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矛盾、變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擬人化。神話往往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
中國神話一般指的是關于上古傳說、歷史、宗教和儀式的集合體,通常它會通過口述、寓言、小說、儀式、舞蹈或戲曲等各種方式在上古社會中流傳。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話會被假定是歷史真實的一部份,關于中國神話的最初文字記載可以在《尚書》、《禮記》、《左傳》、《列子》、《莊子》、《楚辭》、《國語》、《緯書集成》、《呂氏春秋》、《山海經》、《楚帛書》、《淮南子》、《史記》、《水經注》等古老典籍中發(fā)現,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認識和愿望,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神話通過以神為主人公,它們包括各種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話的情節(jié)一般表現為變化、神力和法術。神話的意義通常顯示為對某種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解釋;有的表達了先民征服自然、變革社會的愿望。
中國上古神話是源自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試圖通過推理和想象的方式對各種自然現象作出合理解釋,但是由于當時的認識水平較低下,因此經?;\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另一方面,上古神話也是上古社會的縮影,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發(fā)達的部落,所創(chuàng)造的神話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fā)達的部落,所創(chuàng)造的神話多與農業(yè)有關。
首先,人們講述神話,為的是保持社會習俗及社會制度的意義和合理性。其次,由于生產力低下,尤其是面臨著令人畏懼的自然界,個人必須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再次,先民們在神秘而悲喜莫測的日常勞動和生活中,積聚了相當多而強烈的情緒體驗,神話故事可以使難以理解的現實呈現出種種戲劇性的屬性,人們在對世界假象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種種令人不安的情緒。
神話是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
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認識和愿望。
中國神話極其豐富,許多神話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尚書》、《緯書集成》、《淮南子》等。
歷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類比神話、假借傳說中的神來反映現實或諷喻現實的作品,通常也稱神話。
中國古代有神話,但是向來沒有“神話”這個名詞。神話是什么?茅盾先生曾下過一個定義:“神話是一種流行于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
神話產生在生產力和人們的認識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時代,那時人類的意識開始發(fā)展,但思維能力極為簡單,原始人對自然界和自然現象以及人類自身無法進行科學的理解和解釋,他們只能憑借自己狹隘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和幻想,因而認為自然界也像人一樣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日、月、風、雨、雷、電,都有神在主宰著。這樣,就在原始人頭腦中形成了自然神的觀念。如人們要解釋宇宙萬物的起源,就幻想出一位開辟大神女媧,女媧不僅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而且是人類萬物的始祖。人們要解釋日月西行、江河東去的現象,就幻想出“共工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故事,以此說明日月西行、江河東去的現象。從這些神話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對周圍世界及其自身的幼稚的認識和虛妄的想象,當然,也可以理解這正是原始人對其周圍世界和他們自身的奧秘的某些探索。不言而喻,原始人所創(chuàng)造的這些神以及各種神的威力,只不過是還沒有被人們認識的各種自然威力在人們頭腦中所引起的幼稚的幻想而已,是原始人通過幻想把各種各樣的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格化的產物。
上古神話中還有一些描寫英雄神的故事,這些英雄神的產生同樣也是原始人幻想的產物。當時,由于生產力的低下,人們無法戰(zhàn)勝強大的自然力給人們帶來的各種災害,于是人們就幻想創(chuàng)造出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神,這些英雄神既是率領他們去戰(zhàn)勝自然和征服自然的領袖,也是他們的保護者和朋友。事實上,這些在人們想象和幻想中產生的英雄神往往就是本部族中出現過的某些智慧和才能出眾的曾率領本部族人創(chuàng)造過英雄業(yè)績的一些人物。由此可見,這類神話故事的產生一方面是人類某些勞動經驗和智慧的概括與集中,表現了原始人對自己所積累的勞動經驗和智慧的歌頌;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們戰(zhàn)勝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信心。
此外,上古神話中還有一類關于異人異物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對克服某些自然障礙、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向往。如羽民國的人生而有翅膀,能在天上自由飛翔;奇肱國的人手臂極長而又靈巧,他們會造一種飛車,能夠駕風運行,沒有奔走的勞苦;龍伯國的人都是巨人,他們一步就能跨山越海。這類神話中的異人異物,是原始人通過對某些自然物的觀察,在突破自然障礙、謀求較高的生存條件的渴望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
在原始社會,人們憑借自身狹隘的生活體驗,通過想象和幻想,創(chuàng)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并且按照他們幼稚的思考,創(chuàng)作出神們的故事,以解釋自然現象,征服和支配自然力。這些故事在古代人民的口頭廣泛流傳,后世稱之為神話。一般講來,神話乃是自然現象、原始人與自然的斗爭的反映,以及社會生活在廣泛的藝術概括中的反映。
上古神話故事:盤古創(chuàng)世、女媧補天造人、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三皇五帝、神農氏嘗百草、倉頡造字、刑天舞干戚 等等著名神話。
宗教神話故事:觀音得道、八仙過海、鐘馗捉鬼、媽祖?zhèn)髡f、狗咬呂洞賓、神女瑤姬、干將莫邪、鹽水女神與相王、廩君與鹽水女神、酒仙杜康、龍女拜觀音、月老牽紅線、天鵝仙子和蛤蟆神、泰山石敢當除妖避邪、四大神獸等等著名神話故事。
民間神話故事:天仙配、白蛇傳、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吳剛伐桂、孟姜女哭倒長城、鉆木取火、黑狗食月、梁山伯與祝英臺、愚公移山、洛神宓妃、穆王西游、麻姑獻壽、丹朱化鳥、智斬獨角龍、百靈除龍、望帝啼鵑、相思樹、濟公、除夕傳說、十二生肖、鯉魚躍龍門、搖錢樹和聚寶盆、楊家七兄弟、五兄弟、天書、端午節(jié)傳說、日月潭傳說等著名神話傳說。
文學神話故事:哪吒鬧海、大鬧天宮、西天取經、三打白骨精、封神榜、劈山救母、寶蓮燈等著名神話傳說。
關于天地開辟、人類和萬物起源的神話。又稱開辟神話。創(chuàng)世神話是人類早期對自然、宇宙所作的解釋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對天地宇宙和人類由來的原始觀念。《淮南子·原道訓》:“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與化游,以撫四方?!薄∏羼R驌《繹史》卷一引此文后加按語云:“天皇、地皇稱為二靈,是泰古二皇也。注謂伏羲、神農者非?!逼湔f當是。按二皇亦即《精神訓》所謂二神。也有人認為二皇比伏羲和神農早,《淮南子-精神篇》認為:天地沒有形成之前,陰陽二神混生,后來陰陽分離,形成天地,便成為天皇和地皇,他們是天地的創(chuàng)始者與主宰者。
創(chuàng)世神話主要有兩種:天地開辟(包括世界和萬物的形成)的神話和人類起源(包括民族的由來)的神話。天地開辟神話有3類:第一類,以創(chuàng)造神為主體 ,創(chuàng)造世界。這個創(chuàng)造神的形象、稱謂以及開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第二類,巨人化生神話,講述天下萬物是由巨人的身體各部所化。如漢族的伏羲女媧神話,阿昌族的神話《遮帕麻與遮米麻》 ,彝族神話 《 創(chuàng)造萬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類,自然演變的神話,講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過程,既不是開辟神的創(chuàng)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人類起源神話有兩類:一類是解釋世界上人類的誕生,講述造人的過程,說明民族的由來;另一類是與洪水神話相聯(lián)系,通過洪水后兄妹結合,說明再造人類的過程。在民族創(chuàng)世神話中,人的來源有卵生、葫蘆生、石頭生,以及從山洞或樹林上出來的種種不同說法,但較常見的是泥土造人的說法,如女媧神話。
在創(chuàng)世神話中,解釋人類由來和說明民族起源的內容常常結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類由來看作是同時發(fā)生的。創(chuàng)世神話具有世界性,它是人類原始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一定的文學價值。
關于中國文化創(chuàng)造的神話。伏羲又叫天皇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也是我國最早記錄的創(chuàng)世神,他能夠沿著生長在都廣之野的作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許多創(chuàng)造發(fā)明,主要說他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網,制作了捕魚的網。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制作了瑟,創(chuàng)造了《賀辯》的樂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就顯露出來了。
伏羲在漢朝后有時與東方天帝太昊混淆,太昊的臣子句芒,做了太昊的屬神。傳說中還有伏羲與女媧為夫婦的說法。此說大約出現于西漢時代。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語。東漢武梁祠石室畫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媧交尾的圖像,一邊標明是伏羲,另一邊可能是女媧。
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是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位偉大女神形象。
女媧神話的內容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造人。傳說女媧揉團黃色泥土創(chuàng)造了人類。后來因為繁忙便引繩入泥漿拖拉甩動 ,飛濺的泥點變成了很多的人 (見后漢應劭 《風俗通義》)。另一個是補天。補天之說最早見于《淮南子·覽冥訓》。傳說上古時候,天崩地塌,大火燃燒,洪水泛濫,惡禽猛獸殘害人民。女媧就熔煉五色石塊去修補蒼天;斬斷鱉足樹立在大地的四周,將天撐起來,還殺死了興風作浪的黑龍,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蘆葦燒成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女媧也可算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
此外,還傳說女媧曾經作過笙簧。女媧也可以說是音樂的女神。也有傳說說女媧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風俗通義》),讓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后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黃帝的曾孫俈帝姬夋曾被尊奉為祖宗神的,神話后升為天帝。他的形狀在甲骨文中是鳥的頭,獼猴的身子,一只足,手里似乎還拄著一根拐杖。有關帝姬夋的神話,集中保存在《山海經·大荒經》以下五篇里,其他書籍并無所見。俈帝姬夋的兩個妻子,一個叫羲和,住在東方海外的甘淵,生了10個太陽;另一個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12個月亮。還有個妻子叫娥皇,住在南方荒野,生了1個頭3條身子的先祖。俈帝姬夋時常從天而降,和一些五彩鳥交朋友;下方俈帝姬夋的兩座祠壇,就是由這些五彩鳥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俈帝姬夋的竹林,斬下竹的一節(jié),剖開來就可以做船。堯的時候 ,10日并出,俈帝姬夋曾賜給羿紅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以上就是殘留下來的俈帝姬夋神話的片斷,從中可以見到俈帝姬夋作為天帝被神化的過程,由于神話的發(fā)展演變 ,俈帝姬夋又化身為傳說中人間的兩個帝王,一個是帝嚳辛氏,另一個是帝舜,他們都是半神的英雄,都有他們各自的神話傳說在流傳。
解釋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的神話。日月星辰神話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來問題。中國神話對此說法各異 ,大致有以下5種 :生育說、肢體化生說、蛋生說、鑄造說、神創(chuàng)說。此外,還有太陽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說法。也有神話解釋某些星座的來歷。
日、月有規(guī)律的出沒運轉是日、月神話解釋自然現象的一個方面。中國古代神話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類一樣有勞作、有休息。月中的陰影及月的圓缺變化是此類神話解釋自然現象的又一方面。漢族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化為蟾蜍、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說法。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解釋月中陰影的神話。關于日、月之間的關系,人們想象它們有著同于人間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關系。對于日、月食的現象,神話中亦有神奇的解釋。如漢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說。射日神話是日、月神話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它所敘述的基本內容是:天空中出現了多個太陽(或月亮),強光照射,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 、月。這類神話反映了遠古人類企圖控制太陽、征服干旱的愿望。
日月星辰神話反映了遠古人類對于天體的樸素認識,其中有的則表現了他們企圖用巫術手段控制天體的愿望,具有原始科學和某種實用意義。但是由于種種原始觀念的滲透融合,最終化合成為充滿了奇秒幻想的神話,并被文人取為創(chuàng)作題材。
自然神話的一種。它是原始人民對于動植物來源和特征的解釋性故事。在原始漁獵和采集經濟時代,人類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還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區(qū)別開來。人們往往認為周圍的動植物也像自身一樣具有知覺、感情和生活歷程,特別是對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產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動植物,則運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說明它們的來源和特征,便成為動植物起源神話。
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神話作品中,單獨講述動植物起源神話較少,大多作為局部的情節(jié)存在于原始神話和創(chuàng)世史詩中。如《夸父神話》中講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棄下的手杖變成的。這類神話認為動植物是由神體的某一部分或神的器物變化而來的。
此外,有的神話認為動植物是創(chuàng)造神創(chuàng)造的。
世界性的關于宇宙毀滅和人類再生的神話。中國古代關于洪水的記載,多和治水相聯(lián)系。如《淮南子·覽冥訓》中就述及女媧補天和治水的故事。此外,還有鯀 、禹治水的神話。它們都沒有直接和人類再生相聯(lián)系。后世所傳洪水神話反映遠古某個時期人類在遭到毀滅性洪水災異之后,洪水遺民兩兄妹結婚,再生人類。這個神話可分為南北兩大系統(tǒng)。西南系統(tǒng)的洪水神話一般說是:雷公發(fā)洪水,淹沒世界。兄妹二人躲在葫蘆里避開洪水,而后結為夫妻,婚后繁衍出不同的種族。北方系統(tǒng)的洪水神話說:洪水泛濫 ,淹沒世界。伏羲、女媧在石獅子或烏龜等的保護下,避過洪水,隨后結為夫妻。最后,兄妹捏黃泥人 ,再造人類,從而成為漢族“人祖”。這兩大系統(tǒng)神話都存在原始血緣婚的痕跡。它似是中國原始社會從群婚制向對偶婚制過渡的婚姻形態(tài)的反映。由于社會階段的不同,神話中對兄妹婚所持的態(tài)度也各異。早期神話以為兄妹婚為延續(xù)人類所必需;后期神話則在肯定程度上有所不同。
羿是中國神話中的射日英雄。根據先秦古籍的記載,羿或稱夷羿(《 左傳 》、《 天問 》),或稱仁羿(《山海經》)。有關羿的神話說,堯做國君時,天空中出現10個太陽,把禾苗曬焦,百姓陷入饑餓之中,各種惡禽猛獸乘機危害人民。于是天帝賜羿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艱難困苦。羿下到凡間,首先把10個太陽射落9個,然后他又誅除猰貐 、鑿齒 、九嬰、大風、修蛇等兇殘的禽獸。最后到中原地方的桑林中捉住那頭為害最烈的大野豬。他將野豬肉蒸熟后奉獻給天帝,滿以為會受到嘉獎 ,哪知道天帝卻因為羿射殺了他的9個太陽兒子 ,很不滿意羿的作為。此外,還有羿射河伯,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等片斷的記錄,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動和他的悲劇性的結局?!痘茨献印愤€記載了民間奉祀羿做消災除害的宗布神。
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話最為民間所樂道。始見于《淮南子·覽冥訓》。神話說羿向西王母求得長生不死藥物后帶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 ,偷吃了不死藥,不覺身子輕飄飄地飛離地面,奔向月宮。嫦娥奔月的神話還見于較早的《歸藏》,但《歸藏》記敘粗略,只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藥奔往月宮做了月精,似乎還未和羿相聯(lián)系。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到月宮化為蟾蜍的記載,今本已無,顯示了人們對嫦娥從譴責到同情的轉變。魏晉六朝到唐代這段時期,人們對嫦娥的同情愈加發(fā)展,化蟾之類的古老傳說漸被遺忘。有些學者認為嫦娥即《山海經》中的常羲的女兒。
《山海經》《封神演義》《東游記》《西游記》《南游記》《北游記》《搜神記》《搜神后記》《搜神廣記》《西游記雜劇》《西游記傳》《后西游記》《西游記補》《三搶封神榜》《車王府曲本封神榜》《武王伐紂平話》《上古神話演義》《淮南子》《神仙傳》《中國道教諸神》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造神史話》 《神宵雷法》 《寶誥大全》《鋒劍春秋》《六部春秋》《新封神》《笑林廣記》《新西游》《新聊齋》《新笑林廣記》《新今古奇觀》《歷代神仙通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聊齋志異》《子不語》《二十四史》《太平廣記》《云笈七籖》《博物志》《蒿庵閑話》《廣異記》《古異記》《述異記》《神異經》《軒轅本紀》《歸藏·啟噬》《嶺南異物志》《訴異記》《神農經》《洪荒流》《列仙全傳》《三遂平妖傳》《蜀山劍俠傳》《今古奇觀》《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演義》《游仙詩》《楚辭》《穆天子傳》《五岳真形圖》《列仙傳》 《海內十洲記》 《玄中記》《神仙傳》《墉城集仙錄》 《洞仙傳》 《道藏》《中華道藏》《三洞群仙錄》 《三洞經書目錄》《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神仙感遇傳》《三洞珠囊》《玄品錄》《夷堅志》《集仙傳》《續(xù)仙傳》《鶴林玉露》《續(xù)通考》《南唐書》《仙傳拾遺》《岳陽樓》《竹葉船》《城南柳》《綠野仙蹤》《鏡花緣》《幽明錄》《說岳全傳》《七劍十三俠》《狐貍緣全傳》《中國神話大辭典》《陔余叢考》《中國小說史略》《宣和年譜》《宋史》《續(xù)文獻通考》《唐書》《全唐詩》《詞綜》《仙傳拾遺》《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神仙通鑒》《爭玉板八仙過海》《三言二拍》《靈鬼志》《幽明錄》《斬鬼傳》《邪兵譜》《古小說鉤沉》《中國古代神話》《中國神話大辭典》《中華神秘文化辭典》
神話是對中國各種文學創(chuàng)作較早發(fā)生影響的一種體裁。它的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chuàng)作及各民族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它豐富的想象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對后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系。它的口頭敘事形式也成為敘事文學體裁如小說等的先河。不少神話直接為作家 、藝術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題材。其中有些著名神話,還成為人們經常援引的典故。神話的美學價值、歷史價值與認識作用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類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鑰匙。它對研究古代社會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重要參考價值。中國神話在中國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學者的注意。他們不僅在著述中加以記述和援引,而且還對神話提出過一些片斷的見解、解釋和說明。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排除其虛幻想象的成分,企圖從中尋找歷史的根據。于是在一些古代典籍中便出現將神話歷史化的傾向?,F代中國學者對古代神話做過不少的整理與研究 ,運用了西方人類學派等的神話學觀點進行探討,取得了相當的成績 ,諸如茅盾的《中國神話研究ABC》、聞一多的《伏羲考》等,都是這方面值得注意的著作。還有許多民族學者、民間文藝學者、文學史家撰寫了不少論文和專著,推進了中國神話學的發(fā)展。袁珂的《古神話選釋》 、《中國古代神話》等,對中國古代神話,分別作了注釋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