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蒲松齡同名俚曲與淄博市五音劇團《二子爭父》改編。1960年山東省魯劇研究院藝術(shù)室集體討論改編,孫秋潮執(zhí)筆。1982年由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拍成彩色戲曲藝術(shù)片。
角色 演員
大乖 張新讓
李氏 徐鳳琴
二乖 劉君秋
趙氏 游遂英
張木匠 張貴元
王銀匠 盧世元
張木匠妻子早亡,通過辛勤勞動獨自將兩個兒子拉扯成人。長子大乖從小學做生意發(fā)了財,娶妻李氏;次子二乖粗通文墨,娶妻趙氏,并帶來一份厚嫁妝。張木匠年老體衰,無法勞作。長子大乖與次子二乖各懷私心,對父不孝,約定以半月為期輪流供養(yǎng)其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為此常發(fā)生爭執(zhí),二乖夫妻心懷不滿。
一日,大乖送父到二乖處,二乖夫妻暗恨大乖屢屢占便宜,便裝聾作啞,任憑大乖叫罵,就是不開門。大乖不愿將父親帶回家中,索性將其父撮到二乖家墻頭上,拔腿離開。張木匠在墻頭凍而昏迷之際,老友王銀匠路過,問明情由,義憤填膺。為幫助張木匠,王銀匠利用二子貪財如命的本性,定下計謀,至大乖、二乖處以討賬為名假說張木匠早年私蓄銀稞,暗藏防老。二子貪圖錢財,爭相奉養(yǎng)老父。
張木匠生活改善,但因欺騙兒子以及沒有錢財而內(nèi)心痛苦,不久抑郁而死。
張木匠臨終被逼問銀子藏在何處,無奈留言說“看見那堵墻,想起王銀匠”。二子認為王銀匠知道銀子下落,故爭相請王銀匠主持老父葬禮,并詢問銀子下落。王銀匠痛恨二子不孝父親,聲稱銀子被張木匠藏于墻下。二子刨墻墻倒,均被砸于墻下,遭到報應。
出品人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制作人 姚承章,朱海軍
原著 蒲松齡
導演 蕭樹琴
副導演(助理) 李福榮
編劇 山東省魯劇研究院藝術(shù)室,孫秋潮
攝影 李剛翔
配樂 山東省梆子劇團樂隊
剪輯 李慧仙
道具 王年軍,彭會文
美術(shù)設計 李靜森
造型設計 張雪,李玉琴
服裝設計 史延芹,張秀亭
燈光 李世芬,張炳乾,郭維鈞
錄音 王樹塵
布景師 秦川
1958年秋,淄博市五音劇團趙云生等人在淄川農(nóng)村采風,發(fā)現(xiàn)俚曲腳本《墻頭記》。后在在鄧洪山(鮮櫻桃)、張舉珍的協(xié)助下將俚曲《墻頭記》改編成五音戲,更名為《二子爭父》。于年底在淄博公演,引起強烈反響。
1960年春,經(jīng)山東省魯劇研究院集體討論,由孫秋潮執(zhí)筆改編,趙劍秋、尚之四導演,山東省梆子劇團排演此劇,恢復原名《墻頭記》。劉玉朋飾大乖,劉桂榮飾李氏,劉玉珍飾二乖,楊梅蘭飾趙氏,劉翠仲飾張木匠,盧勝奎飾王銀匠。(留有1960年錄音)
1960年5月2日,毛主席滿懷興致在濟南觀看了山東梆子名家劉桂榮表演的山東梆子《墻頭記》。
1960年7月,山東省梆子劇團進京匯報演出了山東梆子《墻頭記》《玉虎墜》《黃牛分家》《萬家香》《兩狼山》等,受到好評。
1978年,山東省梆子劇團在濟南山東劇院上演《墻頭記》,創(chuàng)下連續(xù)演出45天不換劇目的記錄。
1979年山東省梆子劇團排演的《墻頭記》由山東電視臺拍攝成電視片。
1982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將山東梆子《墻頭記》拍攝成彩色電影藝術(shù)片。
2009年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山東省十大經(jīng)典劇目”之一。
山東梆子,顧名思義,是山東的地方劇種,屬于梆子腔的一種,梆子在中國戲曲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冀魯豫山陜無處不是梆子豐厚的生存和發(fā)展土壤,山東梆子亦是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山東梆子地方風味非常濃郁,唱腔高亢激越,流暢樸實,花腔漂亮,還帶著點兒侉味兒,特別有意思。
《墻頭記》是山東梆子唯一一個拍成電影的劇目,攝于80年代,料想以后再有的可能性也不大?!秹︻^記》根據(jù)蒲松齡的俚曲改編,敘述的是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繹的是子女不孝,老來難,演員表演非常生活化,尤其是兩對不孝的兒子媳婦,各有各的嘴臉,大的從商,二的讀書,倒是一樣的勢利貪財。老父親騎墻頭的情景讓人很是唏噓,養(yǎng)兒何用呢?
該劇的表演順序可分為“施虐”和“懲罰”兩部分。施虐的重點是將張木匠托于墻頭上,是其暴行的極致;懲罰的重點是大乖、二乖夫妻被墻頭之下,亦是大快人心。該劇的“戲眼”是王銀匠計賺雙謀,使張木匠余年得以溫飽,讓“癡兒失望”。作品深刻揭露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貪得無厭的劣根性及其利己哲學,抨擊了封建道德的虛偽性和冷酷性。
《墻頭記》是典型的諷刺性喜劇,由大乖和二乖的個性和品質(zhì)所形成的的缺憾,隨著矛盾的展開引起觀眾陣陣的嘲笑,并伴以對王銀匠為代表的正義智慧的夸贊笑聲。演出此劇的目的之一正如李笠翁《閑情偶寄》中所說的以此劇為“藥人壽世之方”。
可能受電影的影響,這出戲許多劇種(如秦腔、評劇、呂劇、豫劇、曲劇等)都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