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盆狹窄是指什么
骨盆徑線過短或形狀明顯異常,使骨盆腔容積小于胎先露部能夠通過的限度,阻礙先露部下降,影響產程順利進展,致骨盆狹小胎頭通過受阻礙,稱狹窄骨盆(pelviccontraction),是造成難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骨盆狹窄的分類
1、骨盆入口平面狹窄
Ⅰ級(臨界性狹窄)骶恥外徑18cm,人口前后徑10cm,絕大多數(shù)可自然分娩;
Ⅱ級(相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5~17.5cm,入口前后徑8.5~9.5cm,需經試產決定是否可經陰道分娩;
Ⅲ級(絕對性狹窄)骶恥外徑≤16.0cm,入口前后徑≤8.0cm,須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2、中骨盆平面狹窄
主要見于男型骨盆及類人猿型骨盆,以坐骨棘間徑及中骨盆后矢狀徑狹窄為主。
3、骨盆出口平面狹窄
常與中骨盆狹窄相伴行,常見于男型骨盆,其入口呈前窄后寬的雞心形,骨盆入口各徑線值正常。由于骨盆側壁內收及骶骨直下使坐骨切跡<2橫指,恥骨弓角度<90°,呈漏斗型骨盆(funnelshapedpelvis)。
4、骨盆三個平面狹窄
骨盆三個平面各徑線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又稱均小骨盆(generallycontractedpelvis),多見于身材矮小、體型勻稱的婦女。
5、畸形骨盆
指骨盆喪失正常形態(tài)及對稱性所致的狹窄,包括跛行及脊柱側突所致的偏斜骨盆及骨盆骨折所致的畸形骨盆。偏斜骨盆的共同特征是骨盆兩側的側的側斜徑或側直徑之差>1㎝。
三、骨盆狹窄的影響
對產婦的影響
1、導致胎先露和胎方位異常、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引起繼發(fā)性宮縮乏力,產程延長,手術產及產后出血增多;產道受壓過久,可形成尿瘺或糞瘺。
2、嚴重產道梗阻處理不及時可致先兆子宮破裂,甚至破裂。
3、胎膜早破及手術助產,增加感染機會。
對胎兒的影響
1、發(fā)生胎膜早破、臍帶脫垂(prolapseofcord)機會增多,導致胎兒窘迫甚至死亡。,
2、產程延長,胎頭受壓過久,缺氧缺血易發(fā)生顱內出血。
3、產道狹窄手術助產機會增多,易發(fā)生新生兒產傷、感染等疾病。
四、檢查與診斷
病史包括既往分娩史、骨外傷、佝僂病及其他骨病史。
一般檢查孕婦身高<145cm應警惕均小骨盆。觀察孕婦體型,步態(tài)有無跛足,有無脊柱及髖關節(jié)畸形,米氏菱形窩是否對稱,有無尖腹及懸垂腹等。
1、腹部檢查
(1)腹部形態(tài):觀察腹型,尺測宮高及腹圍,B型超聲。
(2)胎位異常。
(3)估計頭盆關系:檢查胎頭跨恥征。
2、骨盆測量
(1)骨盆外測量:骨盆外測量各徑線<正常值2cm或以上為均小骨盆。骶恥外徑<18cm為扁平骨盆。坐骨結節(jié)間徑<8cm,恥骨弓角度<90°。
(2)骨盆內測量:骨盆外測量發(fā)現(xiàn)異常,應進行骨盆內測量。
五、骨盆狹窄如何治療
一般處理:在分娩過程中,應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增強信心;保證營養(yǎng)及水分的攝入,必要時應補液。囑產婦多休息,監(jiān)測宮縮強弱,勤聽胎心,檢查胎先露部下降及宮口擴張程度,密切注意產程的進展。
1、入口狹窄
(1)絕對狹窄:骶恥外徑≤16.5cm,骨盆入口前后徑≤8.0cm,胎頭跨恥征陽性者,足月活胎多不能經陰道分娩,應行剖宮產術。
(2)相對狹窄:骶恥外徑16.5~17.5cm,入口前后徑8.5~9.5cm,胎兒體重<3000g,在嚴密觀察下試產。宮口開大3~4cm,已破膜為試產開始,試產2~4小時,順利則陰道分娩,否則剖宮產。
(3)臨界性骨盆狹窄的處理:絕大多數(shù)可以經陰道分娩。
2、中骨盆狹窄
主要影響胎頭內旋轉及俯屈,成為枕橫位或枕后位,出現(xiàn)活躍期停滯或延長,宮口開全,雙頂徑平坐骨棘或棘下,可徒手轉正胎頭位置行助產術,若雙頂徑在坐骨棘上停滯不下降或出現(xiàn)胎兒窘迫則剖宮產。
3、出口狹窄
不宜進行試產。常伴有中骨盆狹窄,出口橫徑明顯狹窄,宜剖宮產。橫徑 后矢狀徑>15cm,可陰道分娩加助產。橫徑 后矢狀徑<15cm,應剖宮產。
4、畸形骨盆
應根據畸形骨盆種類、狹窄程度、胎兒大小及產力等具體分析。凡畸形嚴重、頭盆明顯不稱者,應及時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明顯者剖宮產。
5、均小骨盆
頭盆相稱、胎位正、胎兒不大,宮縮好,可試產。胎兒較大,有明顯頭盆不稱,則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