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朝天椒果型細小,長5cm左右,尾尖鈍尖,果色鮮紅,表面光滑,光澤度好,辣味濃,有香味。
寶慶朝天椒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大祥區(qū)境內(nèi)蔡鍔鄉(xiāng)、板橋鄉(xiāng)、羅市鎮(zhèn)、學院路街道、雨溪街道、檀江街道、城南街道的2鄉(xiāng)1鎮(zhèn)4個街道、38個行政村、12個社區(qū)。
地理坐標位于:東經(jīng)111°24′29″~111°36′11″;北緯27°04′47″~27°14′36″。
外在感官特征:果型細小,長5cm左右,尾尖鈍尖,果色鮮紅,表面光滑,光澤度好,辣味濃,有香味。
內(nèi)在品質(zhì)指標:蛋白質(zhì)≧3.6%,維生素C≧150mg/100g,粗纖維≧5%。
寶慶朝天椒種植區(qū)位于南嶺與雪峰山脈過渡帶的低山丘陵地。
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1℃,晝夜溫差大,無霜期年平均27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546.9小時,年均降水量1323mm,主要集中在4~6月,7~10月高溫少雨。
土壤為河流沖積形成的砂壤土,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含量高。
獨特的生態(tài)條件有利于寶慶朝天椒營養(yǎng)物質(zhì)積累和風味形成。
選擇塑料大棚內(nèi)建苗床,上鋪培養(yǎng)土,然后進行苗床消毒。
2月中下旬為宜,種子進行消毒、晾曬后按大田每畝50g播種,播前將苗床澆足底水,水滲干后均勻撒播,再用營養(yǎng)土蓋沒種子,厚度1cm左右,然后覆膜保溫保濕。
出苗期以保溫保濕為主,床溫保持20℃左右。出苗后揭膜,弓上小拱棚,并盡量降低床土濕度,床土不現(xiàn)白不打水。幼苗破心后,水份管理以干濕交替為原則。幼苗出真葉時,及時拔草間苗,定植前10天左右煉苗,帶肥帶藥下田。
以有機肥為主施足底肥,翻耕作畦,作畦后覆膜。
選辣椒苗齡50~60天,株高15~18cm左右健壯苗在4月中下旬定植,每畝栽 3000株左右。定植后澆壓蔸水,并用土雜肥封嚴定植孔。
移栽后一周內(nèi)及時查苗補缺,雨后疏通畦溝排漬,及時在畦邊立竿拉繩固定,防止植株倒伏。
培育無病蟲害壯苗,實行輪作倒茬,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拔除病株,進行無害化處理,采后及時清園。采用地膜覆蓋驅(qū)避害蟲和振頻式殺蟲燈誘殺害蟲?;瘜W防治應按照GB4285和GB/T8321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當辣椒成熟果色變紅時及時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