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零售店轉型】手機零售店如何轉型 手機專業(yè)連鎖店轉型與出路
手機零售店如何轉型
對于手機零售實體店而言,近期總會遇到一些客戶有“網絡比價、拍碼查詢”等互聯(lián)網行為。以前可以利用信息不透明,賺取高利潤,現(xiàn)在幾乎不可能,你一報價,給你來一句:“網上才多少錢?”,你總不能說:“那你去網上買吧”!特別是由于廠商對京東的特別青睞,包括一直依靠傳統(tǒng)渠道的OPPO、VIVO、金立等所發(fā)布新品也紛紛京東首發(fā),到達實體渠道價格已經定性了。
對于品牌制造商而言,由于電商沖擊和競品的攪局,已經無力承擔高額的通路成本,渠道扁平化已經成為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正因為此,京東等電商平臺被紛紛追捧,國代、省代模式不得不退居二線。雖然最終放量依然是線下渠道,但電商平臺已經將價格擊穿,加價銷售幾乎不可能(小米例外)。而作為手機產業(yè)鏈的最低端的實體零售店,不要再抱有任何被廠商保護的幻想,轉型已成為必然。
手機專業(yè)連鎖店轉型與出路
一、體驗意識培養(yǎng),解決兩種體系的文化沖突。
什么是體驗意識?我的理解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線下線上綜合手法,調動消費者參與產品、服務、情感體驗,能讓消費者“入戲”的互動式服務意識,這就是體驗意識。幾個關鍵詞:消費者角度、線上線下、參與、入戲、互動式。
這就面臨著傳統(tǒng)和互聯(lián)網兩種體系的文化沖突問題,傳統(tǒng)就是做生意,把產品銷售出去,賺取“進銷”差額,再延伸點就是做好產品服務和用戶口碑。互聯(lián)網文化的根本還是互聯(lián)網思維模式,每個行業(yè)、每個店面、每個人所擁有的互聯(lián)網思維一定是不一樣的,其實它就是營銷“工具”而已,但有幾個核心要素:粉絲經濟、聚焦思維、極致思維、口碑思維等,具體這方面的內容大家自己可以百度。
二、建新型團隊,聚攏人才。
傳統(tǒng)實體轉型,人才是根本,雖然新型團隊和人才組建是個很困難的事情。個人認為,除了傳統(tǒng)的店面經理、店員外,具備互聯(lián)網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90后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而這這股力量在團隊的威力會越來越大。這就是我要說的新型團隊,因為你需要一支了解網絡、愛好社交、思維活躍的小伙伴們,店面的主流消費群也是這類人,只有他們能與消費者真正產生情感共鳴,知道消費者想什么、需要什么?
三、跨界資源內外整合。
最近兩年,“跨界”這個詞匯非?;?,做什么事都想跨界,也都能跨界;手機零售店更可以跨界,火鍋店、電影院、游樂場、服裝店等等都能產生資源整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于怎么做,大家自己有辦法。
四、低姿態(tài),求創(chuàng)新。
無論你店面容積多大,數(shù)量再多,老板怎么牛逼,建議都要保持低姿態(tài),對供應商、對廠商業(yè)務、對消費者。因循守舊是大連鎖的通病,成熟的管理模式有時候會成為阻礙創(chuàng)新的溫床,對于新興的零售實體而言,創(chuàng)新就是生命。
五、“雙線、雙微”起飛問題。
什么是雙線,就是線上、線下互通融合;什么是雙微,就是微博、微信兩種工具的應用。關于雙線、雙微近期會有專門文章闡述,請期待。
六、粉絲經濟與CRM大數(shù)據(jù)體系的建立。
大叔不止一次說過“拉新客不如維舊客”的觀點,事實上大部分零售店還在做著新客戶的生意,對于老客戶重視度不夠,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沒有老客戶資料或沒有好好利用好老客戶數(shù)據(jù)。其實老客戶完全可以發(fā)展成你的忠誠粉絲,通過口碑傳播為你免費宣傳產品和服務。
對于傳統(tǒng)實體零售,特別是手機店而言,趨勢而為,與時俱進是生存和發(fā)展的唯一出路。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