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紹興人民豐富了這方沃土的文化積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越文化。傳 承、演繹達數千年之久的紹興民風習俗,就是這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至今尚在紹興社會和人民生活中產生巨大影響。下面本文的maigoo小編將從紹興方言、紹興飲食、紹興結婚習俗等紹興民俗文化及紹興傳統(tǒng)戲劇、曲藝、雜技、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和大家一起了解紹興特色文化習俗。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紹興人飲食基本沿襲傳統(tǒng)的習慣,腌制、霉制、糟制食品較多,尤其是烏干菜、霉豆腐(腐乳)是紹興城鄉(xiāng)普通家庭必備的主題配菜。2000年以后,必勝客、日本料理、韓國風味餐飲也進入紹興市區(qū),為市民提供了多種選擇。同時,紹興市民講究膳食營養(yǎng)結構的科學合理,傳統(tǒng)的腌制、霉制、糟制食品由主菜變?yōu)榕洳?。從紹興市的美食上看,紹興美食帶著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味,紹興菜以魚蝦河鮮和雞鴨家禽為作料,講究香酥綿糯、原湯原汁、輕油忌辣、汁味濃重。紹興釀酒、制茶行業(yè)發(fā)達,產量多,質地優(yōu),民間素有飲酒、喝茶的傳統(tǒng)習慣,酒店、茶店特多。
紹興的歲時節(jié)令習俗,歷代史傳地志和其他古籍記載甚多,它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頗具地方特色。但各城市的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以中國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主,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但各地區(qū)在這些重大節(jié)日中卻又保留著各地區(qū)獨特的習俗,且還保留著諸多宗教祭祀節(jié)日及豐富的民俗活動,如古鎮(zhèn)臘月風情節(jié)、紹興吼山桃花節(jié)、中國蘭亭書法節(jié)、魯迅文化藝術節(jié)、紹興黃酒節(jié)、祭禹大典等節(jié)慶旅游。
舊時,紹興有指腹為婚習俗。清末民初,此俗雖基本絕跡,但將兒女自幼許字者為數不少。男女婚事大多由父母包辦決定。一般經歷做媒、訂婚和結婚等階段。主要習俗有收茶錢、合肖、互相送帖、送彩禮、三茶六禮、請庚、三盤彩禮、送嫁妝、祀神、祭祖、搜轎、送轎、哭轎、扶郎、發(fā)轎酒等。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紹興各地流行結婚前拍婚紗照習俗?;榧喺找话阍谟皹怯蓪I(yè)的攝影師拍攝,男著西裝、女穿婚紗拍攝各種照片。紹興習俗中舉辦以婚宴為主的婚禮,是向鄉(xiāng)鄰親友宣告婚姻成立的重要儀式。
舊時,紹興喪葬禮儀繁瑣,不亞于婚嫁。中等人家多于戶主年輕時即準備后事,制作壽衣、壽材,擇地建造壽壙等。紹興的傳統(tǒng)喪葬以土葬為主,墓地占地較大。20世紀80年代初,紹興城區(qū)開始推行火葬。1989年4月,紹興市區(qū)率先進行殯葬改革,全面推行遺體火化和公墓制度。此后,各地陸續(xù)實行這一制度。至2000年,實現(xiàn)遺體火化制度全覆蓋,基本實行公墓制度,土葬逐漸消失。喪葬儀式一般在殯儀館舉行,有簡單的悼念和告別儀式。在農村地區(qū)流傳有較為傳統(tǒng)的喪葬儀式,如延請僧道誦經拜懺之類,多有革除,但遣人報喪、分送老人豆、吃豆腐飯遺風猶存;親友多送花圈、挽聯(lián)等以示悼念;出喪已無“三班頭”,惟以鳴炮仗、敲鑼鼓,送往墓地。
清末民初,一般富家,男穿長衫、馬褂,女穿旗袍。一般農民、 船工、石匠、木泥作、釀酒師傅等體力勞動者,平日喜戴烏氈帽,穿對襟粗布短衣,著腰圍、褲管寬大、穿時須將腰身疊起團攏之“籠褲”(亦稱團團褲)。逢年過節(jié)或做客時方穿長衫,稱“袍子大布衫”。女穿大襟衣裳、籠褲與類似圍裙之青布襤。20年代后,城鎮(zhèn)男女開始著中山裝。1950年起,學生、干部、工人中流行列寧裝。“文化大革命”期間,風行軍裝。1980年以后,服裝面料漸趨高檔,色彩款式日益多樣,西裝流行十分廣泛。
越劇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蘇等許多省、市、地區(qū),它發(fā)源于浙江省紹興地區(qū)嵊縣一帶,清末在曲藝“落地唱書”的基礎上吸收余姚灘簧、紹劇等曲種、劇種的劇目、曲調、表演藝術而初步成型,當時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越劇是一個晚出的劇種,它善于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越劇唱腔屬板腔體,早期曲調單一,后來吸收其他劇種、曲種音樂,逐漸豐富起來。越劇曲調清悠婉轉,優(yōu)美動聽,長于抒情。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紹劇又稱“紹興亂彈”,流行于浙江紹興北部及相鄰省區(qū)。這個劇種生、旦、凈、丑腳色行當齊全,多披袍執(zhí)笏搬演帝王將相征戰(zhàn)殺伐故事。紹劇音樂樸實粗獷,演唱以高亢激越為特色,尤多動人心魄的抒情長腔。表演豪放灑脫,文武兼?zhèn)?,而武戲尤為擅長,工架穩(wěn)妥,武技精湛,打斗激烈,場面壯觀,令人擊節(jié)嘆賞。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紹興目連戲,是指流傳于浙江紹興市及所屬各縣以目連救母為題材的戲文,是紹興水鄉(xiāng)“社戲”乃至整個民間戲曲的主要劇種之一。紹興目連戲唱腔獨特。包括高腔、亂彈腔、懺卷調、念佛調、蓮花落、秧歌調等,總稱“目連調”,并有特殊樂器稱為“目連號頭”。紹興目連戲經過長久的積淀與升華,凸顯出濃郁的地域特色,堪稱紹興民間信仰習俗和戲曲文化的基石,2014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新昌調腔,淵源已久,被戲曲界人士喻為“中國戲曲活化石”,至今約有600年歷史, 曾在明中葉盛極一時,流行于杭、嘉、湖、寧、紹、臺廣大地區(qū),抗日戰(zhàn)爭后,僅在新昌一地得到保存,新昌調腔劇團故成為“天下第一團”。新昌調腔傳承下來的戲劇資源極為豐富。以劇目論,有北宋雜劇“目連救母”戲文,現(xiàn)有兩種版本,一種為“168出”版,一種為“107出”版。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諸暨西路亂彈,是由諸暨籍藝人為主所組成的以演唱亂彈為主、兼唱徽戲、梆子、調腔的戲班所演之劇。諸暨西路亂彈以“三五七”“二凡”為基本唱腔,各唱腔又分若干形式,格局嚴整,自成體系,多為“緊拉慢唱”。伴奏樂器有笛子、板胡、虼蜢琴、三弦、大筒號頭、梅花燈近20種。尤以笛子中的“胖吹”最具諸暨地方特色。音色悠揚婉轉,節(jié)奏強烈,具有鮮明民間音樂韻味。 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祝傳說自1600年前的晉代形成以來,主要流傳于寧波、上虞、杭州、宜興、濟寧、汝南等地,并向中國的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流傳輻射。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它以提倡求知、崇尚愛情、歌頌生命生生不息的鮮明主題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靈,以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結構而受到民眾的廣泛喜愛。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徐文長故事是漢民族重要的機智人物故事之一,產生于明代中晚期,至今綿延不絕。該傳說流播方式多樣,內容豐富,全方位展現(xiàn)出徐文長的聰明多才、幽默詼諧、愛國愛鄉(xiāng)、親近平民、蔑視權貴等品性,具有濃郁的紹興特色和鄉(xiāng)土氣息。該故事在紹興及其他江南地區(qū)廣為流傳,日積月累漸趨豐滿,現(xiàn)存篇目約三百余篇。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王羲之傳說最早的記載,見于六朝《世說新語》。此后在民間的口頭流傳不絕如縷。主要內容分為:學書作書、鐘情山水、愛國親民、蔑視權貴四個大類。其中不少傳說,如《王羲之與鵝》、《題扇貴價》以及《蘭亭序》等傳說膾炙人口,妙趣橫生,故而代代相傳。王羲之傳說歷史悠久,流傳地域廣泛,流播方式多樣,內容十分豐富,特色鮮明,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嵊州吹打,源于廟會文化,與佛教音樂密切相關,以鑼、鼓、二胡、京胡、三弦、鈸、嗩吶、長號等樂器來演奏民間樂曲。嵊州吹打節(jié)奏鮮明,剛柔相濟,打擊吹奏融會一體,江南山歌小調風味濃郁,涵蓋北方鑼鼓的陽剛,匯集江南絲竹的婉委,在傳承中注重提高完善,并與民風民俗緊密相關,對中國民樂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揚有著一定的先導作用。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紹興宣卷是浙江紹興地區(qū)的“五大曲種”之一,它形成于清代后期,清末民初流布上海、杭州、蘇州、紹興、寧波等地,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紹興宣卷是一種具有宗教色彩的說唱藝術,主要用于祀神祈?;顒?。其唱本通稱“寶卷”,藝人演唱置于桌上,照本宣唱,故名“宣卷”。一般的宣卷徒歌清唱,稱為“平卷”;若加二胡、三弦、月琴等伴奏,則稱為“花卷”。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紹興蓮花落,是以紹興方言說唱,流行于浙江紹興一帶的曲藝說書形式,形成于清代道光和咸豐年間。 形成之初,藝人們的行藝方式為沿門說唱,多演唱恭喜發(fā)財、吉祥如意之類的套辭,后逐漸形成有故事情節(jié)的段子,稱為“節(jié)詩”。其說表語言通俗生動,唱詞通順流暢,幽默風趣,有說有唱,以唱為主。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攤簧產生于清代乾隆年間,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它主要流傳于杭州及周邊的紹興、嘉興、湖州等地。流傳于紹興的則名為“紹興攤簧”,又名“紹興鸚哥戲”。 紹興鸚哥戲,系江南攤簧類曲藝中的“后攤”衍變而成。紹興鸚哥戲故事性強,節(jié)奏快,語言活潑,唱腔質樸、圓潤流暢、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藝術性和廣泛的群眾性。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紹興平湖調,簡稱“紹興平調”,曾稱“越郡南詞”,創(chuàng)始于明代初葉,清代初期已盛行,以文人士大夫自娛自樂為主。曲種因所唱曲調【平湖調】而得名。紹興平湖調文辭高雅,曲調優(yōu)美,旋律豐富,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和藝術性,是明清江南說唱藝術在紹興的傳存,對于研究、認識江南說唱藝術的發(fā)展、沿革,探索其內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當時的社會歷史,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草塔抖獅子是一項集體育、雜技與木偶技巧有機結合表演娛樂項目,源于清朝。抖獅子的骨架由優(yōu)質白藤扎制,分頭部與身子兩個部分。外飾以錦面絲毛,獅頭造型富有裝飾味,闊口、大鼻、圓眼。頭部、腰部、尾部均有控制的牽線,還有一只盛放彩獅的繪畫描鳳的彩籠,籠上設一高桿,高高挑出,頂端掛一只絢麗而會轉動的彩珠。草塔抖獅子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內涵深厚,寓意極為豐富,具有重要的藝術觀賞和歷史文化價值。2014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調吊是一項純粹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的空間懸垂運動。作為個人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民間雜耍,它已有悠久的歷史。調吊是紹興民間藝人的獨創(chuàng),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充滿生活情趣,同時又非常驚險,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以及江南水鄉(xiāng)地方文化特色。調吊對于紹興及江南地區(qū)民間社戲的研究以及雜技中空中吊技的發(fā)展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嵊州竹編始于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勤勞聰慧的先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編制簡易的用具。嵊州竹編以編織精巧、工藝繁多、花色豐富見長。其編織方法粗細并茂,細者,能在一寸長度內編進150根竹絲,精巧細膩,薄如羽翼;粗者,則充分利用竹材的彈性,巧插靈編,粗獷豪放,工致質樸。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越窯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因窯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寧波等地,古時屬越州管轄,故名越窯青瓷。 其中上虞是舉世公認的越窯青瓷的發(fā)源地,形成于漢代,歷史悠久、制作奇妙、功用廣泛,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在我國陶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虞越窯青瓷以當地瓷石或瓷土為原料制成,胎呈灰色,釉色青黃或青綠。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紹興的石橋營造技藝應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因鐵質工具的出現(xiàn),使石橋營造進入了石梁橋的創(chuàng)始時期。石橋的營造技藝獨特,部分石橋(如八字橋、廣寧橋等)的營造技藝為國內罕見,橋梁形式多樣,形成了極為系統(tǒng)的技術體系,在各個不同時期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而且其營造技術非??茖W,用料講究,布局、選址合理,石橋一般壽命能長達千年以上。紹興石橋成為中國石橋發(fā)展、演化的一個縮影,被稱為中國的“石橋博物館”。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紹興酒是中國黃酒的杰出代表,釀酒歷史悠久,源于春秋、成于北宋、興于明清的紹興黃酒釀造技藝是越地先民傳承和發(fā)展下來的絕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良好的經濟價值。紹興酒的主要品種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四大類型,產地主要分布在紹興鑒湖水系區(qū)域,包括紹興市越城區(qū)、紹興縣以及上虞市東關鎮(zhèn)。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紹興“三六九”傷科始自南宋高宗年間,沿襲已數十代,迄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其支派繁衍,代有傳人,在民間深負盛名,名噪浙東北。其鼻祖稽幼域,祖籍河南開封府,為少林武師徐神翁收養(yǎng),授其武功和醫(yī)術。“三六九”傷科的治療手法以少林武功為基本功,分拔、扯、摸、提、按、摩、推、拿8種,并輔以秘制的“三六九”傷膏,治療骨傷功效顯著。2012年7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時,越族聚居之地,多為“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自秦磚漢瓦被廣泛應用后,房屋建筑多為穿架磚木結構。一般民宅用料經濟,結構簡易,而官紳宅第營建比較講究,梁柱構件制作精細,結構嚴謹規(guī)矩。隨著寺廟、園林建筑的興起,開始出現(xiàn)雕花裝飾性構件。明清時期,紹興府城及山陰、會稽兩縣民宅建筑以臺門居多,由主樓、兩側房及天井,組成由一進至三四進的封閉式院宅。街面房屋多為二層樓房,大多層后有河,設河埠,貨物進出稱便。清光緒三十年(1904),紹興八字橋興建天主教堂,為城區(qū)第一幢西式建筑。嗣后,相繼建成??滇t(yī)院、真神堂、豆姜鮑家飲酒樓等新式建筑物。
宣統(tǒng)三年(1911),紹興棉布業(yè)巨子陶氏兄弟建造布業(yè)會館。此后,城區(qū)街巷出現(xiàn)一批中西結合式結構的建筑物,俗稱“洋房”。其時,工業(yè)建筑發(fā)展有限,所建廠房以單層居多。30年代起,磚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漸多。民國21年(1932)10月,重修三江閘,施工“兼參西法,以混凝土質代鐵錫灌沃,膏粘彌堅彌久”。22年,用鋼筋混凝土重建禹王廟正殿,仿清初木結構形式。正殿高達24米,脊頂所塑吻獸與雙龍,為紹興地區(qū)最大之屋脊裝飾。
紹興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越國。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xiāng)水城之譽。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美名橋鄉(xiāng)。紹興橋梁量多面廣,在這眾多橋梁中,橋名傳說給紹興的橋文化增添了許多豐富的內涵,把一座座原本冰冷的石橋給予了生命。在眾多的橋名傳說中大體可分三大系列,即以人系橋系列、以地系橋系列和以橋系橋系列。紹興古橋名傳說與古橋結構裝飾美、楹詩文美等,構成了紹興特有的古橋文化。 2012年6月,紹興古橋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紹興有秀麗的水鄉(xiāng)風景,也積淀著文化的色彩。在紹興,分布于水網間的田野、村莊、農舍,以及河岸的纖道,河中的漁舍,水上的烏篷船,河邊的小涼亭,都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以紹興古城、柯橋、安昌為代表的水城水鄉(xiāng),坐落在地勢平坦、河道密集之處。傳統(tǒng)居住區(qū)既被河道分隔,又有石橋相連,小橋、流水、人家,環(huán)境寧靜,生活便利。主要街道皆依水而建,以青石鋪筑,沿街各式商店,臨河而設,以濃郁的水鄉(xiāng)情調,引來顧客盈門,且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并呈現(xiàn)獨特的地方風采。
好水釀好酒,紹興的黃酒和鑒湖水緊密相連。紹興黃酒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每年紹興都舉辦黃酒節(jié)。隨酒而來的酒事、酒藝、酒趣代代相傳,成為了紹興市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烏篷船上、咸亨酒店以及尋常巷陌的酒店茶館是紹興品酒的好去處,酒廠、黃酒城是體驗黃酒文化的好地方。
大禹是華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國的一位偉大先祖。他的杰出貢獻,對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啟開端,祭會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啟首創(chuàng)的祭禹祀典,是中華民族國家祭典的雛形。祭禹大典的制度和禮儀,包括祭品、祭器、祭樂、祭舞和祭文等,歷史淵源,燦如星漢,蘊含了十分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信息,加強對它的保護,對傳承中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有巨大的意義。
紹興是古越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璀璨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方風情。2002年,由紹興市旅游局、紹興日報社聯(lián)合發(fā)起,在全市開展“古城紹興十大風情”評選活動,水鄉(xiāng)社戲、鑒水烏篷、咸亨酒韻、南鎮(zhèn)祭禹、曲水流觴、臺門遺韻、茶館聽書、花雕嫁女、龍舟競渡、水街集市被評為“古城紹興十大風情”。
紹興系多種宗教并存、群眾宗教信仰多樣之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五大宗教,除伊斯蘭教外,其余四大宗教傳入和傳播的歷史悠久。其中道教流傳最早,稍后印度佛教傳入會稽。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1850~1868),英國傳教士包爾騰、法籍神甫謝培德等人,先后來紹傳播天主教、基督教。此后,各國傳教士紛至沓來,足跡遍及紹興城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境內多所佛教名寺得到修繕,一些著名法師升座講經,重大佛事活動相繼舉行;道教已近湮滅;基督教、天主教會擺脫外國教會勢力控制,經過愛國愛教的革新運動,獲得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