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道觀之瓊臺中觀,位于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腳下,是乘索道登金頂?shù)谋亟?jīng)之處,此觀歷史悠遠,現(xiàn)存建筑乃明朝崇禎九年時陜西漢中官員捐資重修。該觀依山而建,規(guī)模不大,但丹墻翠瓦,綠樹花香,別有一番風景。真可謂:“丹墻翠瓦鎖玲瓏,桂子飄香畫境中”。
瓊臺中觀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崇禎年間,依山而建,典型的道教建筑風格,古人贊曰:“瓊臺多幽意,山靜似太古”。
瓊臺中觀山門也叫龍虎殿,為單檐歇山頂,古樸黃色山門上方書寫“瓊臺中觀”四個大字。
進入瓊臺中觀觀門便見兩尊神仙,青龍、白虎,守在觀門處的作用是鎮(zhèn)地氣的。過了門廊里面是一個不大的院子,很是靜謐悠閑。
正中大殿祖師殿立于石臺之上,前出月臺,單檐硬山頂,祖師殿中央神龕內(nèi)供真武大帝。兩側(cè)東西配殿分別為慈航殿和財神殿,慈航殿內(nèi)中央神龕供奉觀音大士,兩側(cè)是碧霞元君與九天玄女,財神殿中央神龕供福祿壽三星像。
繞過祖師殿,向上望去,可以看到“瓊臺中觀”的主體建筑“三清殿”在巍峨的山峰護衛(wèi)下顯得十分莊嚴肅穆。在第一層臺階左右側(cè),對稱建有兩個精致的重檐歇山頂式建筑,分別為鐘樓、鼓樓。鐘樓位于臺階西側(cè),鼓樓位于臺階東側(cè)。二層崇臺石壁上刻著老子的“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分為“道篇”、“德篇”?!暗赖陆?jīng)”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清殿位于長長的臺階盡頭,第二層崇臺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清殿”的牌匾了。三清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檐下遍施彩繪。三清殿上檐戧脊端部飾琉璃龍、下檐角脊端部飾琉璃鳳。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三清祖師的殿堂,三清祖師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最高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