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口琴的種類
按用途,口琴大體可以分為獨奏用口琴和合奏用口琴兩大類。前者主要包括布魯斯口琴,半音階口琴和復音類口琴(包括重音、回聲口琴)等;后者則有貝司口琴、和弦口琴、銅角口琴等。
按發(fā)音方式,又可分為單簧片發(fā)音和多簧片發(fā)音兩種。半音階、布魯斯口琴等屬于單簧片發(fā)音,而復音類、和弦、貝司口琴則屬于后者。
一、全音階
1、全音階口琴 (Diatonic Harmonica)
這是歐美十分流行的一類口琴。由于最常見的類型具有十個孔的緣故,十孔口琴「10-Holes Harp」又叫布魯斯口琴/藍調口琴。此類口琴一孔兩個音,多使用Ritcher調音方式——低音沒有4和6,卻又有兩個5。這樣的設計原本是考慮到民族音樂的需要同時可以演奏一些和弦而產生。但是壓音(Bending)技術的出現,使得原本缺失的音能夠演奏,同時也給布魯斯口琴增添了獨有的魅力,甚至可以說,這是布魯斯口琴之所以成為布魯斯口琴的原因。這恐怕是設計者當初萬萬沒有想到的。此類口琴的特色在于它的小巧和獨特的音色,是一種極為“人性化”的樂器。在布魯斯音樂中,此類口琴具有和吉他比肩的地位。除此之外,布魯斯口琴還很適合演奏一些具有民族風味的曲子。此類口琴學習的難度比復音也要大一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壓音技術的靈活運用需要長期的練習,同時布魯斯口琴獨特的樂理也需要花一些精力來學習。
隨著布魯斯在歐美地區(qū)的流行,繼壓音技術之后又出現了超吸和超吹(Overdraw、Overblow,統(tǒng)稱Overbend),這兩種技術可以在布魯斯口琴上獲得壓音無法得到的升、降半音。自此,通過Bend技術和Overbend技術的結合,演奏者可以在任意一個調式的布魯斯口琴上,都可以演奏出12個調性。
全音階口琴有十個吹孔,每孔吹吸產生兩個音,故稱十孔口琴,又可以稱為民謠/藍調口琴。這種口琴在歐美極為流行,可以認為它是口琴愛好者中最大的族群。十孔口琴體積很小,攜帶容易,其音色具有相當的模仿能力,優(yōu)美中帶點憂郁,因此適合藍調(blues)、搖滾(rock)、鄉(xiāng)村(country)、民謠(folk)、爵士(jazz)等風格,也是影視娛樂配樂最常用的口琴。
2、標準全音階口琴 (Richeter System)
這是標準音階排列的十孔口琴,估大部分熱愛十孔口琴的人士都選用該種口琴,每孔兩個音,共20個,約有3個八度。一般十孔口琴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低音部沒有F和A,高音部沒有B,這是為了和聲上的考慮而特意設計的。吹奏者依然可以運用壓音(banding)技術來吹奏出欠缺的音階。關于這樣的音階設計其實要追溯到1825年一位波希米亞的樂器工匠Richter,改良并創(chuàng)新出現這種音階排列系統(tǒng)。吹氣時發(fā)出1、3、5一組音為C和弦,而吸氣時發(fā)出2、4、6或5、7、2、4一組音構成G7和弦,對于演奏當時的民謠音樂非常適合,尤其適合演奏藍調音樂。
由于richter system的音階排列低音部沒有F和A,對于演奏民謠或流行音樂時常采用低音部F和A的旋律,會有較大影響。所以口琴愛好者通常會依照自己的喜好和演奏風格自行定制口琴,這類口琴稱之為調音全音階口琴。
二、半音階
半音階口琴 (Chromatic Harmonica)
這種口琴包含完整的半音音階,可以用一只口琴演奏任何調的樂曲。半音階口琴包括所有升降半音的12個音的半音音階。半音階口琴每個孔4個簧片,其中兩個正常音高,兩個為半音。通過在口琴一邊的按鈕切換正常音與半音。半音階口琴適合演奏爵士樂(jazz),古典音樂(classic),布魯斯音樂(blues)與流行音樂。
半音階口琴是比十孔口琴更加嚴肅一些的樂器。完整的半音階,最大可達四個八度以上的音域,使得誕生時間并不算長的半音階口琴在正規(guī)樂器中占有一席之地。雖然不是傳統(tǒng)交響樂團中的正式成員,但在許多口琴大師的努力下,半音階口琴在室內樂等領域已有一定地位,國內外亦有以半音階口琴為主音,由和弦、貝司口琴等組成的樂團活躍。常見的半音階口琴為一孔四音,吹吸音成二度關系,按下變音鍵則每個音都升高半音。至于孔數則有8、10、12、14、16等多種,音域為二到四個八度,大部分為C調。由于可以演奏音域內的所有半音,此類口琴適合演奏比較復雜的樂曲。半音階口琴的學習門檻比復音琴要高一些,一方面是樂理上的難度要大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吹奏難度上的原因:演奏半音階對氣息控制的要求比復音高得多,同時要求用氣、移琴與按鍵的嚴格配合。另外,由于生產工藝、成本等原因,也有部分廠家生產一孔兩音的半音階口琴。常見的有國產的24孔48音琴,日本產的17孔、22孔琴等。還有一類獨特的半音階口琴,類似復音琴有兩排孔,上面一排比下面一排高半音。一般認為,一孔四音的設計比較正規(guī)。據我所知,比較知名的演奏家中尚無選用后面兩種琴的先例。
三、復音類
1、復音口琴(Tremolo Harmonica)
復音口琴又稱震音口琴,是由雙排吹孔構成的全音階口琴,其上排簧片和下排簧片的音高(pitch)會被調整至有些微差距,每個音由相同音高的兩個簧片發(fā)出。由于這兩個簧片同時為吹孔或吸孔,演奏時兩個簧片同時共鳴震動,兩個簧片音高的細微差別會產生一種動聽的震音效果。這種口琴較適合演奏民謠(folk)和鄉(xiāng)村音樂(country),如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亞洲(Asia),歐洲(Europe)民歌。
復音口琴一般有16到28孔,其中以24孔為國內最常見。日本復音琴又常見21孔。復音琴孔分為上下兩排,一般吹奏時,同一孔中上下兩個簧片同時發(fā)聲。由于兩個簧片振動頻率有細微差別,同時振動會產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現象,表現為聲音強弱的周期性變化,也就是所謂的“震音”。國外被稱為“Tremolo”。復音口琴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而固定,也不需要復雜的技巧,且復音口琴種類、調性齊全,音色清脆嘹亮,音量大,具有很強的穿透力,適合一些民族風格,是初學者的一個好選擇。重音、回聲口琴可認為是復音口琴的變種,同屬于復音類。前者上下兩個簧片成八度關系,音色豐滿圓潤;后者具有筒形的琴蓋板(琴殼),具有獨特的共鳴效果。
2、重音口琴(Octave Harmonica)
重音口琴與復音口琴機構相同,有著同樣的簧片排列和音階排列。不同之處在于同一個音的兩個簧片音高相差一個八度。音色飽滿渾厚靚麗,十分動聽,并沒有震音效果。適合演奏古老的民俗(folk)音樂和愛爾蘭(Old Ireland)音樂。
3、小中音口琴(Bariton Harmonica)
中音口琴即是BARITON(BR),中音口琴亦與復音口琴相仿,其音比高音口琴(即復音口琴)全部低了八度,在大合奏中它多用做伴奏和表現音色較沉重的旋律。中音口琴在大和奏時,其地位相當于管弦樂中的中提琴部份。 中音口琴是口琴家族的主要成員,它既能在合奏時使樂聲溶合,又能像獨奏樂器般善于表達感情。
4、回音口琴(Echo Harmonica)
用來合奏或作為某些曲子專門獨奏的復音口琴,擁有桶形的蓋板使得它有一種特殊的回音效果。它的內部結構和復音口琴一樣,差別在于外面的蓋板,回聲口琴外面的蓋板很大很寬,可以底部是封住的,兩端開口,這樣一來只要堵住一端,然后扇動另一端就能制造出一種特殊的像回聲一樣的效果,音色優(yōu)美獨特。
5、重音回聲口琴(Octave &Echo Harmonica)
重音口琴與回聲口琴的結合體,既擁有回聲口琴的外形且同一個音的兩個簧片音高相差一個八度的口琴。
四、合奏類
1、貝司口琴 (Bass or Double Bass Harmonica)
貝司口琴比較特殊,所有的孔均為吹孔,貝司口琴主要擔任樂隊內低音的部分,又被稱為低音口琴。貝司口琴較重,有單音簧
或雙音簧發(fā)聲的型號。倍低音(double bass)是雙簧音的那種,其上下簧片音高相差八度。類似于鋼琴,上排孔相當于鋼琴的黑鍵,下排孔相當于鋼琴的白鍵。較一般口琴低一個或兩個八度。貝司口琴的音色低沉、渾圓、厚重,負責襯托旋律和穩(wěn)定樂曲的節(jié)奏及速度。是口琴社團和樂隊的必備樂器,就像樂隊中的節(jié)拍器一樣的作用,能與和旋口琴相互配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小節(jié)。
2、和弦口琴 (Chord Harmonica)
和弦口琴是所有口琴中長度最長的種類。這種口琴的每一個孔都是有一個和弦組成。即每一個孔由若干簧片組成以形成和弦。例如,C和弦由C、E、G 組成。這類口琴用于合奏中的伴奏。這種口琴能造出獨奏類口琴如何苦練技巧也無法媲美的和聲效果,是口琴社團、樂隊的必備之一。 但是由于不能吹奏旋律所以幾乎無法用來獨奏,也幾乎沒有以和弦口琴為主樂器的曲目,少數和弦口琴能簡單的代替低音口琴的作用,能與低音口琴相互配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小節(jié)。
3、銅角口琴(Horn Harmonica)
從外形上銅角口琴兼具低音口琴的壯與和弦口琴的長。銅角口琴分為高音銅角(soprano horn)和中音銅角(alto horn)兩種,單音簧發(fā)聲,只有吹氣音而沒有吸氣音,琴格分為兩排,上排孔相當于鋼琴的黑鍵,下排孔相當于鋼琴的白鍵,管狀的蓋板與木格琴身營造出像木管或法國號似的音色,甚至有編曲者把管樂部分編給銅角口琴來吹奏,但它并不適合吹奏快速的旋律。這種口琴音色清亮而圓潤,純凈而特殊,可用手做振音效果,是口琴社團、樂隊的必備之一。
4、大中音口琴(Bariton Harmonica)
大型中音口琴即常說的大中音口琴,它的構造分上下兩格,上面一格的音比下面的一個高半度。中音口琴是復音口琴中比較特殊的琴,它比普通復音低了八度,除此之外,其余特點與普通復音口琴無異。在大合奏中較常見到。在大合奏的配置中,相當于管弦樂團的"中提琴"的地位,當然有時也有例外。中音口琴比普通復音耗氣。故更需注重氣的使用。中音口琴琴殼有Bariton字樣,可作為辨別中音口琴與普通復音的標識,口琴合奏譜常以"Br."的縮寫記之。大中音口琴音色厚重、優(yōu)美,在口琴合奏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聲部,有時候也在重奏中擔任重要的聲部。大中音口琴是單孔發(fā)音,和半音階口琴很合得來,而且音色渾厚,在重奏中擔任第二或第三聲部非常適合。在以往口琴合奏曲譜中中音聲部大都是配和聲,跟著重音或和弦聲部走,很少給個主旋律,在口琴隊中很不起眼,往往不受重視,基本上是由吹奏技巧一般或是新隊員擔任,這就很“委屈”大中音口琴了。 大中音口琴的鼻祖是程明德先生,他在口琴總廠擔任技師時研制的。程先生大中音口琴吹得非常好,氣息控制收發(fā)自如,發(fā)音洪亮,音色優(yōu)美。我聽過他和學生們一起演奏的“舊友進行曲”,程先生用大中音口琴吹中音聲部,穿透力很強。
5、笛聲口琴
笛聲口琴有高音微聲和中音笛聲兩種。這是一種大型的單音口琴,也只有吹音沒有吸音。它的音色很好聽。只是由于面積大,音孔距離較遠,音階大跳比較困難。
6、迷你口琴 (Mini Harmonica)
也被稱作“項鏈口琴”,可以說這種口琴應該是所有樂器當中最小巧的一種,通常為4孔8簧片結構。由于只能吹出一個完整的八度。所以可以吹奏的曲目十分有限。國外大廠的項鏈口琴都做的很華麗,所以首飾價值要比實用價值大。
聲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