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油紙傘是泰國清邁的特產(chǎn),傘面底色是白色、棕褐色等,上面繪制著鳥獸蟲魚,有用作裝飾性的小傘,有用于遮陽避雨的,有作為工藝品和旅游紀(jì)念品的。
特點(diǎn)
清邁的油紙傘工藝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以青竹制成,顏色鮮艷。傘面除有圓形外,還有方形的。傘面圖案多樣,包括人物、動(dòng)物和風(fēng)景,富有民族特色。
淵源
相傳當(dāng)?shù)氐闹苽慵夹g(shù)是由緬族人帶來。從前有一個(gè)叫Pra Inthaa的和尚在當(dāng)?shù)氐牟┥K拢╓at Bo Sang)禪修,并到處化緣。
他走到北部接近緬甸邊境的地方逗留了多天,那里有些緬族和泰族人施舍給他。有一天他吃早餐時(shí),有一個(gè)緬族人給他一把傘子做施舍,和尚祝福他后,從那個(gè)緬族人口中得知傘子是他自己制造的,而那個(gè)緬族人就住在附近。
緬族人走后不久,和尚撐起傘子,覺得很方便實(shí)用,既遮陽又擋雨,決定去緬甸看看傘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到了緬甸制傘的村落,和尚看見村民用桑樹皮做紙,以橡膠糊紙并在紙上涂油脂來防水。
和尚問村民油紙傘的材料和制法,村民就把從制紙至完成一把傘的工序一五一十地告訴和尚,和尚把工序用筆記下,起程回佛寺。
回到佛寺,和尚就四處尋找需要的材料,游說當(dāng)?shù)氐拇迕駧椭?,并教村民們制傘。初時(shí)不是很多村民愿意幫忙和制作紙傘。
后來因?yàn)樽龀鰜淼募垈愫軐?shí)用,吸引其它村落的人來博桑村購買,成為一個(gè)收入來源,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制傘行列,博桑傘也就出了名。
制作方法
在泰國,當(dāng)?shù)厝艘陨淦ぜ堉谱骷垈悖焉淦ぶ筌?、清洗、搗爛、再洗、漂白,然后用布撈起多次增加厚度,再于陽光下晾干。制傘工序以人手進(jìn)行,包括削竹、組合傘架、上傘面、繪花、晾曬等而成。
油紙傘以油彩繪花,全用人手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