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獨奏方法與技巧
1、顫音
顫音的技巧首先是下滑音,就是在指法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氣和唇的控制使音準平滑緩慢的從標準音高向下改變,并要保持在最低點,通過練習,一般可以做到一個小三度的變化;然后是上滑音,就是從最低點反向變化到標準音高。上下滑音結合起來連貫的演奏,就形成了顫音,不過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滑音音高的最高點在標準音高,而顫音音高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圍繞在標準音高上下的。通過不斷的練習,就可以掌握不同幅度的顫音變化。
2、交替指法
在交替指法中有個別的指法和基本指法相同,也是運用的泛音列的原理,對口型、音準等要求會比較高一點。這一點上,交替指法可以喝雙音技巧比較著參看一下。在交替指法的實戰(zhàn)運用中,有的作曲者、編曲者會把使用交替指法的地方標注出來,我們可以很方便的照本演奏就行。不過更多的時候,在曲譜上沒有標注的,需要演奏者自己添加,這對于樂手的二次創(chuàng)作自然更自由,但也不可隨意的加、亂加。
3、超高音
建議先練習高音E、F、F#的長音開始,讓這些演奏者擁有這些音的音高概念。長音F#結束后,演奏者需要根據(jù)前幾個音的音高心里想象高音G,并在C4鍵(高音E)插入一張卡片,插入位置不用太大,只需把音孔留出一條縫即可。此時用高音B的指法(左手食指)演奏,配上腦海里想象高音G的音高,即可毫不費力地演奏出高音G。有了這張卡片,用G、A、B的指法演奏即可得出E、F、G的音高。
4、吼叫
邊吹邊唱法。就是說在吹某個音的同時,把這個音以唱歌的形式唱出來。這種方法有兩個重點需要提示下,第一,要求對音高、音準熟練、反應要快。也就是在一套曲譜吹奏的過程中,在還沒吹到需要吼叫的音時,腦子里就完全有了這個音的概念,到了這個音時,流暢的繼續(xù)吹奏同時準確的唱出來;第二,剛練習這種方法時,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把音唱出來了薩克斯就沒有吹響;而顧著去吹響了薩克斯,又顧不上唱出來了。這很正常,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就是一個熟練的過程,經(jīng)過練習自然就好了。
5、氣聲
薩克斯的氣聲吹法并不是說含的笛頭少就能一定吹出氣聲效果來,口型也要是正確的,不能將你平時吹薩克斯時的口型弄錯,要是錯了,照樣出來不了氣聲,就算是出來了,那聲音也不會很自然,不會很有味道,有一些薩友可能雖然也是有著好幾年學薩的功力,嘴型雖然不一,不過在實聲吹法上出來的音色好像也還過得去,但是,如果你的嘴型沒有絕對的松弛下來,而采用的依然是“咬”笛頭的繃緊的嘴型去嘗試吹氣聲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憋得非常難受甚至幾乎吹不出音來,聲音也會斷斷續(xù)續(xù),不能一直將這個音吹平,吹直,要想真正的吹好氣聲,還是得多去聽聽大師們的演奏,還有要多注意他們的嘴型,多多研究他們是如何吹出薩克斯的氣聲。
6、循環(huán)換氣
首先練習的是用兩腮集氣,把兩邊的腮幫盡量大的鼓起來,舌根頂著上顎把口腔和氣管分隔開,然后用腮幫的力量把氣吐出去,這個類似于吐煙圈。
然后練習用腮幫送氣的同時用鼻子吸氣。如果你無法做到這樣,很大一種可能就是你沒有用你的舌尖把口腔跟氣管分離開來。這種方法有違我們身體的正常規(guī)律,一開始可能難以做到,但是慢慢練習,做到之后,還是要試著把音吹平穩(wěn),拉長。
如果你可以做到了同時集氣跟吸氣,接下來就可以試著把吹奏跟兩頰集氣相連接。我們先要吹個長音試下,就是在快沒氣之前,鼓起你的腮幫,迅速用舌尖頂住上顎跟氣管,然后同時集氣跟吸氣,吸氣只是一瞬間的事,吸氣完就迅速把舌頭放回原來位置,接著正常演奏。
上低音薩克斯獨奏注意事項
上低音薩克斯是薩克斯的一種類型,調性為降E調,是5種薩克斯中相對少見的類型,體積重量較大,近中音兩倍左右,高度達到一米以上,演奏時需要掛帶來支撐薩克斯的重量,因此一般很少用它來進行獨奏,如果要表演上低音薩克斯獨奏,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用吊帶將樂器掛在胸前,置于身體的右前方,調整掛帶,使其既能負擔樂器的重量,又能緩解手和臂的緊張程度。
2、站立演奏時,兩腿同肩寬,坐著演奏時,兩腿打開稍向外,呈九十度弓形觸地,身體要自然挺直,背、胸、腰、腹不可彎曲。
3、含笛頭的角度,要以自然呼氣和笛頭風口的氣流方向為依據(jù),因氣流方向略向下斜,而笛頭和脖管自然要與氣流的方向相一致,略往下傾斜為最佳角度,大約為四十五度左右。
4、演奏當中手指、腕部、臂部要松弛,左右手要自然彎曲,指關節(jié)要略為隆起,不可平直而蹋落關節(jié),運指時要有節(jié)奏感,用力不宜過大。動作不宜僵硬,手指抬的不宜過高。
5、左手拇指扶按在T鍵上,并且控制八度泛音鍵,小指控制11(降B)9(升C)8(升G);右手指托住樂器下方靠近身體部分的托鉤,小拇指控制1(C)2(降E),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放在Ⅰ、Ⅱ、Ⅲ鍵上。
6、用嘴控制笛頭,掛帶控制薩克斯的重量,左右手控制薩克斯的平衡,使之演奏呈現(xiàn)出最佳姿態(tài)。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