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拉肚子怎么辦?
小孩拉肚子應給予飲食療法,給小兒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若患兒不是母乳喂養(yǎng),可用患兒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繼續(xù)喂養(yǎng)。若患兒年齡在6個月以內,且還沒有開始吃固體食物,則用等量水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養(yǎng)患兒兩天,若患兒年齡在6個月以上或已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則給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條件者可加些蔬菜、魚或肉末,每次喂飯可加些植物油。
1、給些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補充鉀;喂新鮮制作的食物
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搗碎;鼓勵患兒進食,每日至少喂6次;腹瀉停止后繼續(xù)給患兒喂上述食物;且在腹瀉停止后兩周內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體重恢復正常。
2、藥物治療
如小兒腹瀉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癥狀時帶病兒去找醫(yī)生:①多次水樣便。②頻繁嘔吐。③明顯口渴。④不能正常飲食。⑤發(fā)燒。⑥大便帶血。
3、治療偏方
小孩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小孩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小孩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4、家庭護理
及時補充水分,預防和糾正脫水:尤其是對急性水樣便腹瀉的病兒,父母給病兒喂更多的液體以預防脫水。由于腹瀉的危害是因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而造成的,因而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是必須的,父母可給小兒喂各種方便的、小兒可接受的、有效的液體,如母乳、牛奶、酸奶、米湯、稀粥、菜場、白開水等以及口服補液鹽(0RS)等。只要孩子想喝,就應喂給,服用方法:小于2歲的小兒,1~2分鐘喂1小勺;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直接用杯子喝,如果患兒嘔吐,停10分鐘再慢慢給患兒喂服,每2~3分鐘喂1勺,直到腹瀉停止。
(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yǎng)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xù)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后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早期發(fā)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fā)燒、口渴、口唇發(fā)干,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fā)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y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于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fā)生??诜a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
1、不要馬上用抗生素和止瀉藥
大多數情況下,人體自身可以有效應對病原微生物,同時,區(qū)分腸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細菌比較困難,因此不建議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盲目濫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殺滅腸道益生菌,致使腹瀉遷延不愈。同樣,也不應馬上使用止瀉藥物,否則可因延遲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補充益生菌和鋅
目前推薦使用益生菌類制劑和適量補充微量元素鋅作為腸道感染時的輔助治療藥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鋅具有增強腸道益生菌,保護和修復黏膜細胞,調節(jié)腸道通透性,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減輕病情,縮短病程。
1、不要隨便用藥,具體情況需要到醫(yī)院做準確的確定。
2、按摩:逆時針按摩腹部(力度適中),對寶寶腹瀉有緩解作用。
3、進食要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焦米湯止瀉:
1、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發(fā)黃。
2、加適量的水和糖
3、燒成糊狀就可以了。
知識問答文章內容的經驗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對于用戶言論及其它源網站的內容引發(fā)的全部責任,由用戶自行承擔,網站不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