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維克多山》是法國畫家保羅·塞尚于1890年創(chuàng)作的一幅油畫作品。
天空是混沌的色塊、山峰也只是模糊的輪廓,山脈下面的房屋、田地、樹木花草根本無法辨認清楚,只剩下支撐事物本質(zhì)的形與色,這好比一下子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骨頭和骨頭的色澤,中間沒有衣服的包裹和肉體的依托。
圣維克多山位于法國南部塞尚家鄉(xiāng)的附近。在這幅畫里,我們是從一處長著冷杉樹的丘陵上向那座山眺望。畫中充滿了有力的線條,塞尚用這些線條組織了他的畫。塞尚的用筆是那樣的穩(wěn)定堅實,看著這幅畫,我們會覺得,這些景色是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明媚的陽光下。他讓我們體會到了秩序中的美。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畫家。被稱為“現(xiàn)代藝術之父”,風格介于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對于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zhuǎn)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他的作品對于馬蒂斯和畢加索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從《圣維克多山》的構圖方式上看,畫家并不是要以表現(xiàn)山及山周圍的優(yōu)美景色為主要目的,呈現(xiàn)山的巍峨和高大才是作畫的主要思想依據(jù)和重點所在。平面以往復的環(huán)形圍繞著軸心運行,以至于不論從哪個角度出發(fā)來觀察這幅畫,都會被整個山體的重心構圖所引導。前景的樹林,用綠色帶和紅色及橙黃色來搭配,主要用來映襯主體山峰的整體面貌。山峰的顏色雖然是灰色的,但在樹林及其周圍金黃色山石等強烈顏色的反襯下,并不會失去視覺上的沖擊力,反而會顯出它的重點存在。畫上仍然有光線的存在,但并不能看出光線的光源在那里,就像從畫布的背面透了出來。山峰和周圍的景物被凝固了起來,呈現(xiàn)出了一種永恒的尊威。
在這幅畫中,畫家的筆觸更加抽象,輪廓線條也變得更加破碎、松弛。色彩漂浮在物體上,以保持獨立的自身特征。畫中的每個筆觸都是以自身的作用獨立地存在于畫面之中,同時又服從于整體的和諧統(tǒng)一。畫家把客觀的現(xiàn)實轉(zhuǎn)化為主觀的造型,讓畫中的理性結構和自己的主張結合成一種永恒的藝術形式。人們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結構與色彩、自然與繪畫的結合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9年2月20日——2019年6月17日,該畫在路易威登基金會藝術中心“考陶爾德收藏展:印象派視界”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