞城—滬寧高速—揚溧高速—潤揚大橋—寧通高速—揚州出口下—大明寺
杭州出發(fā):杭寧高速—沿江高速—蘇嘉杭高速—江陰大橋—寧通高速—揚州出口下—大明寺
南京出發(fā):寧鎮(zhèn)公路—滬寧高速—揚溧高速—潤揚大橋—寧通高速—揚州出口下—大明寺
大明寺的所在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熱量充足,氣溫年較差較??;降水豐富,但季節(jié)變化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