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了4條人工設計的釀酒酵母染色體,標志著人類向“再造生命”又邁進一大步。該研究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準合成了活體真核染色體,首次實現(xiàn)人工基因組合成序列與設計序列的完全匹配,得到的酵母基因組具備完整的生命活性。該研究結果2017年3月10日在《科學》發(fā)表,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自2012年開始,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與美國等國家的科研機構共同推動了酵母基因組合成國際計劃(Sc2.0),旨在對釀酒酵母基因組進行人工重新設計和化學再造。我國科學家此次成功合成的4條釀酒酵母染色體,占Sc2.0計劃已經合成染色體的2/3。
產品利用純天然雞蛋白(Egg Albumen)材料和可降解金屬研制出生物兼容的可降解非揮發(fā)性儲存器--憶阻器。該儲存器的核心材料是一層30納米厚的蛋白,上下電極分別由鎂和鎢薄膜金屬構成。改變電極上的電壓可以將器件由高阻抗變成低阻抗狀態(tài),或反之,達到儲存信息的目的。研究表明,此憶阻器可讀寫數(shù)百次,在干燥情況下信息儲存三個月而不變。當器件放入水中時,整個器件在3天時間內幾乎完全溶解于水,僅留下少許的痕跡。這項研究為未來植入人體的各類電子系統(tǒng)提供了技術基礎。
行人跨境追蹤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重要補充,可以對無法獲取清晰拍攝人臉的行人進行跨攝像頭跟蹤,實現(xiàn)對行人衣著、姿態(tài)、配飾等語音信息的提取,克服缺少人臉,圖片模糊、光線變幻、姿態(tài)多變等行人識別中的客觀困難,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視頻監(jiān)控、智能安保、智能商業(yè)等領域。無須“刷臉”也能識人。
多功能集成電子皮膚是一種柔性可拉伸擴展的多功能集成傳感器陣列。利用基底的可拉伸性實現(xiàn)電子皮膚的探測面積擴張,成功地將探測能力擴展到7種,實現(xiàn)了溫度、濕度、紫外光、磁、應變、壓力和接近等多種外界刺激的實時同步監(jiān)測,有利于改善殘疾患者的康復及生活條件。同時電子皮膚還能用于人體健康監(jiān)測等領域,它將作為一種智能終端,構建新型的“互動網”。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驅動更高效的磁場驅動微納機器人,并搭建微納機器人的智能自主導航系統(tǒng),首次實現(xiàn)了微納機器人的智能化控制。用磁驅納米機器人可以每秒60個身長的速度快速運動,速度是海洋最快魚類的6倍;在自主導航系統(tǒng)控制下,醫(yī)用納米機器人可裝載藥物在血液、細胞液和晶狀體等生物環(huán)境中自主躲避障礙向病灶區(qū)域運動,實現(xiàn)腫瘤的靶向治療。并且,納米機器人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在完成治療后,可最終降解融入血液中,對腫瘤靶向治療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石墨稀“人工喉”是利用石墨稀的熱聲效應來發(fā)射聲音,利用壓阻效應來接收聲音,實現(xiàn)單器件的聲音收同發(fā)體。同時多孔石墨稀材料的多孔結構,能夠感知發(fā)聲時喉嚨處的微弱振動,可以準確感知聾啞人低吟、尖叫等特殊聲音,將這種“無含義聲音”轉化為頻率、強度可控的聲音,有望在將來轉化為預告錄制的語言。
科大訊飛是中國知名人工智能企業(yè),此次攜帶旗下產品訊飛翻譯機2.0、訊飛聽見系列產品、阿爾法蛋家族、智能車載語音助手等智能產品一齊亮相,向世界展示訊飛翻譯如何將AI技術落地實際應用場景。展臺前,一款小小的翻譯機吸引了大批參展者的圍觀,演示人員用中文說“歡迎大家體驗科大訊飛產品”,翻譯機立即翻譯成英文;而當演示人員說英文時,又能翻譯成中文,在場觀眾無不鼓掌點頭稱贊:“Amazing!”據(jù)介紹,訊飛翻譯機2.0支持語種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qū),支持離線翻譯、拍照翻譯、全球網絡和方言識別,首發(fā)金融、醫(yī)療、計算機三大行業(yè)A.I.翻譯,為專業(yè)領域服務。除了4種中文方言的識別,還能夠識別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新西蘭五個國家的帶有口音的英語。
騰訊覓影是一款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醫(yī)學領域的AI產品。該產品將圖像識別、大數(shù)據(jù)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先的技術與醫(yī)學跨界相融合,輔助醫(yī)生對食管癌早期、肺癌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乳腺癌早期、結直腸癌早期、宮頸癌早期等疾病進行篩查,有效提高篩查準確度,促進準確治療,同時提供智能導診技術、病案智能化管理、診療風險監(jiān)控等AI輔助診療。
聲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