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姜與干姜的區(qū)別
1、共同性
干姜與生姜同出一源,都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莖。前者為干燥根莖,后者取其新鮮根莖。
二藥均味辛性熱,皆歸經(jīng)于脾胃與肺經(jīng),均具溫中散寒,溫肺暖胃之功效。均可用治于各種原因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脾胃虛寒,均為溫暖中焦之主藥。
陰虛內(nèi)熱者,忌服二藥。
2、個異性
干姜辛熱燥烈,功專溫中散寒,健運脾陽,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又具有溫陽守中,回陽通脈之功,用治心腎陽虛,陰寒內(nèi)盛所致之亡陽厥逆,脈微欲絕者;又善能溫肺散寒,用治寒飲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證。
干姜配伍附子、甘草,用治陽氣欲脫者。
干姜配伍麻黃、用治伏于肌腠中之寒邪。
干姜配伍細辛、五味子,用治水飲寒痰犯肺的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狀之痰,氣喘、畏冷、頭眩者。
干姜配伍黨參、白術(shù)、炙甘草、藿香、吳茱萸、茯苓、陳皮,用治脾胃虛寒,或寒邪直中脾胃的脘腹冷痛,喜熱喜按者。
生姜辛溫,兼入心經(jīng),可散風(fēng)寒,用治風(fēng)寒感冒,身熱頭痛,惡寒無汗,腹脹納呆等證;溫中焦、理胃氣,用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痛嘔惡;生姜辛辣入肺經(jīng),可開豁沖散,溫暖脾胃而運化痰濕,用治痰氣壅肺之咳喘證;可解半夏、南星、魚蟹之毒,但用量不宜過大。
生姜配伍麻黃、荊芥、桂枝、紫蘇葉,用治風(fēng)寒感冒。
生姜配伍半夏以和胃止嘔,并可解半夏毒。
生姜配伍白芍以制白芍之寒而溫經(jīng)止痛。
生姜配伍大棗,以補益脾胃元氣,濕中祛濕。
二、如何挑選生姜
識別毒生姜識別方法大體有四步驟:一聞,二嘗,三看,四放。
一聞:主要是檢查姜的表面有沒有異味或硫磺味,“毒生姜”有一股很濃的硫磺味,掰開品嘗會發(fā)現(xiàn)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
二嘗:專門的味道,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的要慎買。
三看:正常生姜外表粗糙,較干,顏色發(fā)暗;“毒生姜”外表光滑,像打了蠟一樣,非常水嫩,呈淺黃色?!岸旧钡慕は鄬φI菀讋兟?,掰開后,內(nèi)外顏色差別較大。
四放:一般的生姜保質(zhì)期比較久,而“毒生姜”暴露在空氣中后,過幾天就會變質(zhì)發(fā)霉。
三、 生姜如何保存
1、加鹽放置 先把生姜放入較小的塑料袋中,然后向袋子里撒入適量的食鹽,注意不要封口,隨用隨取即可,這樣可使新鮮的生姜保持10天不變質(zhì)或腐爛。 2、埋入鹽罐 這個方法適合用陶罐盛鹽的家庭,首先將生姜表面的泥沙、雜質(zhì)清除干凈,注意不要沾水,然后直接將生姜埋入鹽罐里保存,可防止生姜的水分流失,使其鮮味保持較長時間。 3、酒泡保存 清除生姜表面的雜質(zhì),然后刮去姜皮,放入白酒或黃酒中浸泡,將瓶蓋蓋嚴即可,浸泡生姜的酒水仍然可以食用,但要注意整個處理過程中,生姜不可沾水。
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quán)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