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慶歷經(jīng)五世活佛。一世活佛身世傳奇,不知從何處而來到今王府鎮(zhèn)勿拉布爾屯,因治好王爺夫人頑癥,得到王爺賞賜封地,發(fā)展了寺廟;二世活佛一生多次顯現(xiàn)威猛之相,以佛法渡化眾生,信眾眾多,得到多方資助而得以擴建寺廟;三世活佛俗家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蒼土鄉(xiāng)滿友營子燒鍋家,16歲就圓寂了;四世活佛科爾泌草原土謝圖旗,49歲圓寂,因沒有文字資料記載,詳細情況不詳。
五世活佛洛布桑·巴拉丹·堅贊,于1924年陰歷七月二十八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巴杜袋營子村。3歲時被西藏九世班禪大師認證為積慶寺第五世活佛。活佛7歲時,時值九世班禪大師來奉天(今沈陽),得到接見,洛布?;罘鸢莅喽U大師為上師。洛布?;罘?歲時師從同濟寺益西吐不丹·確吉堅贊活佛(海天活佛,與洛布桑活佛前世是親兄弟)學(xué)習(xí)蒙、藏文及經(jīng)文,11歲時回到積慶寺正式坐床,半年后,積慶寺僧眾將活佛恭送至瑞應(yīng)寺的采尼扎倉(即哲學(xué)院)學(xué)習(xí),師從車冷布堪布,17歲在辯經(jīng)考試時,獲格西學(xué)位(既佛學(xué)博士)。19歲后回到積慶寺。
解放后,由于歷史原因,活佛離開寺廟,在塔子溝鄉(xiāng)勞動,2006年十月十八(農(nóng)歷)晚8:05時,活佛示寂。享年83歲,僧臘74年。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大殿,也稱正殿,除供奉神佛像外并屬頌經(jīng)的殿堂。為二層樓閣。第二層后部為局部人字型宮廷式建筑,中部為第一層的天窗亭,前部筑有廊檐。建筑主體以藏式厚墻小窗為特色,樓頂為漢式宮廷式人字形屋脊,筑有中堆、吻獸,屋角起翹,四角掛有響鈴,木作精細,柱、額枋、平板枋、檁、斗栱、雀替等均以卯榫連接。
檐枋闌額和雀替等雕刻花樣各異、線條清晰、棱角分明、彩繪色澤鮮艷,正門上方懸掛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皇帝御書“積慶寺”匾額。關(guān)帝廟建于道光年間,青磚灰瓦硬山人字形宮廷式建筑。關(guān)圣大帝、周昌和關(guān)平的塑像造型藝術(shù)性很高。經(jīng)便橋和兩道計49步階梯可登上廟臺進寺觀光。觀音閣于2001年修復(fù),塑有四臂觀音菩薩造像。天王殿于2004年修復(fù)。內(nèi)供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的造像。并建有神奇冥府的地藏殿于山洞之中。寺廟周圍巖石上鐫有摩崖造像。有藏文摩崖題記密宗三部真言和蒙文鐫刻造像的記事。有三類十種十三尊摩崖造像,其中有:閻魔護法、護國護法、彌勒菩薩、金剛手菩薩、二十一度母、宗喀巴上師、阿底峽大師和甲曹杰、克珠杰高僧造像。
寺前山貌為二龍戲珠,奇峰怪石遍布,古松翠柏茂盛,奇花異草盛開,有很多曲美麗的傳說在頌揚。如今已開發(fā)為宗教旅游圣地。還建有餐飲、娛樂、集會、休閑為一體的度假村,以及供水上游玩和垂釣的塔山湖。積度寺山門對聯(lián)“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即是積度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
燭溪湖:舊經(jīng)云,昔人迷失道,忽有二人執(zhí)燭夾溪而行,因得路,故名燭溪。一名明塘湖,俗號淡水海。周一百五十里,深二丈,溉田千余頃。東西各有石閘,其西閘中間易為土門,奔流湍急,旋即廢。宋慶元五年,知縣事施宿始復(fù)其舊。更鑿山骨辟令廣。每放湖,水勢不柅,人皆便之。 梅澳湖:東即燭溪湖,此其澳曲也。舊經(jīng)云,昔有梅樹,吳時采為蘇臺梁。湖側(cè)尤多梅木,俗傳水底梅梁根也,今巨木湛臥湖心,雖旱不涸不露。秋八月,或有聲如鼉吼,震徹數(shù)里,土人謂之“湖淫”。
梅龍橋:在梅澳湖口。
航渡橋:明永樂間建,為洞五,闊三尺有咫,長五丈余。燭溪湖塘橫截梅澳湖口,而橋當其間,擅二湖之勝。
勝果院:在燭溪湖山。宋紹興七年,右從事郎張昉乞移應(yīng)天勝果院額建。
積慶寺碑:宋寶祐四年,理宗書“積慶教寺”四大字,上又作行書“賜史巖之”四字,鈐以玉璽。下刻史巖之謝表。清乾隆間,碑已中斷為二,今失。
梅梁山功德院記:宋寶祐四年鐫石。
積慶教寺碑銘:宋寶祐四年資政殿大學(xué)士史巖之撰,張即之書。
重修積慶寺碑記:明萬歷十七年吏部尚書陳有年撰,順天府尹沈應(yīng)文篆額,行人司行人陳鍭書丹。
重修積慶香火院記:清同治九年仲夏立,史善蒙撰。
石祖:在大殿前。俗傳婦人不育者抱之即可得子,其寺之石塔乎?
放生池:在山門外。池內(nèi)有麥稈頭魚,小而可愛,似銀魚而色褐黃,背脊有紅絲線。他處無有。
壽字石:在寺東南路側(cè)。于一活石上刻一碩大“壽”字,雙鉤隸書。史巖之號壽樂,或另有一“樂”字石耶?
世傳“先有積慶寺,后有余姚城”。而文獻可征者,則為南宋資政殿大學(xué)士史巖之創(chuàng)以守冢之所,理宗御書“積慶教寺”賜之,尋為功德院。梅梁山岙舊有史丞相墳,俗稱“王壇里”,又有“金頭十八穴”之說,可資旁證。
喪亂再經(jīng),乃代遠年湮,廢棄久之。至元季,鄞史氏遷姚之裔昌孫、暲孫、昺孫相與玩山游水,偶至燭溪湖,登梅梁山,見名宦古墓、神像古廟,又于山巔見蕭然古寺一所。摩挲斷碣,始恍然知由來。遂捐資重建,寺廟俱新。并贖山置田,以肅春秋祀事。
及明中葉,史自上父中憲公益廊而新之。萬歷十七年,廟貌復(fù)頹,山西平陽府同知史自上重修,再新寺廟與廊舊觀。并請吏部尚書陳有年撰文,立碑記事。
清順治間重修。殆至清嘉慶間,寺廟坍塌,史氏裔孫復(fù)加修葺,廟貌祠宇及諸所復(fù)見煥然。
又數(shù)十年,道光初興,寺中佛不成像,廟內(nèi)神不成容,史氏裔孫復(fù)開銷族中公項數(shù)十貫錢以作裝塑費用,致使佛光燦然,神像威嚴。不幸,咸豐十一年冬,粵匪竄境,燭溪湖祠宇廟貌復(fù)又顛倒,遂于同治七年秋重為鳩工庀材。
此后數(shù)十年至民國間,寺內(nèi)久無僧侶,惟居山民。后復(fù)無人,遂至棟坍梁塌,藤蔓叢生,蟲豸竄居。1953年,航渡、祝家、任家紙坊三村拆搬至各村移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