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故城景區(qū)座落在蓬安縣嘉陵江西岸的錦屏鎮(zhèn),占地270畝,2017年蓬安縣啟動《相如故城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及方案設計》編制,啟動相如故城保護修繕工作。由蓬安相如旅游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造、運營,累計投資10.75億元。相如縣存在近900年,至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期間歷經(jīng)了漫長的建設、損毀、修復之路。史志記載,南北朝梁天監(jiān)六年(公元507年),梁武帝為紀念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析安漢縣東北境置相如縣,以司馬相如故宅為縣治,由此,相如縣誕生;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蓬州遷治于相如縣,相如故城成為嘉陵江畔州縣同治的古城;公元1371年,相如縣并入蓬州,存在了數(shù)百年的相如縣結(jié)束了他的歷史,此地作為蓬州的地域開啟了他的新征程;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相如故城也在不斷發(fā)展。因戰(zhàn)亂、自然災害等原因,相如故城的建筑屢遭損毀又屢次重建。明正德《蓬州志·城池》(徐泰總纂)載:以樹木為柵,筑土為墻。云城門四:東蓬萊、南鳳山、西龍溪、北五馬?!敝链?,相如故城大體格局初步形成。清乾隆年間,蓬州知州周天柱改南門于州署前,更名曰文明,并更東門曰紫氣、西門曰涌金、北門曰真武?!薄八拇蟪情T”之名沿用至今。
走進相如故城,入眼即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錯落有致的仿古建筑,粗壯的樹干、精美的建筑雕紋、古代文物展品,無不訴說著這里厚重的歷史文化。不僅如此,相如故城由文廟、武廟、城隍廟、玉環(huán)書院、龍神祠等古建筑群組成,司馬相如的撫琴臺、洗筆池、舞劍臺、卓劍水、長卿祠等舊跡也清晰可見,總面積約12500平方米。每一座建筑都像一位穿越千年而來的老者,向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游客訴說著這里的繁華舊事。
【公交】
1.乘坐蓬安202路[嘉陵社區(qū)] 、蓬安202路 公交到錦屏公交站下車,步行690米到達。
2.乘坐蓬安211路相如故城南門站下車,步行310米到達。
【自駕】
蓬安縣--政府街--建設中路--建設南路--相如大道--鳳凰大道一段--南渠路--如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