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漿崗,地處奉化區(qū)北面與海曙、余姚交界處,海拔976米,為奉化區(qū)最高峰。黃泥漿崗山崗呈東西走向,奉化登山步道穿越崗頂,一直以來是戶外登山愛好者的打卡熱地。其與相量崗相鄰,地處奉化西部處,是天臺山脈與四明山脈交接地帶,多高山峻嶺。黃泥漿崗為一崗雙峰,為東峰和西峰,雙峰似一對雙胞胎,相距不遠,難分高低,東西雙峰上均豎有一根國家測繪界牌。據(jù)買購小編了解,在黃泥漿崗崗頂同樣建有與青虎灣崗相同的標識,記錄著“奉化最高峰,黃泥漿崗,海拔976米?!?/div>
蟹背尖,海拔954米,所處地段與新昌、天臺二縣交界,為寧波,紹興,臺州三府交界處,山頂立有“寧紹臺界第一峰”的界碑。蟹背尖南接摘星嶺,東北連望海崗,以形似蝦脖而稱蝦脖尖,諧音稱蟹背尖;又因其為寧海縣的最高峰,所以又名摘星峰。據(jù)MAiGoo小編了解,這里還是浙江海濱高山的聚集點之一,800米左右的高山有十余座,聚集有以蟹背尖為首的六大高峰,除蟹背尖外分別為即鎮(zhèn)亭(945米)、望海崗(931米)、大短柱(918米)、磨柱峰(872米)、桃花峧崗(895米)。
商量崗,地處奉化區(qū)、海曙區(qū)、余姚市三地交界的三角地帶,又名“相量崗”,相傳晉時三位高僧在此商量建寺而名,所建之寺,即為現(xiàn)在的雪竇寺之始。商量崗,在雪竇山之上端,最高峰名為奶部山,海拔915米,山上有轉(zhuǎn)播塔,與海拔976米的黃泥漿崗,兩相對望。商量崗有“第二廬山”之稱,這里夏季氣溫不會超過攝氏23度,有民諺:“崗上無夏天,白天不用扇:夜來不離被,舒服如神仙。”
東搬山,海拔810.8米,是祖山大丹山的主峰,也是象山縣最高峰,與寧海接壤,由寧海茶山蜿蜒而來。搬山余脈崗峰海撥500米以上有七座以上,經(jīng)山岙向東北虎口尖(684米),沿虎口尖山崗向西北延伸分別是小羊尖(639米)、香山尖(608米)、仙人巖(508米)、分水鳥(617.5米)、五痤山峰邊成一個長長的崗,亦叫門前山崗。登上東搬山頂,極目遠望,層巒疊嶂,令人心曠神怡。山頂南面的大擔山和西面的東海云頂略略高出,周圍的群峰都在腳下。
雪竇山,位于奉化市溪口鎮(zhèn)西北,海拔800米, 有“四明第一山”的美譽。雪竇山早在漢代就有海上蓬萊之美譽,是華東主要旅游干線上的一顆明珠,有“海上蓬萊,陸上天臺”之名。據(jù)maiGoo小編了解,雪竇山所處的奉化素以“彌勒圣地”著稱,宋代以來就被佛教界一致公認為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故鄉(xiāng)。布袋和尚出家后,常來風景秀美的雪竇山,與雪竇寺結(jié)下了深厚的歷史淵源?,F(xiàn)雪竇山景區(qū)內(nèi)建有露天彌勒大佛,名為“人間彌勒”,是雪竇山的標志景點。
詳細
梁皇山,古稱“桐柏山”,海拔768米,因南北朝時期梁宣帝為避侯景之亂曾至此隱居而得名。梁皇山所在地,是《徐霞客游記》的開篇地,也是江南佛教和道教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璀璨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被世人尊之為“江南第一奇山”。梁皇山景區(qū)有多處宗教古跡,現(xiàn)存尚有梁皇寺、高明庵遺址、梁皇簪等。古今眾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詩篇和足跡,據(jù)買購小編了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盛贊梁皇山景色為“峰榮水映,木秀石奇”。
詳細
太白山,位于天童國家森林公園,海拔653米,是北侖區(qū)的最高峰,山的東北面是北侖,西南面則是鄞州。山中有太白坡森林步道,阿育王古寺森林步道,茅嶺古道等步道,共長10多公里,是登山游玩的好去處。公園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古跡結(jié)合,形成了天童三關(guān)十景。境內(nèi)建有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前者有著1700多年歷史,建筑為清代所建,后者建于西晉永康元年,號稱“東南佛國”。
詳細
福泉山,位于東錢湖的東南山地,境內(nèi)最高峰望海峰海拔556米,登頂向西可覽東錢湖美景,向東可望茫茫東海。福泉山山巒起伏,山谷縱橫,山峰多在海拔200-300米,境內(nèi)溪水潺潺,地形變化豐富,形成不同的山地空間與自然風光。買購小編尤為推薦其第二高山峰——五臺峰,海拔512米,因自上而下有五個形似饅頭的小圓臺而得名,也是福泉山的五福之地,寓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同時也是觀看東海日出的絕佳去處。
詳細
五磊山,由內(nèi)五峰外五峰組成,古有“五峰磊磊落相比,如聚米所成”之喻,最高峰望海峰海拔424米。五峰團團相聯(lián),形似一朵怒放的蓮花,坐北朝南的五磊講寺建筑群,黃墻金瓦,恰似一叢金色蓮蕊。五磊山傍湖望海,松竹茂密,巖壑幽深,素有小桃園之稱,這里自宋代起,便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句章五磊,名山海上,美山古寺,丹崖戛漢,碧嶂凌云”就是對五磊山的概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