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視歲首,敬天法祖,立春要拜祭春神、太歲、土地神等,由此衍生了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動。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躲春
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有一些地方,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不宜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
游春
迎春報喜后,開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開始踏青的信號。
鞭春牛
在此日老農(nóng)象征性鞭打戴紅花和紅綢的耕牛或土牛,代表春耕開始。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湖北有龜子報春活動。
吊春穗
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條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tài)的“麥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以此祝福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
戴春勝
唐宋時盛行制春幡,謂之“春勝”。春幡為長條形,如鳳凰展翅。婦女剪春燕花鳥簪,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意在禳兇邪、求吉利。
咬春
山東及北京、天津、山西、江蘇、河北、福建等許多地方都有“咬春”、“嘗春”的習俗,在立春這一天會吃蘿卜、春卷、春餅、春盤等食物。
其他習俗
糊春牛、搭燕子窩、種迎春花卉、貼宜春字畫、畫紅、戴春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