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是一項高雅的藝術(shù),看著手指在琴鍵上跳舞,奏出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這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世界樂壇上的鋼琴演奏家數(shù)不勝數(shù)、不計其數(shù),有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甚至還有不入流的。那么你知道世界著名鋼琴家都有哪些人嗎?十大經(jīng)典鋼琴曲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跟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可以稱為鋼琴家。鋼琴家可以進行獨奏,或者與樂隊一起協(xié)奏,或者在室內(nèi)樂隊中擔任一個角色(例如,與小提琴家以及大提琴家組成鋼琴三重奏)。鋼琴家也為獨唱或合唱進行伴奏。職業(yè)鋼琴家往往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訓練的。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拉赫瑪尼諾夫 李斯特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鋼琴家。鋼琴是作曲的一項基本訓練。鋼琴是樂器之王,因此,鋼琴家比其它樂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機會舉行個人音樂會表演。在一流的演奏家里面,無疑,鋼琴家是最多的。某個鋼琴家往往擅長演奏某位作曲家的作品或者是某一地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魯賓斯坦就擅長演奏肖邦的作品,而布倫德爾就擅長德奧作曲家的鋼琴作品。
(1)魯賓斯坦
阿圖爾·魯賓斯坦 (Artur Rubinstein,1887-1983),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家。自幼學琴,十二歲即在柏林舉行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約欽協(xié)奏,后在漢堡、德累斯頓等地經(jīng)常登臺,十四歲到華沙演出,深受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賞識。1905年到巴黎和倫敦舉行獨奏音樂會,1906年赴美舉行四十多場音樂會,轟動一時,極獲成功,躍入優(yōu)秀鋼琴家之前列。
魯賓斯坦生來賦有靈敏的十只手指,讀譜能力之強也是超群的。他的演奏充滿熾熱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灑脫而又布局嚴謹,有時又細膩而富于詩意。其演奏細膩而富于詩意,流利灑脫而又布局嚴謹。曲目極為廣泛,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見長,彈奏法國和西班牙作家作品也有其妙處。
(2)霍洛維茨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美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美籍俄羅斯人。很早就顯露音樂天才,先后師從俄羅斯和德國的演奏大師,集俄羅斯學派與德國學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舉行旅行演出,獲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一舉成名。之后定居美國。曾停止演奏達十二年之久,1960年,在卡內(nèi)基大廳舉行重返舞臺的獨奏音樂會,轟動世界樂壇。
霍洛維茨的演奏技巧輝煌而瀟灑,音樂更趨向深刻完美,表現(xiàn)手段更豐富。有的樂評家認為,他的鋼琴音色如同七種基本顏色,可以調(diào)出各種不同的色調(diào),從而表達各式各樣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樂曲的內(nèi)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練的編輯,能把樂曲作者的“錯別字、漏字”等失誤加以訂正,使作品達到完美無缺。他的演奏曲目相當廣泛,尤以彈奏肖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亞賓等名家的作品見長。
(3)里赫特
斯維亞托斯拉夫·杰奧里索維奇·里希特(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1915-),前蘇聯(lián)鋼琴家。自幼隨父學習鋼琴,少時即顯露出優(yōu)異的鋼琴即興作曲才能。1933年起,在奧德薩歌舞劇院任音樂指導,1934年首次公開演出,1937年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1945年獲全蘇演奏家比賽一等獎。四十年代常在蘇聯(lián)各地巡回演出,五十年代后又曾前往歐美各國表演。1961年獲前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他還是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名譽博士。
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純熟、構(gòu)思深刻、富于鮮明的戲劇性表現(xiàn)力著稱。他演奏曲目非常廣泛,從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現(xiàn)代派,幾乎無所不能。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手指的堅韌性,像前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許多作品中那尖銳的連續(xù)強音,只有里希特的雙手才能夠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種宏大氣勢。他從不沉溺于樂曲,而是通過自己的透徹分析,完美、細膩地表現(xiàn)音樂,對于樂譜中極其細微的音符,他都能維妙維肖的加以表現(xiàn)。【詳細>>】
孔祥東
當今國際樂壇最優(yōu)秀、最活躍的中國鋼琴家。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觀眾親身感受過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體盛贊為“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到兩個,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和“一代天之驕子”。
郎朗
郎朗是來自中國的鋼琴家,同時他的名字早已是全球文化藝術(shù)界的最杰出代表。郎朗5歲便在在沈陽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9歲以第一名成績考進中央音樂學院附小,13歲在北京音樂廳演奏肖邦24首練習曲并在同年獲得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樂家鋼琴比賽金牌,14歲以第一名成績被美國著名的柯蒂斯音樂學院錄取,15歲被全世界最大的IMG經(jīng)濟公司簽約,成為最年輕的簽約職業(yè)鋼琴家。1999年,17歲的郎朗在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jié)世紀明星音樂會上,緊急代替身體不適的安德魯·瓦茲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一舉成名。從此,郎朗與世界上所有的一流樂團陸續(xù)簽約,開始了他的音樂演奏生涯。
李云迪
2000年,18歲的李云迪將空缺了15年的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納入囊中,轟動世界樂壇。他是首位登上美國財經(jīng)權(quán)威報章《華爾街日報》及有日本「時代雜志」之稱的《AERA》封面故事的中國鋼琴家;他是首位被杜莎夫人蠟像館挑選為名人蠟像的中國鋼琴家;他是首位與世界最大的古典音樂公司DG唱片公司簽約的中國鋼琴家;他是首位與柏林愛樂樂團發(fā)行現(xiàn)場錄音的中國鋼琴家,更是首位獲得波蘭“榮耀藝術(shù)”文化勛章的中國人,第一本肖邦護照的持有者。古典樂評界稱贊他的演奏獨樹一幟,優(yōu)雅高貴又極富詩意,堪稱當代最浪漫最詩意的國際鋼琴大師,被歐洲媒體譽為“鋼琴王子”、“中國的肖邦”。;他的傳奇故事更被國際著名電影監(jiān)制看中,炮制首部華人鋼琴家的紀錄電影,影片《新浪漫主義》即將在全球透過各大電視臺如中央電視臺、日本NHK、美國PBS等等及電影院隆重面世。在西方,人們已將他的名字和波利尼、阿格里奇、齊默爾曼等當代鋼琴大師聯(lián)系在一起,被稱為“浪漫派鋼琴大師的接班人”,波士頓交響樂團終身指揮小澤征爾稱李云迪是“人琴合一”。世界各大權(quán)威媒體如《紐約時報》稱贊他“十足的音樂才能!”,稱贊他的演奏獨樹一幟,猶如天籟琴聲,優(yōu)雅高貴極富詩意,是當代最浪漫最詩意的國際鋼琴大師,而英國權(quán)威性古典音樂雜志《留聲機》則稱他為“鍵盤上的獨裁者”。【詳細>>】
1、肖邦:“軍隊”波蘭舞曲
2、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
3、李思特:愛之夢
4、莫扎特:第二十一鋼琴協(xié)奏曲
5、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6、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號
7、貝多芬: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8、肖邦:“英雄”波蘭舞曲
9、莫扎特:第八鋼琴協(xié)奏曲
10、圣桑:第二鋼琴奏鳴曲
① 布爾救琴
英國作曲家、鍵盤樂器演奏家約翰·布爾(1562-1628)最喜歡的小提琴是他那把“瓜內(nèi)利”牌小提琴,這不僅因為這把小提琴可以演奏出優(yōu)美的音樂,更在于它花去了約翰·布爾 4000 美元。毫無疑問,他會不惜一切保護這把小提琴。
有一天,布爾乘船去參加一場重要的小提琴音樂會,汽船在俄亥俄河上航行。突然,船上的鍋爐爆炸了,這是當時經(jīng)常有的事故,船的前部被掀掉了,船艙里也著了火。布爾完全被圍困在濃煙火海和碎木板之中,什么也看不見,他感到窒息,身旁是婦女們的驚呼和孩子們的哭叫。布爾管不了這么多,他不顧一切沖進船艙,一把抓起他那把寶貴的“瓜內(nèi)利”小提琴銜在口里,推開船上的看守人員,跳進混濁的河水里。終于游上了河岸的渾身濕透的布爾只顧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小提琴,看看有無損壞。行人的眼光算不得什么,誰叫他這么寶貝這把小提琴呢!
② 貝多芬初露鋒芒
德國作曲家賈科莫·梅耶貝爾 (1791—1864) 曾講述過貝多芬作為作曲家首次成功的經(jīng)歷,那還是在貝多芬 16 歲的時候。有一天,波恩的幾位朋友邀請他去參加一個晚會,場內(nèi)名流云集,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和重要人物,如沃爾德斯坦伯爵、安東·里斯、龍伯格兄弟都來了。
幾支樂曲過后,沃爾德斯坦伯爵宣布自己得到了一份三重奏的手稿,非常想試聽,但他又希望演奏完此曲后再宣布作者的名字。龍伯格兄弟倆和年輕的貝多芬一起演奏伯爵手中那首名為《偉大的奇觀》的樂曲,在場的人們安靜下來,眼眸里透著驚奇,人人都在猜測它的作者。一曲終畢,贊美之辭不絕于耳,這首三重奏引發(fā)了大家的討論。有的說此曲感情過于強烈,應該不是出自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之手;有的說該曲子格調(diào)過于消沉,不是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所作,但不論怎么說,它一定出自一位非常精通三重奏的人士。
沃爾德斯坦伯爵宣布了這首三重奏的作者——年輕的貝多芬,在場的音樂家們都十分驚訝,年輕的貝多芬得到了人們熱烈的祝賀。那天晚上,貝多芬回到簡陋的家中,雖然家徒四壁,卻心里歡喜。這次的牛刀小試,是貝多芬畢生音樂事業(yè)的一個美好開始。
《海上鋼琴師》,《鋼琴課》,《調(diào)音師》,《鋼的琴》,《想飛的鋼琴少年》,《鋼琴家》,《鋼琴戀曲》,《大鋼琴》,《寂寞鋼琴師》,《莫扎特傳》,《閃亮的風采》,《翻樂譜的女孩》,《為了霍洛維茨》,《指尖的旋律》,《冬日細語》,《神童》,《四分鐘》,《復制貝多芬》,《一曲難忘》,《最后一支歌》,《鋼琴教師》,《不能說的秘密》,《春光奏鳴曲》,《東京奏鳴曲》,《不朽真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