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白玉種類
漢白玉通體潔白,也用于雕刻佛像等,西方從古希臘時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為人像雕刻材料。
從中國古代起,就用這種石料制作宮殿中的石階和護欄,所謂“玉砌朱欄”,華麗如玉,所以稱做漢白玉。天安門前的華表,金水橋,宮內(nèi)的宮殿基座,石階,護欄都是用漢白玉制作的。
漢白玉是中國古代皇家建筑、雕刻使用的名貴石料,故宮、天壇、天安門金水橋等經(jīng)典建筑都有大量使用。在人民英雄紀(jì)念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jì)念堂等當(dāng)代國家工程中,也有廣泛應(yīng)用。它們所使用的這個漢白玉,是特指北京房山大石窩鎮(zhèn)高莊村西的石礦中出產(chǎn)的一種石頭。
1998年,國家建材局石材質(zhì)量監(jiān)測中心、中國石材協(xié)會評出83種新特石材,房山高莊漢白玉被評為1101號,人稱“中國1號”。國內(nèi)白色大理石有很多品種,如房山漢白玉、河南白、川白玉,但只有房山大石窩的漢白玉才是真正的漢白玉。
漢白玉名稱由來
1、漢白玉是一種名貴的建筑材料,它潔白無瑕,質(zhì)地堅實而又細膩,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來的名貴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據(jù)傳,我國從漢代起就用這種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宮殿,裝飾廟宇,雕刻佛像,點綴堂室。因為是從漢代開始用這種潔白無瑕的美玉來做建筑材料的,人們就順口說成了漢白玉。
2、在我國的新疆和田地區(qū),有一種非常好的建筑裝飾村料,它大多呈卵石狀。由于這種潔白如雪的白石產(chǎn)在河床中,呈半透明狀態(tài)。還帶有晶瑩剔透的水色,人們就把這種白石稱為水白玉。無獨有偶,在北京市的房山區(qū),特別是在南尚樂的石窩村、高莊一帶,也發(fā)現(xiàn)一種極好的建筑雕刻石料,而且形狀、磨光性、透光性都非常好,幾乎與水白玉一樣,它的顏色也是白而清潤,質(zhì)地純而細密,因為產(chǎn)于北京西郊的山區(qū),相對于產(chǎn)在河床中的水白玉來說,它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旱白玉”了。由于漢白玉的產(chǎn)地距我國歷朝首都和古城北京的距離,都比水白玉近得多,因此在皇宮和各種神廟殿堂的裝飾建筑中,逐漸取代了水白玉的地位;成了中原大地建筑材料的主宰。后來,由于長時間的流傳,人們在傳誦中就把旱白玉的“旱”字誤傳成了漢朝的“漢”,成為今天的漢白玉名稱。
漢白玉主要用途
1、200目以內(nèi):可用于各種飼料添加劑含鈣量達 55.6 以上無有害成份
2、250目至300目:用做塑料廠,橡膠廠,涂料廠,防水材料廠的原料及內(nèi)外墻粉刷。 白度在85度以上。
3、350目至400目:用于制造扣板,落水管道,化工。白度在 93 度以上。
4、400目至600目:可用于牙膏膏體,肥皂。白度在 94 度以上
5、800目:用于橡膠,塑料,電纜, pvc 白度在 94 度以上
6、1250目:pvc , PE ,油漆,涂料級產(chǎn)品,造紙底涂,造紙面涂,白度在 95 度以上。具有高純度、高白度、無毒、無臭、細油質(zhì)低、硬度低.
7.碳酸鈣可作補鈣劑: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39%,可溶于胃酸,已成為劑型最多、應(yīng)用最多的補鈣劑。
8.碳酸鈣呈堿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漢白玉制法工藝
粉碎法:系將含CaCO?在90%以上的白石用雷蒙磨或其它高壓磨經(jīng)粉碎、分級、分離,而制得的成品。
濕法研磨:為了增加其細度,增加其用途有的用濕法研磨,添加一定量的分散劑,提高其研磨效率,使得細度能達到1微米粒徑大于85%以上,用于特殊場合,比如高檔銅版紙的涂布等。
包裝:塑料袋包裝,每袋凈重50公斤。
儲運注意事項 儲存于干燥的庫房中。運輸中防止袋破。不得與液體酸類共儲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