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洞裝備大全
探洞作為一種新奇的時尚的戶外運動,它所需要的裝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1、探洞頭盔燈:由電池燈、乙炔燈和頭盔構成。小型洞穴可用登山頭盔及頭燈代替,大型洞穴探險必須使用探洞專用頭盔燈,能避免進入有有害氣體的洞穴內(nèi)。
2、胸式安全帶:使用專業(yè)公司生產(chǎn)的可調(diào)節(jié)胸式安全帶,或用尼龍扁帶自制。
3、胸式上升器:使你的身體更貼近繩子,防止下墜,可使用PETZL或KONG公司專用產(chǎn)品。
4、絲扣鐵鎖:應使用經(jīng)國際檢驗認證(UIAA、USA、CE)的絲扣鐵鎖。
5、小鐵鎖:用于連接探洞安全帶,不可用其他種類的鐵鎖代替。
6、探洞安全帶:必須使用,探洞專用安全帶,其他登山及攀巖安全帶禁用。
7、鐵鎖、快掛:使用前經(jīng)檢驗認定為安全的鐵鎖和快掛。
8、牛尾繩:減緩意外下墜時的沖力,可用直徑大于9毫米的動力繩自制,但切記只可使用動力繩,也可選用緩沖性更佳的專用產(chǎn)品。
9、電石罐:放入電石塊與水,產(chǎn)生乙炔氣體的裝置。
10、探洞包:多用PVC材料制成,耐磨且外表光滑。
11、手柄式上升器:有左右手之分,使用時應用快掛與安全帶連結,防止丟失。
12、腳踏帶:可用扁帶獲8毫米靜力繩自制。也可選用專業(yè)產(chǎn)品,但切記不可使用有彈力的動力繩。
13、腳式上升器:協(xié)助提高上升的速度和穩(wěn)定性。
14、登山繩:對付落差的主要設備之一,登山繩最好帶兩條以上,這樣即使在發(fā)生意外時(如繩子脫落,或是帶繩子的隊員跌入懸崖或是豎洞中等情況下才不會束手無策)。這些設備都很貴,(50米標準靜力繩大約是1500RMB/每條)但卻是不可卻少的。
15、如需分段使用錨點下降,還需配備電鉆或手錘、掛片和攜帶更多的快掛。
探洞技術裝備(從上到下):
服飾
先說服裝,一開始并沒有使用連體服,僅僅迷彩服代替,但是缺點非常明顯——露腰!!探洞中涉及很多上升、下降、爬行,“舉手投足”間不可避免會造成衣服上下兩截“斷檔”,從而使泥沙非常方便的由腰間進入,造成本可避免的尷尬。
使用“防水透氣的沖鋒衣褲”更加不可取,有些洞內(nèi)濕度非常大,透氣是擺設,而且不可避免的強烈刮蹭對這類較為“昂貴”的服裝損害非常大。所以連體服成為必需。另外探洞服為洞內(nèi)觀察方便,自己在適當位置縫上反光條也是值得推薦的一個舉措。
探洞服首先必須要耐磨,探險要進的洞穴是沒有經(jīng)過任何的開發(fā)的,甚至沒有人進去過,洞內(nèi)根本就是無路可走。洞內(nèi)除了探險者攜帶進去的照明設備提供的光,沒有任何光線,并且洞道寬窄不一,腳下怪石嶙峋。探洞者與其說是在走,不如說是在不斷地上下攀爬。所以耐磨是選擇衣服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尤其是肘部、臀部、膝部等處。
同時探洞服要保暖,最好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因為溶洞不僅有干洞還有水洞,且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干水洞相連。探洞者過水洞時免不了要趟水、潛水,所以服裝防水和保暖是很重要的。
探洞服還要盡量貼身,因為洞道突起的石塊會掛住衣服。也要色彩鮮艷,這樣容易讓同伴知曉自己的位置。
頭盔 照明系統(tǒng):普通攀巖頭盔 led/鹵素燈基本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尤其是頭燈方面LED燈——照度太低是最大的問題。
(1)白光照射,對距離的判斷有非常大的不良影響;
(2)照射距離過近、范圍過小,造成對一些洞道無法有效發(fā)現(xiàn),探洞與登山不同,沒有明確的目標,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得靠“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強光對于洞道的發(fā)現(xiàn)——活動結果有很大影響。其唯一的優(yōu)點只有電池續(xù)航時間長,可作為備份光源攜帶。
鹵素燈——照射距離的確還可以,但是照射范圍不夠廣泛,還是存在與led燈類似的問題,而且其過于耗電,用于探洞的主光源必然造成需要攜帶大容量的電源。
解決辦法:鹵素燈和LED一并適用,短時間開啟鹵素燈
乙炔燈 鹵素燈 led(備份)——上述問題得到完全解決,探洞首選。
安全帶
登山/攀巖安全帶是完全可以使用于洞穴環(huán)境的,雖然教材上不推薦。其優(yōu)點是舒適,缺點在于結構較為復雜,探測狹窄洞道時易被鉤掛,而且因為較厚,所以每次活動結束清洗起來成為一場噩夢探洞安全帶優(yōu)點就是克服了登山/攀巖安全帶的缺點,但是其舒適性差些。其特殊的結構配合“梅侖”能夠減少上升、下降、過節(jié)點中的裝備纏繞、相互碰撞致使鎖門打開的危險出現(xiàn)。
上升、下降系統(tǒng)、下降器:8字、ATCXP、STOP、ROCK
8字,沒有用在洞里過,不好說;
ATCXP,當時因為STOP還沒到手,所以用ATCXP配合連接在安全帶腿環(huán)上的抓結部分代替STOP的功能,但是在平時訓練中發(fā)現(xiàn)其在過節(jié)點時操作過于繁瑣,往往“事倍功半”。只作為備份器材攜帶。
STOP,這是個好東西,而且由于其結構,完全不必擔心上升途中換下降操作時失手掉落,但是入繩端松勁后,還是會發(fā)生微小的下滑(因繩索粗細不同其下滑程度也有差異),故如果要中途停止下降做其他操作時,必須要打一個“硬鎖”確保安全。至于老外將其制動閘利用一把鐵鎖完全放開的做法,小可尚無這個信心與膽量。注意:下降前的進繩操作必須正確,一旦方向錯誤,就會造成其功能失效而一摔到底!!
ROCK,也是好東西,只因剛到手,尚未玩熟,故不好做評價上升系統(tǒng):右手升、胸升、胸帶、腳踏帶、腳升。最基本的配置就是右手升、胸升、胸帶、腳踏帶。胸帶應盡量收緊,以使胸升在上升過程中盡量靠近身體,避免身體后仰,減少體力消耗。
腳升,很少使用,還沒有碰上過非常大型的豎井,所以對這增加操作繁瑣性的東西只在訓練中使用過,但是其與上述系統(tǒng)共同使用,可以減少體力消耗,同時能加快上升節(jié)奏。
必須要提一下牛尾繩,涉及到初始下降/下降、上升更換器械操作時,必須要用牛尾將自己確保后再作相關操作,堅決要避免操作時處于無保護狀態(tài)。
最好使用探洞包,耐磨、便于塞入細小洞道、好洗,可自制,也可購買現(xiàn)成產(chǎn)品,探洞如果背普通背包,會讓人在清洗它時后悔不堪。
采集工具
登山鎬或是其他的東西,可以采集洞里的一些礦物(如水晶等)或好看的石頭做為紀念,注意盡量不要破壞原始的環(huán)境,也不要造成大的破壞,(對于已經(jīng)開發(fā)的洞是絕對不允許的。)
鎖扣
鎖扣是探洞裝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據(jù)他的形狀大小,功能等不同叫其上一些專用名詞,比如主鎖、副鎖、大鎖、小鎖、絲扣鎖、直門鎖、梅隴鎖等等。而這些鎖扣一般會有鋁合金與鋼制兩種。
桶包
用來裝繩索和其他探洞裝備的長方形防水包,有一副背帶和手提帶。在進行豎井探險時,這種包可以通過一段繩距與安全帶相連,這樣桶包不至于和腳纏在一起。
其它裝備:
1、探洞鞋
探洞鞋最好是高幫、厚底、鞋底摩擦力大的。高幫可以防止腳踝扭傷,而且不至于陷進淤泥里拔不出來;厚底可以讓探洞者放心地踩在石塊最鋒利的地方;摩擦力大的鞋底方便攀爬。買時最好穿上襪子試一試,免得用時為不合腳而煩惱。
2、拍攝器材
以輕薄且防水抗振的為佳,而且盡量不要攜帶較大體積的攝影包,身上披掛太多繩帶穿攀爬于洞中實在讓人很惱火的事情。本地部分人使用的是賓德WP/WPI/W10系列。
3、運動護具
最好是準備上,普通軟質(zhì)護膝護肘可用,硬質(zhì)的也行,WARGAME用的仿“黑鷹”的護具首選,便宜、結實,作為消耗性裝備非常不錯。
4、有毒氣體防護裝置
幾個衰人半夜出洞后,居然遇上附近工廠偷排廢氣,致使其大部分中毒,所以聞此噩耗,搞了一個簡易濾毒面具。
5、露營工具
如果洞很深必須要在里面露營,那露營工具就是不可少的了,當然沒有必要帶帳篷了,主要是睡袋等工具,另外就是防潮問題,所以充氣墊對于舒適,防潮,隔濕都是很理想的,而B燈對于緩解黑暗中的恐懼也是有幫助的,因為你睜開眼就可以看到在熒光下的亮點,知道隊員都在自己的身邊,可以消除恐懼。
6、通信設備
對于大的探險隊,可以配備無線電對講機,便于隊伍的協(xié)調(diào)。功率越大越好(大約150ORMB左右)。
7、其他輔助工具
洞里一般是沒有可以燃燒的東西的,所以要自己帶燃料,比如燒固體酒精的酒精爐是你很好的選擇,食物就不用我多說了,多帶高熱的事物,還有就是飲用水。
8、其他小工具
獵刀,細繩(用于捆扎或是傳遞東西用),引火工具如防水火柴(可自制,把火柴頭在融化的石蠟里裹一下,晾干即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