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怎么畫水彩畫?
先將水彩紙展平,正反兩面噴水,讓畫紙可以輕輕貼在畫板上,因為紙都是纖維構成,遇水膨脹,這個時候紙張應該是微微褶皺的,不過不用擔心,再用水膠帶固定,就是那種牛皮紙色的水膠帶,文具店都有得賣,膠帶上也噴上水,分別貼在水彩紙的四邊,等到干透,紙張纖維收縮,水彩紙會變得十分平整,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這樣對我們后面進行創(chuàng)作是十分有利的。
我們以風景為例,首先還是起形,大致勾勒出對象的造型,在這里不建議用鉛筆,因為水彩顏料的透明性很好,鉛筆起稿的話水彩顏料很難將其覆蓋,可以用水溶性彩鉛,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不必太過在意。在正式開始畫之前把已經干透裱好的紙在噴一少量的層水,微微潮濕即可,這樣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控畫面感。
仍然先用大筆把需要大面積平涂的部分涂完,如天空、湖泊,或根據情況留白也可,下筆要用力均勻,顏色要飽滿,接著不要等干,換筆換色在需要上色的地方繼續(xù)罩染,等這部分干透,畫面上水分較多出一般會有清晰地銜接痕跡,水分較少處則會很自然的過渡,這個時候可以再根據情況利用干濕畫法進行調整,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近處的風景則可以采用干畫法,快速描繪出近處的景象。這種畫法比較容易掌控,會畫國畫或者水粉畫的小伙伴應該都很了解干濕畫法的。
一開始畫水彩的時候,不要在意我們畫得好不好,因為一定畫不好,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對水和顏料的掌控上,什么時候需要多加水,什么時候需要少加水,另外什么情況用刷子,什么時候用小筆,以及對各種材料的控制才是我們初學水彩需要練習的習慣的。
1、平放涂色
想象著顏料從筆落到紙上時移動軌跡慢慢運筆。
為了不改變顏料的濃度,用力均勻穩(wěn)定行筆。
以相同的速度穩(wěn)定行筆。
在平放的紙面上著色后,顏料會從小分多的區(qū)域流到水分少的位置。
2、傾斜15度涂色
畫板底下墊些書本使紙面傾斜。
行筆的過程中慢慢帶動顏料,使顏料斑痕消失。
傾斜了一定角度后,可以均勻涂覆更大的面積。
紙的傾斜度不大,顏料流動緩慢,從顏料濃厚的區(qū)域開始沉積在紙。
干燥后,顏料的重量差使其在紙面流動和滲入,從而分離并形成美麗的紋理。
3、傾斜30度涂色
加大傾斜度后,涂覆與傾斜15度時相同量的顏料。
快速帶動顏料,下面積留了顏料。
涂色時不能來回運筆,沿著一個方向涂色。
快速帶動顏料后,下面積存了顏料。
干燥后,這是顏料流動后的狀態(tài)。如果使用畫架等支撐立起來作畫,那么水分不要太多,盡量提高顏料的濃度,避免顏料流淌。
4、滲化法
使用大號的板刷刷足水分。
顏料溶解后,以類似于點涂的方式,把顏料滴落在紙上。
觀察展色程度的同時,繼續(xù)涂覆顏料。
放置一段時間。色彩的展開方式將受紙的特性或顏料重量影響。
重復涂色試驗,直到可以基本預測和控制完成的形狀。
5、色彩疊加法
在色彩疊加中,藍色疊加黃色便是綠色,這個基本都能猜出來。
時間急促時可以使用吹風機烘干,但是最好不要奪取顏料自然流動的時間,所以只在必要時使用這個方法。
底層色彩顏料干燥后,為了防止底層被破壞,迅速疊涂上層顏料。
涂完顏料后,開始黃色顯得偏多,但一旦完全干透了,就會形成沉積的顏色。
6、漸變法
畫筆多沾些顏料,涂出濃厚的效果,防止顏料快速干掉。
顏料未干時,用含水的板刷滌刷色彩邊緣。
如果板刷的含水量太多,反而難以帶動顏料,所以必須適當加減水量。
顏料自然流動,漸變效果非常華麗。運用漸變涂法適合表現(xiàn)天空、海洋等場景。
7、濕破濕畫法
以大量的水分涂出將要著色的形態(tài)。圖例中帶有色彩,這是為了便于察,所以在水中摻入了少量的顏料。
接著在相應的區(qū)域運筆涂顏料。
顏料慢慢擴散,顯示涂了水的區(qū)域形狀。
預先設計好色彩搭配效果后,涂覆另一種顏料,塑造更加清晰的形態(tài)。
在留出大量空白的同時增加細線,這使顏料的流向及速度都發(fā)生變化。
8、干擦畫法
在調色盤的邊緣擼擼畫筆,用手指控制顏料含量。
傾斜畫筆,慢慢運筆。這一步可以選擇平頭筆傾斜運筆,也可以使用榛形筆的腹部作畫。
這種方式適合用于表現(xiàn)反射光線的海洋等景物。
9、留白法
留出杯子的邊緣、形態(tài)的轉折部分以及高亮度區(qū)域,其他部分涂上顏料。
因為操作簡便,不使用留白膠的留白法多用于速寫。
不打草稿直接作畫時,白色的輪廓更能給人明亮的印象。
10、溶解法
底層涂上濃厚的顏料。
在底層顏料上面繼續(xù)重疊不同的色彩,這種底層顏料被溶解掉的同時,會形成復雜的色彩效果。
涂在底層的顏料容易干掉,這時可以先用蘸水的畫筆溶解底層色彩,然后使用棉紙等吸取顏料。
溶解并洗掉高光部分的顏料后,剩下的顏料就會被塑造成精美的影。
畫透明水彩幾乎不可能著手修飾明亮的部分,所以呈現(xiàn)的效果也會非常有趣。但是,亮區(qū)的顯色不太理想,所以最后還要涂一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