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琴鍵盤原理
現(xiàn)代的電子琴一般使用PCM采樣音源。所謂采樣就是錄制樂器的聲音,將其數(shù)字化后存入ROM或FLASH里,然后按下鍵時CPU或DSP芯片回放該音。甚至有一些高級編曲鍵盤可以使用外置采樣(比如Tyros 3的硬盤音色)。現(xiàn)代電子琴并非“模仿”樂器音色。它使用的就是真實樂器音色。當然,力度感應在電子琴里是必備的。現(xiàn)代波形記憶式電子琴依然擁有濾波器,振蕩器,同樣可以靠包絡(luò)線控制來制造和編輯音色。甚至在硬件電路上加入或軟件模擬了老式電子琴的FM合成機構(gòu)。
如今的電子琴已今非昔比,很多3000~6000的電子琴支持更多的特性,比如Yamaha的PSR-S650支持完整的XG、GS音源,擁有真實樂器技法的兆級音色,16M可以裝入采樣的可讀寫ROM,以及音序器,伴奏制作功能。更加方便現(xiàn)場演奏和音樂制作。
音源參數(shù)有采樣頻率,量化精度和波形容量,以及最大復音數(shù)幾個重要的參數(shù)。當然,一部分老式電子琴是僅僅使用FM合成聲音的,使用振蕩器來模擬樂器聲音,只不過它已經(jīng)退出了市場。他的工作原理如下:
振蕩器的作用根據(jù)需要產(chǎn)生一定頻率的振蕩信號,振蕩信號通過分頻器分解成不同頻率的信號輸送到放大器,放大器將信號放大,推動揚聲器發(fā)出聲音。鍵盤實際是一些開關(guān),如果沒有鍵盤,許多種頻率的信號一齊進到放大器里,通過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就會亂七八糟,不成音樂。按下鍵盤的一支鍵,就等于接通一只開關(guān),只允許某一種頻率的信號通過到放大器里去,揚聲器就發(fā)出一個音來。這樣,按照一定的演奏規(guī)律來按鍵,就能奏出美妙的音樂來。電源的任務是給各部分供電。
下面進一步介紹振蕩器和分頻器的工作原理。振蕩器一般用LC電感三點振蕩電路。如果忽略晶體管、電阻等因素的影響,則它的振蕩頻率f可由下式?jīng)Q定:
只要適當選擇電感L和電容C的數(shù)值,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信號頻率。分頻器是一個雙穩(wěn)態(tài)電路,即晶體管BG1導通、BG2截止和BG1截止、BG2導通兩種穩(wěn)定狀態(tài)。如果在它的輸入端輸入一個信號脈沖,它就翻轉(zhuǎn)一次,即由一種穩(wěn)態(tài)迅速變成另一種穩(wěn)態(tài),再輸入一個信號脈沖,它又會翻轉(zhuǎn)一次,還原成起始的穩(wěn)態(tài)。這樣,在它的輸入端輸入兩個信號脈沖時,在它的輸出端就得到一個信號脈沖。就是說,輸出信號頻率比輸入信號頻率低一半,好像用2除過一樣,所以叫二分頻。
電子琴使用二分頻電路是音階規(guī)律的需要。音樂中的基本音階的頻率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以C調(diào)為例,音階中各音之間的頻率(單位為赫茲)關(guān)系是:
說明一個音的頻率剛好是比它低八度音的頻率的兩倍。所以,只要把一個音的頻率除以2就得到比它低八度的一個音的頻率。實現(xiàn)這一點就需要使用二分頻電路。這樣,只要振蕩器產(chǎn)生一個標準音的頻率信號,如高音“1”的信號,通過二分頻就產(chǎn)生中音“2”的頻率,再一次二分頻就產(chǎn)生低音“1”的頻率了。如果按照鍵盤上最高音組的頻率制作七個振蕩器,并將得到的七個音階信號分別二分頻,便可得到低八度的一組音階信號;再次二分頻,就可得到再低八度的一組音階信號。依此類推,最后,就能得到鍵盤上所有的音階信號了。
不過,實際上需要制作12個振蕩器和更多的分頻器,因為一組鍵盤中還有五支黑鍵。
二、電子琴琴鍵的認識
電子琴其實和鋼琴的鍵盤排列規(guī)則是一樣的,只不過電子琴的琴鍵會比鋼琴的小一點。而且鋼琴總共有88個琴鍵,而電子琴的琴鍵數(shù)量有多種,最常見的是61鍵電子琴,這也是跟鋼琴鍵盤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知道,基本音級一共有7個,分別用數(shù)字1234567來表示,音名分別為C, D, E, F, G,A, B,除了音名還有唱名,依次為Do, Re, Mi, Fa, Sol, La, Si。
那么這些音在琴鍵上如何排列呢?我們先看一下鍵盤上的黑鍵,我們可以看到,有2個黑鍵一組的,還有3個黑鍵一組的,交替排列。我們要記住的是,2個黑鍵左邊的那個白鍵就是Do, Do右邊的白鍵依次是Re, Mi, Fa, Sol, La, Si。
琴鍵越往右,音高越高,就像在爬山;琴鍵越往左,音高越低,就像在下山。我們再來看黑鍵,每一個黑鍵都夾在兩個白鍵之間,說明這個黑鍵和相鄰的兩個白鍵是有關(guān)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