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中國音樂界一位備受贊譽的藝術家,被譽為“音樂教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憑借著一首首的影視金曲火遍大江南北。盡管他的音樂作品沒有像商業(yè)歌手那樣在暢度上取得大成功,但的音樂能夠觸及更廣的受眾群,他以個人力量架起了官方音樂機構與內地市場以及普通百姓之間的橋,推動了官方音樂產業(yè)的發(fā)展和音樂教育的專業(yè)化。此外,他推動了中國內地聲樂唱法的改革,將流行唱法引入主流,推廣了流行唱法的教學。成立的“劉歡原創(chuàng)基金”也幫助了不少原創(chuàng)歌手,從而推動原創(chuàng)音樂的發(fā)展。
程琳
中國第一個流行歌星 開創(chuàng)了流行音樂的先河
用現在的網絡語言來描述30多年前的程琳,那是絕對的“頂流少女”。成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她有著“小鄧麗君”之稱,是中國第一個流行歌星、中國流行音樂的開拓者。13歲紅遍全國;16歲出版銷售破紀錄的專輯;20歲前兩登春晚,演唱了諸多影響一代人的國民流行曲。《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等盒帶脫銷,《故鄉(xiāng)情》、《榆錢樹》、《歸燕》等歌曲充斥著那時的大街小巷。臺灣著名音樂人侯德健曾為她制作了《熊貓咪咪》、《新鞋子舊鞋子》、《趁你還年輕》等一批廣泛流傳的歌曲。香港著名詞曲家更是專門從香港飛往美國,為她擔任專輯《回家》的制作人。同時,她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個拍攝MV的女歌手,曾獲“華語樂壇特別貢獻獎”。
毛阿敏
曾是內地歌壇一姐 開創(chuàng)了中國流行歌曲的大歌時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毛阿敏開始走紅,書寫了中國流行歌壇繼程琳之后的又一個奇跡。拜在作曲家谷建芬門下的毛阿敏,曾于1987年底以一首《綠葉對根的情意》在南斯拉夫獲獎,為中國流行音樂贏得了榮譽,也奠定了自己在歌壇的地位,成為首位在國際流行歌曲大賽中獲獎的中國流行歌手。她屬于是偏體制內的流行歌手,屬于國家隊非常有地位。她演唱的史劇歌曲往往大氣磅薄,氣勢恢宏,也因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流行歌曲的大歌時代。當時就連TVB大佬邵逸夫都親自邀請她為臺慶一展歌喉。在順利簽約了華星唱片后,毛阿敏也坐實了內地流行歌壇一姐的地位。
韓紅 被譽為“天籟之音” 促進了流行唱法官方化的歷史進度
韓紅,唱功是華語T1級別的,她是完美的通俗唱法代表,卻可以在流行音樂領域吊打絕大多數職業(yè)歌手的國家一級歌唱演員。她在聲樂藝術上,對華語樂壇發(fā)展非常有積極意義。在青歌賽的“通俗唱法”改名為“流行唱法”的歷史事件中,韓紅對于《青藏高原》等歌曲的流行化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促進了流行唱法官方化的歷史進度。這意味著官方主流學院派開始認可流行音樂的存在,全國十一所獨立大學一流音樂學院的學術名稱,所有的通俗唱法全部改為流行唱法。同時她也是受到市場青睞的歌手國家隊人員,可以官方、市場、老百姓三端通吃。
詳細
頂著“中國搖滾教父”頭銜的崔健,是一位被符號化的搖滾音樂人,他成功地賦予了中國搖滾樂一段符號化的歷史。在物質和精神還非常貧乏、封閉的社會環(huán)境里,以一首振聾發(fā)聵的《一無所有》生生撬開了中國搖滾的大門,這首歌曲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首搖滾歌曲?!缎麻L征路上的搖滾》這張唱片則成為中國搖滾樂史上第一張具有原創(chuàng)性和完成度的專輯,不僅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及日本等地區(qū)發(fā)行,還成為了世界眼中中國搖滾樂最早的標志。同時他也是最早將民族樂器引入中國搖滾樂的人、最早實行樂手雇傭制概念的搖滾音樂人,賦予搖滾樂以一種深刻的含義,以致后來的樂隊和歌手都會多多少少有他的影子。
詳細
作為校園民謠的開創(chuàng)者,老狼在中國民謠的開山地位自不必言。他的那首《同桌的你》唱出了許多人心中不舍的青春情愫,成為九十年代的文化標志符號。影響深遠的專輯《校園民謠1》包含了高曉松填詞譜曲的三首作品:《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近60萬張的銷量,成為了校園名謠不可替代的巔峰時代,帶給無數人美好的回憶。此外,他對民謠的卓越貢獻并不僅僅體現在出產過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他還是大半個民謠界的伯樂。蘇陽、萬曉利、馬條、李志、鐘立風、及至整個民謠界響亮廠牌“十三月”背后,都可以窺見老狼的身影。
那英 內地第一個金曲歌后 20世紀百大華語歌手之一
那英算得上是內地最早一批與流行音樂接軌的歌手之一,1988年以一曲《山溝溝》成名?!墩鞣?、《干脆》及《心酸的浪漫》銷售量突破580萬張;1994年專輯銷量突破800萬;2001年專輯銷售量突破2300萬?!缎乃岬睦寺纺孟铝藘鹊氐谝粋€金曲歌后和金曲獎最佳作詞人,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入圍者包攬了連續(xù)五屆的金曲歌后張惠妹、莫文蔚、王菲、孫燕姿。當時臺灣媒體給她的title從來都是亞洲天后、中國第一天后。此外,她還是第一個在臺北小巨蛋開演唱會的內地歌手,當年眾多政界人物到場觀看,海峽兩岸十八分鐘專訪。而上個世紀末馬來西亞的南洋商報評選“20世紀百大華語歌手”,那英是唯一上榜的內地女歌手。
詳細
田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流行樂壇“西北風”的頭號旗手。1984年,發(fā)行第一張專輯《美麗的海灣》出道,比毛阿敏、韋唯還早一年。1985年,專輯《莫妮卡》、《最后的時刻》奠定了歌壇地位。1988年,演唱的《黃土高坡》與《我熱戀的故鄉(xiāng)》刮起了一陣“西北風”,攪動了樂壇。1992年,與發(fā)掘王菲,beyond等大牌歌星的金牌經紀人陳健添合作。1996年,發(fā)表同名專輯《田震》一炮而紅,那一年還被稱為“田震年”。而在那個盜版猖獗的年代,《田震》這張唱片以50萬張的銷量獲得白金唱片認證。后來在首體連續(xù)兩場萬人演唱會,即使暴雪讓北京交通大癱瘓,場子還是陸續(xù)坐滿,甚至很多人走路也要走著去看。
韋唯,原名張菊霞,內地流行歌壇天后級人物,走歐美范的她一度被稱為“中國的席琳迪翁”。1986年參加“青歌賽”,這個是內地最早的歌手選秀節(jié)目,在當時的重量級非同小可。而韋唯和毛阿敏都是專業(yè)組通俗唱法銀獎的獲得者,韋唯的排名甚至在毛阿敏之上。緊接著韋唯又參加了1987年波蘭音樂節(jié)和1988年南斯拉夫音樂節(jié)、麥薩姆國際音樂節(jié),均斬獲佳績。特別是在麥薩姆國際音樂節(jié)上以一首《戀尋》拿下金獎,這首歌打破了“流行歌曲沒有藝術”的論調,也徹底奠定了韋唯在華語歌壇的地位。1990年,與劉歡為北京亞運會開幕式演唱的《亞洲雄風》則讓她成為了最早被國際認可和熟知的大陸歌手。之后她的演唱事業(yè)達到巔峰,在亞洲甚至全球范圍內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孫楠,內地樂壇中唱功了得的實力派男歌手,還曾被譽為“內地一哥”,與劉歡并稱為“歌壇實力派二唱將”。1990年,發(fā)行個人首張專輯《彎彎的月亮》出道。也是因為這張專輯,孫楠有幸成為了著名音樂家谷建芬的弟子,當時那英、毛阿敏、解曉東等人都是他的同門師兄師姐。之后在“中國風十大歌手”演唱會上,孫楠以一首《花瓣雨》驚艷四座,被香港藝能動音看中簽約,他也成了第一位與香港公司簽約的內地歌手。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香港藝能動音有限公司聲名遠播,梁朝偉、劉德華都是該平臺旗下的藝人。之后他的多首歌曲被劉德華、梁朝偉、古巨基等香港明星翻唱為粵語版,顯示出他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