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 臺灣流行音樂教父 1987年獲亞洲最杰出藝人獎
羅大佑是臺灣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個時期的樂壇領(lǐng)路人和開創(chuàng)者,他的作品寓意深刻,帶有批判和啟蒙社會意識,是公認的臺灣流行樂壇教父。1982年發(fā)行首張創(chuàng)作專輯《之乎者也》,收錄了《童年》《鹿港小鎮(zhèn)》《光陰的故事》《戀曲1980》等至今廣為流唱的歌曲,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lǐng)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1985年創(chuàng)作《明天會更好》后離臺赴港發(fā)展。1986年于港發(fā)表歌曲《東方之珠》。1987年于紐約獲頒“亞洲最杰出藝人獎”。1989年第一張電影音樂專輯《衣錦還鄉(xiāng)》發(fā)行,推出情歌選輯《告別的年代》 。2021年獲得第32屆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詳細
鳳飛飛
1982年/1983年蟬聯(lián)臺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星
鳳飛飛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臺灣樂壇公認的天后,她的歌曲構(gòu)成臺灣20世紀70、80年代本土文化的一部分。鳳飛飛的一生是一部臺灣本土歌謠進化史,她就是臺灣樂壇的傳奇。1982年/1983年連續(xù)兩年獲得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成為1980年設立金鐘獎歌后獎項后9年中唯一 一位兩獲歌后(蟬聯(lián))的女歌手。1986年發(fā)行專輯《掌聲響起》,專輯同名歌曲成為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劉文正
首屆和連續(xù)3屆金鐘獎歌王 華語歌壇偶像始祖
劉文正是臺灣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天皇巨星,是華語樂壇的領(lǐng)軍人物和流行音樂的鼻祖,有著華語歌壇“偶像始祖”與中國“貓王”的稱號。1979年起連續(xù)五年獲得臺灣金嗓獎十大歌星獎。1980-1983年首屆和連續(xù)3屆金鐘獎歌王,在金鐘獎歌王/歌后的榮譽上,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鄧麗君、鳳飛飛都甘拜下風,當紅時期他的知名度與實力不輸鄧麗君,甚至還有“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的說法。1984年后淡出歌壇,給歌壇留下一段神奇的傳說。
費玉清是金鐘、金鼎雙料歌王,6提金曲獎歌王,是臺灣樂壇的“常青樹”,被稱為“小調(diào)歌王”,還曾經(jīng)被授予“華語情歌之王”、“世界華人杰出藝人”等稱號。1981至1986年6次連續(xù)蟬聯(lián)臺灣金嗓獎十大最受歡迎歌星。1983年發(fā)行歌曲《一剪梅》曾創(chuàng)下華語樂壇銷售紀錄,并被翻唱成多種語言,在海內(nèi)外都廣受歡迎。1984年憑借《夢駝鈴》斬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手獎。此外,《紅日》《但愿人長久》《真情像酒》《夜來香》等經(jīng)典歌曲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
詳細
黃鶯鶯一直追求突破,嘗試不同曲風和不同樂種,有“新音樂女王”之稱,是臺灣樂壇的常青樹。1981年加入寶麗金,憑借專輯《呢喃》榮獲金鼎獎。1982年以《只有分離》專輯轉(zhuǎn)型奠定其樂壇巨星的地位,成為了當時的流行元素風向標。1983年《天使之戀》專輯更是蟬連綜藝一百13周冠軍。1987年憑借專輯《賭徒》榮獲金嗓大獎。1989年憑借專輯《日安,我的愛》榮獲金鼎獎“演唱獎”及“優(yōu)良唱片獎”。2016年65歲的黃鶯鶯拿到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終成歌壇傳奇。
蘇芮1983年以《搭錯車》電影原聲帶一鳴驚人,以豪邁高亢的搖滾女聲強勢出擊,和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一起,終結(jié)了臺灣歌壇的民歌運動,將臺灣流行音樂帶入新的時代,堪稱臺灣第一位女性搖滾歌手,也是第一位在香港紅勘體育館開唱的臺灣歌手。從《搭錯車》專輯到后面?zhèn)涫芎迷u的專輯《親愛的小孩》、《蘇芮1986》和《臺北.東京》,從1983年到1988年,蘇芮都是飛碟唱片最耀眼的歌手。1987年得到金鐘獎歌后的榮譽,1988年主打曲《跟著感覺走》成為其代表作。
潘安邦有“民歌王子”美譽,1979年18歲憑借一首《外婆的澎湖灣》開始在臺灣樂壇走紅,成名后的潘安邦還推出歌曲《鄉(xiāng)間小路》、《思念總在分手后》、《聚散兩依依》等代表作,從此奠定了潘安邦在臺灣歌壇的地位,與當時最火的歌手費玉清齊名。1989年成為春晚邀請的第一位臺灣藝人,憑借《外婆的澎湖灣》《跟著感覺走》在大陸一夜成名。其經(jīng)典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聚散兩依依》《鄉(xiāng)間小路》《爸爸的草鞋》《思念總在分手后》等。
潘越云是80年代臺灣樂壇的先行者和探路者,臺灣樂壇第一張CD唱片錄制的主唱,臺灣百大唱片中選擇專輯最多的歌手。1980年成為滾石的首個簽約歌手,1982年發(fā)行專輯《天天天藍》獲得金鼎獎歌后。1983年演唱《野百合也有春天》奠定了其天后地位。1983年發(fā)行劃時代的唱片《胭脂北投》,這是臺灣樂壇第一張概念式專輯。1988年推出臺灣第一張男女對唱專輯《男歡女愛》。1989年發(fā)行專輯《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同名主題曲讓她火遍兩岸三地。
陳淑樺有著“天才童星”的稱呼,是唯一一位金鐘和兩屆金曲雙料歌后,臺灣首位正版唱片百萬銷量歌手,滾石唱片鼎盛時期的一姐。1985年獲得臺灣電視金鐘獎年度最佳女歌星演員獎,1989年簽約滾石唱片,同年發(fā)行專輯《跟你說聽你說》,專輯是臺灣音樂史上第一張破百萬的唱片,走向事業(yè)的巔峰,其中主打歌《夢醒時分》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金獎,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
蔡琴醇和柔美的歌聲自成一派,是華語女中音歌手的佼佼者,是臺灣校園民歌運動涌現(xiàn)出來的杰出代表,專輯《出塞曲》是民歌時代不可多得的優(yōu)良專輯。1979年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奠定蔡琴民歌界的崇高地位后,1984年底的《最后一夜》更讓蔡琴的歌路成功轉(zhuǎn)型。1989年發(fā)行專輯《談心》,憑借此專輯獲得第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蔡琴80年代的代表作有《最后一夜》、《讀你》、《你的眼神》、《渡口》、《你是我心中云一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