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葡萄,蓼科海葡萄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莖多分枝,植株較高,枝多呈彎曲狀;葉子相對而生,具短柄,呈近圓形;花朵較小,白色,具芳香,呈多邊形;果實有棱,呈圓球形,像葡萄般一簇一簇的;花期5~6月;果期7~9月。由于它們的樹葉比較大,花朵穗狀,果實像葡萄,故得名“海葡萄”。
海葡萄原產(chǎn)于美國佛羅里達南部、巴哈馬群島、西印度群島,中國在廣東、海南、香港和臺灣有引種,多生長于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海岸。海葡萄喜光不耐陰、耐瘠,但不耐寒,也不耐漬水,選擇土壤鹽度較高的地方生長,繁殖方法主要有嫁接繁殖、播種繁殖和壓條繁殖。
《雷公炮制藥性解》中記載,海葡萄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涼血、定驚的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等病癥?!昂F咸选北蛔鳛榕洳?,它的味道和口感很像魚子醬。海葡萄樹形美觀,是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海岸沙地綠化的理想植物,更是體現(xiàn)熱帶海岸風光的景觀樹種,落葉前樹葉變紅褐色,是高級插花材料。
分布于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海灘,包括科羅拉多州及百慕大。
海葡萄為木本植物,雌雄異株,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分枝,株高可達6-9米。莖多分枝,枝多呈彎曲狀。
單葉互生,葉具短柄,革質(zhì),近圓形,先端鈍或微凹,全緣而作波狀,直徑達25厘米,主脈呈紅色,衰老后的葉子會整塊轉(zhuǎn)為紅色單葉,托葉小;樹皮平滑,呈黃色;花兩性或單性,總狀花序,花密生,白色,具芳香,花被5片,黃綠色,先端鈍形,雄蕊8枚,花柱3枚;堅果具3棱(直徑10毫米),外為肉質(zhì)花被所包藏,果實成熟后花被呈紫紅色,而肉質(zhì)呈漿果狀,直徑約2厘米,像葡萄般一簇一簇的?;ㄆ?-6月,果期夏秋。
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對鹽分有很高的抵抗力。
苗期主要為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
水分管理:海葡萄苗木很耐旱,但是保持土壤(基質(zhì))濕潤有利于其生長。
施肥管理:海葡萄幼苗期需肥較多,可每月施一次全肥,而生長期要適當施肥。
溫度管理:海葡萄是熱帶植物,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且不能承受霜凍,栽培時注意防寒。
光照管理:因海葡萄原產(chǎn)于熱帶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海灘,光照較強,在栽培時可全光照或者部分遮陰。
當袋苗高度50-60厘米、莖徑5-6毫米時即可出圃。為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造林的成活率,苗木出圃前有必要進行煉苗。煉苗時全部揭除遮陰網(wǎng),使苗木在全光照下生長;煉苗期間,苗木不再施肥且應逐漸減少水分供應,煉苗期一般為30天。
營養(yǎng)袋苗在出圃前的20天時就要原地移動袋苗,切斷穿袋的根系,出圃時再剪去部分枝葉,以減少水分及養(yǎng)分消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繁殖方法主要有嫁接繁殖、播種繁殖和壓條繁殖。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匹爾斯堡地區(qū)采集海葡萄種子。種子堅硬,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新鮮種子1000-1400粒/千克。
海葡萄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小時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洗凈藥液,再放入25℃溫水中浸種24小時,使堅硬的木質(zhì)化種皮軟化,并用園林剪刀剪去種子的喙部,自然晾干后播種。
春季為海葡萄播種適期。將基質(zhì)拌勻裝入播種盤(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15厘米)。把海葡萄的種子撒入播種盤,播種量為500克種子播種8-10盤,并覆蓋一薄層基質(zhì),每日早晚均勻噴灑清水,保持盤內(nèi)基質(zhì)潮濕但不漬水。
基質(zhì)為無土介質(zhì),組成為泥炭70%+珍珠巖25%+蛭石5%。在播種盤上罩以鐵絲網(wǎng)罩(網(wǎng)眼5毫米×5毫米),防鼠類咬嚙種子。播種1-2周內(nèi)種子出土萌發(fā),發(fā)芽率為40%,當長出4片葉子時移栽到營養(yǎng)袋(直徑8厘米×高13厘米)內(nèi)培養(yǎng)袋苗,基質(zhì)配比為細沙50%、黃心土48%、復合肥2%。
海葡萄抗逆性強,較少感染病蟲害,偶見葉斑病、蚜蟲,因此在苗期每半個月噴灑1-2次廣譜殺菌劑(如百菌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即可對病蟲害起到預防作用。
藥用
《雷公炮制藥性解》中記載,海葡萄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涼血、定驚的功效,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等病癥。
食用
海葡萄果實可用來制造果醬或直接食用。 “海葡萄”被作為配菜,它的味道和口感很像魚子醬。
觀賞
海葡萄樹形美觀,是熱帶及南亞熱帶地區(qū)海岸沙地綠化的理想植物,更是體現(xiàn)熱帶海岸風光的景觀樹種,落葉前樹葉變紅褐色,是高級插花材料。海葡萄常被作為沿海城市的行道樹,或作為海岸防風林樹種,它們亦可作庭院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