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是甜歌天后,在臺灣有著第一天后的名號,是華語樂壇的標(biāo)志性人物,是華語樂壇最有號召力的女歌手,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歌手,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流行音樂的“啟蒙先驅(qū)”,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亞洲流行音樂的較高水平。鄧麗君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已經(jīng)超越流行音樂的范疇,成為了一個文化標(biāo)志,一個屬于一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記。鄧麗君自1969年演唱連續(xù)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成名后,影響力一直持續(xù)到 80 年代末。1980年當(dāng)選臺灣金鐘獎首位最佳女歌星。20世紀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等地舉行演唱會。1986年被美國雜志評選為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1983年舉行華人歌手首次巡回演唱會。
詳細
鳳飛飛
寶島歌后 唯一蟬聯(lián)金鐘歌后的女歌手
鳳飛飛的一生是一部臺灣本土歌謠進化史,是臺灣樂壇的傳奇。鳳飛飛跨越了三個年代,而在每個年代,她都可以順時應(yīng)變。1970年代,她是瓊瑤式電影主題曲的主將,那時她的音樂風(fēng)格單純、明朗、浪漫;1980年代,她在自己演唱的歌曲里引入更多西洋曲風(fēng),這個時期她的音樂風(fēng)格動感、熱情;1990年代,她傳承臺灣本土歌謠,這個時期她的音樂風(fēng)格深情、成熟并且洋溢著大地的泥土氣息。鳳飛飛從1971年出道以歌曲《初見一日》入榜“臺灣十大歌星”開始,連續(xù)10年占據(jù)榜單中。金鐘歌后獎項在1980年設(shè)立后鳳飛飛是該獎項9年中唯一一位兩獲歌后(蟬聯(lián))的女歌手。2013年獲得第24屆金曲獎貢獻獎,第48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
黃鶯鶯一直追求突破,嘗試不同曲風(fēng)和不同樂種,有“新音樂女王”之稱,是臺灣樂壇的常青樹。從老上海十里洋場的舊情歌到西洋歌曲的“教科書”,她的音樂事業(yè)貫穿國語歌壇70、80、90三個時代。她是上世紀70年代臺灣樂壇齊名鄧麗君、甄妮與鳳飛飛的四大天后;是80年代飛碟唱片與蘇芮、蔡琴、王芷蕾齊名的“天后團”成員;是90年代一曲《哭砂》引得20多位江湖后輩競相翻唱的長情天后,一曲《葬心》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主題曲榮譽。1983年以與關(guān)正杰合唱歌曲《常在我心間》成為首位同時入選十大勁歌金曲與十大中文金曲的臺灣歌手。2016年拿到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終成歌壇傳奇。
蘇芮是首位把黑人靈歌融入華語流行音樂的人物,是華語樂壇里程碑式人物。1983年以《搭錯車》電影原聲帶一鳴驚人,以豪邁高亢的搖滾女聲強勢出擊,和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一起,終結(jié)了臺灣歌壇的民歌運動,將臺灣流行音樂帶入新的時代,堪稱臺灣第一位女性搖滾歌手,也是第一位在香港紅勘體育館開唱的臺灣歌手。在中文歌曲領(lǐng)域,蘇芮藍調(diào)搖滾的演繹風(fēng)格至今無人能夠超出。曾發(fā)行過30余張唱片專輯和精選集,巔峰時期曾斬獲各項華語大獎,首要代表作品有《奉獻》《酒干倘賣無》《一樣的月光》《親愛的小孩》《牽手》《跟著感覺走》《是否》等。2018年獲得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甄妮是樂壇的“巨肺天后”,是第一位同時橫跨兩岸三地的重量級歌手。1971年憑借專輯《心湖》正式在臺灣出道,僅僅幾年時間已經(jīng)和鄧麗君、鳳飛飛等媲美。1978年憑借粵語專輯《奮斗》進軍香港歌壇。1981年成為繼鄧麗君之后第二位獲得臺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的女歌手。1983年演唱的《鐵血丹心》再次震撼了整個樂壇,她和羅文被譽為樂壇界的神雕俠侶。1978至1986年間6次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84年成為首位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1991年在央視春晚上獨唱《魯冰花》和《同一首歌》。經(jīng)典之作《鐵血丹心》《魯冰花》《世間始終你好》等至今仍然讓歌迷回味無窮。
江蕙對臺灣本土方言歌曲的貢獻,之于許冠杰對粵語流行歌曲。江蕙是金曲獎獲獎最多的女歌手,至今她已在金曲獎拿下5次最佳演唱人獎和5次最佳專輯獎,其中2000年至2003年,更是連續(xù)四年獲得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后來為了給新人更多的機會宣布不再報名金曲獎演唱人獎。江蕙還是第1屆臺灣金曲獎年度最佳女演唱人獎的獲得者,是金曲獎歷史上首位唱著臺語歌獲得金曲獎歌后的歌手。在第12屆還開創(chuàng)了兩張專輯入圍同一屆,1人占據(jù)2個名額的前所未有之記錄。2015年金曲獎還給她頒發(fā)了金曲特別貢獻獎。江蕙擁有3張臺灣本土銷售超過100萬的唱片,歷年專輯銷售總和光臺灣本土就超過1000萬,在國語歌手中都罕見。
陳淑樺有著“天才童星”的稱呼,是唯一一位金鐘、金曲雙料歌后,滾石唱片鼎盛時期的一姐。從靡靡之音唱到R&B,見證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變遷,她的音樂才華和多樣化的音樂風(fēng)格讓她成為了華語樂壇的獨一無二的存在。1985年獲得臺灣電視金鐘獎年度最佳女歌星演員獎,1990年發(fā)行了臺灣音樂史第一張破百萬銷量的專輯唱片。1991年憑借《滾滾紅塵》獲得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同年憑借《夢醒時分》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金獎。1992年和1996年兩次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是唯一一位金鐘和兩屆金曲雙料歌后,也是首位實現(xiàn)金曲歌后二封的女歌手。
潘越云是80年代臺灣樂壇的先行者和探路者,臺灣樂壇第一張CD唱片錄制的主唱,臺灣百大唱片中選擇專輯最多的歌手。1980年成為滾石的首個簽約歌手,1982年發(fā)行專輯《天天天藍》獲得金鼎獎歌后。1983年發(fā)行劃時代的唱片《胭脂北投》,這是臺灣樂壇第一張概念式專輯。1983年演唱《野百合也有春天》奠定了其天后地位。1987年憑借《桂花巷》榮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1988年推出臺灣第一張男女對唱專輯《男歡女愛》。1990年憑借《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榮獲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2005年榮獲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華語樂壇特別貢獻獎。
蔡琴,是一位詞曲創(chuàng)作人和文化推動者,她的音樂作品橫跨多個流派,從民謠到流行,從古典到敘事,展現(xiàn)出了她的多樣藝術(shù)風(fēng)格。蔡琴演唱的歌曲以情見長,被譽為華語流行音樂中最具畫面感的女歌手,因其音色醇厚、柔潤、溫暖,被稱為“絲絨歌后”,是華語女中音歌手的佼佼者。1979年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出道,同年發(fā)行首張個人專輯《出塞曲》,被譽為民歌時代不可多得的優(yōu)良專輯,憑借其中歌曲《抉擇》獲得第1屆金鼎獎唱片類最佳演唱人獎。1989年發(fā)行專輯《談心》,憑借此專輯獲得第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1996年加入中華音樂人交流協(xié)會。
齊豫的嗓音純凈、空靈,是臺灣樂壇巨匠李泰祥得意門生,是為數(shù)不多可以獨立詞、曲、唱、制作一肩挑的天后歌手。1979年發(fā)行首張個人專輯《橄欖樹》。1983發(fā)行專輯《你是我所有的回憶》成了跨越時間的經(jīng)典。1985年齊豫與潘越云共同錄制了臺灣唱片工業(yè)史第一張CD唱片《回聲》。1995年與周華健合唱《神雕俠侶》的主題曲獲得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1998年演唱《欲水》入圍柏林影展電影音樂獎,獲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同年專輯《駱駝飛鳥魚》獲得金曲獎最佳專輯制作人、最佳國語女演唱人,歌曲《幸?!帆@得中國音樂人交流協(xié)會之年度十大最佳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