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宮觀始建于明。因為清時觀內(nèi)一道人為清廷一位娘娘治好病后,得皇家敕封,而更名為宮。呂祖宮傳說系白云觀隸屬的一座火神廟,清咸豐年間,清代道教大居士葉合仁出資將火神廟重修改建為呂祖宮,嗣傳道教全真龍門派法脈。
北京呂祖宮坐落于北京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金融街,是北京地區(qū)重要的道教宮觀,距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歲月,風雨倉桑,朝代更迭,這座呂祖宮也歷經(jīng)興衰,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在現(xiàn)代建筑的映襯下,這座幽雅的中式建筑十分引人注目,散發(fā)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濃濃韻味。
主要建筑有鐘樓、鼓樓、前殿3間、中殿3間、后殿5間及東西配殿各5間?,F(xiàn)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源遠流長原是全真派分支
呂祖宮供奉的是道教純陽祖師呂喦,就是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洞賓本來是唐末書生,道家掌故傳說,呂洞賓參加進士考試落第,路遇鍾離權(quán)給他一個枕頭,呂洞賓枕著睡著后,夢見中了進士在朝廷為官31年,身居顯要、權(quán)位煊赫。后來被貶謫外放,路上風雪交加、人馬勞頓,呂洞賓正在嘆息榮枯無常,忽然夢就醒了,這時睡覺前煮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熟。呂洞賓因此看破世情,追隨鍾離權(quán)出家修行得道。
這個情節(jié)最早出自唐朝沈既濟的《枕中記》,就是成語黃粱一夢的出處,逐漸演化成了道家的傳說。元代散曲大家馬致遠與人合作的元雜劇,寫的也是呂洞賓做夢悟道的故事。隨著朝代演化更替,呂洞賓成為民間傳說中最有人氣的人物之一。
呂祖宮最早是建于明代的“火神廟”,清朝咸豐年間,道教居士葉合仁出資將火神廟重修為眼下的呂祖宮。據(jù)說當年這里香火鼎盛,尤其傳說中呂洞賓誕辰的農(nóng)歷四月十四,更是十方信徒匯聚之地。如今是北京市道教協(xié)會僅有的兩座道觀之一。
呂祖宮是清代建筑,由于結(jié)構(gòu)保存完好,是西城區(qū)文物保護單位。呂祖宮里依然供奉著呂洞賓,趙公明和一代藥王孫思邈。
呂祖宮在道教中屬于全真龍門派,就是拜金庸大俠所賜而赫赫有名的那個全真派。全真派有沒有武功不好說,但重陽真人王重陽、長春真人丘處機都是確有其人。王重陽是全真派的開山祖師,而龍門這一宗就是丘處機所創(chuàng),北京今天的白云觀就是丘處機開山立宗的地方。呂祖宮遠不及白云觀占地宏大,但也是全真龍門派當年的重地,這里正在舉辦第一期道教研究生班,每到周末就有大學教授登臺講座,下面坐的則是來自全國各地道觀的出家人。
今日道士依然有嚴謹教規(guī)
呂祖宮也有高鼻梁的老外摸到這里,進門就用英語問誰能說英語。見在場的幾位出家人沒人能應答,老外拿著相機就在大殿里摁快門。按理通常文物單位都謝絕游客在室內(nèi)拍照,但幾位道人只是微微笑著并不阻止,一問之下的回答是: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
這大約是出家人的與人為善了,遠望過去他們似乎屬于另一個世界。呂祖宮的幾位出家人都來這里落腳不久,他們的通則是常常不固定長住某地道觀,且多在全國的道觀游學,到了某處長則待數(shù)月短則十多天。說起來就笑:萬卷書沒讀過,萬里路是走過了。問他們?nèi)チ舳际且蚝纹鹬?,回答說:看機緣吧。很有些出家人無家的了無牽掛。
全真派教規(guī)嚴謹,不論在哪個道觀修行,每天飲食起居都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早晚兩遍功課更是雷打不動。除了參加教內(nèi)的活動,或者去白云觀拜訪道友,道人們平時極少出門,有空閑時間就以琴棋書畫清心靜氣。在挨著二環(huán)路的呂祖宮,車馬喧嘩聲中清靜下來好像不容易,而道人們只是淡淡地說:早晚上下班高峰略有點鬧,其他時候也不覺得。除了依舊保持漢代風貌的發(fā)髻和服飾,這份平心靜氣確實也和常人頗不相同。但修道也不是全不問世事,電視、報紙也已經(jīng)是出家人了解世界的方式,道人們每年也有假期回家探望父母,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出家就完全斬斷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