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窗事發(fā),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元·劉一清《錢塘遺事·東窗事發(fā)》。
這則成語比喻不可告人的秘密已徹底敗露。其自身結構為主謂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含貶義。
元·劉一清《錢塘遺事·東窗事發(fā)》:秦檜欲殺岳飛,于東窗下謀。其妻王夫人曰:“擒虎易,放虎難。”其意遂決。后檜游西湖,舟中得疾,見一人披發(fā),厲聲曰:“當誤國害民,我已訴于天,得請于帝矣?!睓u死。未幾,子熹亦死。夫人思亡,設釀,方士伏章,見蠢荷鐵枷,因問秦太師所在,熹曰:“吾父見在酆都?!狈绞咳缪远姍u與萬俟俱荷鐵枷,備受諸苦。檜曰:“可煩傳與夫人,東窗事發(fā)矣!”
后人由此典故剪裁出“東窗事發(fā)”作為一則成語。
秦檜是南宋時期臭名昭著的奸臣。他老奸巨猾,心狠手辣,誰敢反對他,他就捏造罪名,輕則將其逮捕下獄,重則將其殺頭處死,被他陷害的忠臣良將不知有多少??菇鹩⑿墼里w就是被他用“莫須有”的罪名害死的。
南宋朝政日益衰敗。北方的金兀朮趁機大舉進攻中原,侵占了宋朝不少領地。在這危急的時刻,岳飛率領岳家軍對金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岳家軍英勇善戰(zhàn),連連取勝,有一次差點活捉金兀術。可是秦檜卻不同意抵抗金兵,而主張議和。他抓住宋高宗懦弱膽小、優(yōu)柔寡斷的弱點,竭力宣揚議和的好處。
宋高宗終于同意議和了,可是許多大臣和將領都不同意。岳飛也多次上書,要求抵抗金兵。秦檜要想議和,就要把岳飛除掉??墒窃里w在百姓中威望很高,手中又有兵權,把他除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天,秦檜坐在東窗下,正為無法除掉岳飛發(fā)愁。夫人王氏走進來問明原因后,對他說:“這有何難,你找?guī)讉€罪名安在岳飛頭上不就行了。”秦檜說:“罪名不難找,難找的是告發(fā)岳飛的人,這個人必須是岳飛的部下,這樣才能使天下人信服?!蓖跏舷肓讼?,說:“我聽說岳飛手下的都統(tǒng)制王貴,在一次戰(zhàn)斗中膽小怕死,岳飛要將他斬首示眾,后經(jīng)眾將求情,岳飛才免他一死。他肯定懷恨在心。你何不讓他告發(fā)呢?”秦檜聽了不禁大喜,稱贊道:“還是夫人高見?!?/p>
秦檜派人找到王貴,要他誣告岳飛“謀反”,可王貴不愿意。秦檜一伙就動用嚴刑拷打他,并以殺他全家相威脅,王貴只好屈從。秦檜終于找到罪名把岳飛殺了。
后來,秦檜也病死了。他死后七日,王氏請來道士超度他的亡靈。道士恨秦檜殺害忠良,就裝模作樣地做了一會兒法事,然后對王氏說,他看見秦檜正在地獄里受苦,閻王小鬼正在拷問他。道士還說:“秦大人對我說:‘麻煩你告訴我的夫人,東窗事發(fā)了?!?/p>
“東窗事發(fā)”這則成語典故表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天理昭彰,舉頭三尺有神明。干過壞事的人終究是要受到懲罰的。雖然鬼神之事很荒唐,但這反映了一種民意,反映了做壞事、誣陷忠良的人,內(nèi)心惶恐不安,自己可能都不會原諒自己。
“東窗事發(fā)”用來比喻陰謀已被揭露。這則成語用于書面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含貶義。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佞倖盤荒》:“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fā)矣?!?/p>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chǎn)禍》:“我早間見那做娘的打慶奴,晚間押番歸卻,打發(fā)我出門。莫非是‘東窗事發(fā)’?若是這事走漏,須教我吃官司,如何計結?”
清·陳璨《岳墳·其三十九》:“靈隱風僧跡太奇,東窗事發(fā)已嫌遲。若教早奪奸臣魄,也有黃龍痛飲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