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是一本歷史教課書,融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伏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隴東黃土地文化為一體,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帶。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文明,發(fā)端于甘肅的敦煌學、簡牘學、彩陶學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顯學。下面本文maigoo編輯為大家盤點了甘肅文化,包括甘肅民俗文化、甘肅傳統(tǒng)戲劇、民間文化、傳統(tǒng)音樂、傳統(tǒng)舞蹈等等,告訴你一個你不了解的甘肅。
取“甘州”(今張掖)和“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得名。由于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境內方言分蘭銀官話和中原官話。其中甘肅西部地區(qū)以蘭銀官話為主,而東部地區(qū)大部分則屬于中原官話,西南地區(qū)則單獨分列,兩三方言又根據地區(qū)分成不同的部分細分。中原官話可分隴中片和秦隴片兩大片區(qū),是甘肅方言中用戶最廣,覆蓋面積最大的一個分支。蘭銀官話主要以古代蘭州人的方言為主,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傳播至寧夏、新疆北疆、內蒙古,由此分散成四個小分支。以甘肅的省會城市蘭州為例,蘭銀官話在這里的分支為金城片,而現(xiàn)在蘭州帶有方言腔調的普通話被稱為“京蘭腔”。 【了解詳情】
甘肅自漢代開通以來,隨著中西文化、貿易的交流,飲食文化也隨之而繁榮。魏晉時,甘肅一帶的飲食業(yè)非常發(fā)達,魏晉墓磚畫上非常生動地反映了當時釀酒屠宰、烤炙肉類及面食的制作過程。其中的烤肉串,向西傳入新疆,往東傳入長安,也就是當今的烤羊肉串。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南下,一些中亞和西域的穆斯林隨軍來到西北及中原,把西域一種類似烤馕的西餅吐爾木掰成碎塊,演變成現(xiàn)今甘肅流行的小吃代表之一的牛羊肉泡饃。隨著歷史的變遷,在甘肅各地形成了具有地方風味和傳統(tǒng)特色的諸多小吃,主要有蘭州的清湯牛肉面、高擔釀皮、灰豆子,天水呱呱等。 【了解詳情】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省,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習俗。曾流行于甘肅村落的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婚嫁民風,從方法到內容,構成為了一整套傳統(tǒng)婚嫁文化,歸響反應出寓居在這里的人們陳舊老誠的婚俗風情。其中甘肅地區(qū)的漢族婚禮雖延續(xù)了傳統(tǒng)六禮的內容,但在程序上有所簡化,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議婚訂婚下彩選定婚期婚禮回門等內容。 【了解詳情】
甘肅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些民族,各有獨特的習俗。為此,甘肅省各民族的節(jié)慶習俗,既有民族間的歲時習俗影響,又帶有自己鮮明的民族色彩。其中最具傳統(tǒng)色彩、最為紅火熱鬧的節(jié)慶,有春節(jié)社火、四月八廟會、乞巧節(jié)、伏羲文化節(jié)、蘭州絲綢之路節(jié)等。 【了解詳情】
甘肅省作為一個多民族地區(qū),各民族間有不同的生活禁忌文化。但最普遍的是客不擇食、臥不進食、食不敲碗、禁剝饃皮等??筒粨袷臣醋隹蜁r不能挑剔飯菜,且以先動粗淡飯為禮;臥不進食,即是認為躺著吃東西是好吃懶做之態(tài);食不敲碗,認為吃飯敲碗不雅觀,沒禮貌;禁剝饃皮,有尚節(jié)儉、不浪費之意。宴席有定規(guī),一般是八人一桌,意與八仙對應,表示尊敬。正面為上席,是尊者、輩分高者的席位。【了解詳情】
秦腔是我國西北地區(qū)最大的劇種,流行于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甘肅秦腔形成于明清之際,系由甘肅“皮影腔”(又稱“蘭州影”)和“西秦腔”融合衍變而成,行腔念白采用甘肅方言。甘肅秦腔劇目豐富,傳統(tǒng)劇目約有三千多個,大多取材于“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故事,現(xiàn)存最早的劇本出自明代永樂年間。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隴劇是甘肅獨有地方戲曲,原名隴東道情。隴東道情起源于漢代的道情說唱,唐宋時期由宮廷走向民間。扎根于隴東的漁鼓道情,逐漸吸收了當?shù)孛耖g音樂營養(yǎng),增加二股弦等樂器,衍化為皮影唱腔音樂。唱腔為板式、曲牌、麻黃的結合體,分花音和傷音,花音明快活潑,悅耳動聽,傷音抒情委婉,清揚幽雅,尤以麻黃最富特色,一唱眾和,氣氛熱烈,有“一句一簧,兩句一幫”之說。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西寶卷主要流傳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是我國至今仍有講唱活動的少數(shù)地區(qū)之一。河西寶卷是在唐代敦煌變文、俗講以及宋代說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一種民間吟唱的俗文學。內容分佛教類、歷史故事類、神話傳說類、寓言類四種類型,內容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主題多譴責忤逆兇殘,宣揚孝道和善行。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斯)爾》流傳于中國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納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tǒng)一各部,最后回歸天國的英雄業(yè)績。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見證。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花兒”,又稱“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稱“花兒”,是在回、漢、東鄉(xiāng)、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群眾中廣為流傳的山歌。花兒的曲調稱“令”。這里的人們受藏族的影響,把曲調稱之為“勒”,后文人整理為諧音字“令”。與唐詩、宋詞、元曲的曲牌相同,標志著花兒曲調高度的發(fā)展成就。在甘肅主要的花兒有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巖花兒會、二郎山花兒會、張家川花兒等。 【了解詳情】
從裕固族的歷史淵源和語言來看,其民歌與回鶻民歌和蒙古民歌有著同樣的源流關系,歌詞格律也有不少相似之處,此外還具有許多古代語言的共性。裕固族民歌依題材內容可以分為“敘事歌”、“情歌”、“勞動歌”等。它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歌,特別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歷史的重要依據,也是挖掘、發(fā)展北方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基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詳情】
甘肅蘭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流傳于蘭州、永登、酒泉、張掖、靖遠等地。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鼓帶較長,可挎在肩上,便于擊打,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發(fā)掘、保護甘肅蘭州太平鼓舞,不僅對繼承和豐富中國鼓舞文化有積極意義,而且能增進中國古代舞蹈、音樂的學術研究。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多地舞即羅羅舞,是目前甘南地區(qū)保存較完整的藏族民間舞蹈。多地舞相傳起源于甘肅舟曲一些藏族鄉(xiāng)里,遠古的時候人類狩獵而歸,有時在歲末或豐收節(jié)日,人們架起篝火,圍著篝火轉圈而舞。這種吟詠吶喊聲和手拉手的活動,就逐漸演化成了一種世代沿襲相傳的民間歌舞?,F(xiàn)在,遇到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豐收、祭祀等民俗慶典儀式,甘肅省甘南舟曲縣等地的藏族群眾便會跳起這種舞。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蘭州鼓子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肅蘭州地區(qū),用蘭州方音表演的曲藝形式。其表演形式為多人分持三弦、揚琴、琵琶、月琴、胡琴、簫、笛等坐唱,走上高臺后由一人自擊小月鼓站唱,另有多人用三弦、揚琴、琵琶、月琴、胡琴等伴奏。其傳統(tǒng)節(jié)目內容極為廣泛,既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題材的中長篇,也有詠贊景物和喜慶祝頌的短段。廣受聽眾歡迎的節(jié)目有“閨情曲”和“英雄曲”兩類。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曲藝形式的一種,屬勸喻歌性質。它在哈薩克諺語、格言、詩歌和其他文藝作品中擷取精華,而后配上曲調進行演唱。阿依特斯演唱時有單人冬不拉和庫布孜從旁伴奏,根據內容可分為傳統(tǒng)對唱和阿肯對唱兩類。傳統(tǒng)對唱與生子的慶祝和節(jié)日禮儀祝福密切相關,它沒有固定唱腔,演唱男女以歌詞互相贈答,音樂熱情奔放,情趣盎然。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甘南藏族唐卡是用彩緞織物裝裱成的卷軸畫,藏族唐卡多在純棉布上繪制,也有在羊皮上繪制的,有絲繡和綢貼絲縫的彩色唐卡,也有版印的單色唐卡,其畫芯和裝裱離不開棉、麻、絲、帛。甘南藏族唐卡構圖別致,畫面不受真實時空的限制,即使在很小的畫幅中也境域廣闊,上有天堂,中有人間,下有地界。甘南藏族唐卡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宗教色彩,在藏族民俗和宗教藝術的研究中顯示出極高的參考價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慶陽剪紙是流行于甘肅省慶陽市境內的民間剪紙藝術形式。慶陽剪紙,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取材寬廣,內容豐富多彩,表現(xiàn)手法靈活,剪紙技藝嫻熟,風格古拙質樸、粗獷奔放、簡單明快、線條洗練,與中國同類民間剪紙相比,獨具特色。慶陽剪紙顯示出鮮明的藝術性、廣泛的群眾性和實用性,它反映著隴東農耕文化的人文歷史特征,具有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在文化交流中起著紐帶作用。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蘭州牛肉面,聞名全國,始創(chuàng)于1915年,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經過一代代回族人民的不斷經營、創(chuàng)新、發(fā)展、逐漸形成了“湯清者鏡、肉爛者香、面細者長”的獨特風格,成為老少皆宜的便利美餐。2021年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是人類早期穴居發(fā)展演變的實物遺存,廣泛流布于山西、陜西、甘肅等地。窯洞一般長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窯洞建筑美觀耐用,冬暖夏涼,舒適安靜,既可以節(jié)約土地、保護植被,又經濟省工,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在農耕文明時代西北地區(qū)建筑史、社會生活史和相關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窯洞營造技藝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參考價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解詳情】
自古至今,甘肅從事的各項建設,無不深刻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水平,同時具有自己的鮮明特征。秦安大地灣發(fā)現(xiàn)的“穴室"與“殿堂",是原始社會群居生活的寫真,慶陽附近的“不蠻城",是周先祖發(fā)展生產、建立基地的政治經濟中心;秦王朝修筑的長城與馳道,是封建社會統(tǒng)一版圖、便利交通的壯舉。漢唐以來,戍邊屯田,興修水利,筑城設市,開發(fā)河西,直至明清,遺跡遍布全省,加之歷代建造的石窟寶藏和樓宇寺塔,充分展示了甘肅往昔的繁榮興盛,以及古代建筑的輝煌成就。從民居遺跡到窟寺壇觀、樓閣塔坊,從長城塞防、橋梁棧道到古城池、古墓室,甘肅古代建筑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 【了解詳情】
甘肅是一個民族大觀園,有漢、回、藏、裕固、東鄉(xiāng)、保安、土、滿等45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東鄉(xiāng)族、保安族是甘肅獨有的少數(shù)民族。甘肅各民族文化特色鮮明,民俗風情濃郁,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各不相同,各民族長期交錯雜處,既有和睦相處、融合同化,又有爭奪與戰(zhàn)爭。在這樣一個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中,各民族的文化既得以傳承與弘揚,又得到創(chuàng)新與改造。與此同時,這一過程也強化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的融通,增強了彼此關系和相互認同。
甘肅是一本歷史教課書,匯聚了史前時代的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先秦時期的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羌戎文化、先周文化、秦早期文化,秦漢以來的邊塞文化、三國文化、五涼文化、唐宋農牧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伊斯蘭文化、還有民俗文化、長城文化、簡牘文化、敦煌文化、絲路文化、石窟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文明,發(fā)端于甘肅的敦煌學、簡牘學、彩陶學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顯學。
敦煌莫高窟居中國四大石窟之首,是世界上歷史延續(xù)最久、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較為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酒泉作為歷史上“華夏”與“西域”的交匯地帶,是影響世界的文化名城,歷史上四大文明、三大宗教在這里交融匯聚,創(chuàng)造了獨具魅力、多樣融合、輝煌燦爛的敦煌文化,與絲路文化、長城文化、邊塞文化交相輝映。
長城,巍峨峻拔,氣勢磅礴,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歷史結晶,是世界歷史文化奇跡。作為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的嘉峪關,既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見證,也是人類在歷史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遺存,更是人類最為寶貴璀璨的文化財富。加強文物保護,對于探究歷史,發(fā)掘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彰顯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著非常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現(xiàn)有道教、佛教(包括藏傳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種宗教。伊斯蘭教在回族、東鄉(xiāng)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薩克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幾乎為全民信仰;藏傳佛教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幾乎為全民信仰;漢傳佛教和道教主要為漢族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漢族,個別少數(shù)民族中也有少數(shù)信仰者。各宗教在甘肅的傳播與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宗教文化積淀。甘肅省的宗教建筑、遺跡,以及濃郁的宗教文化享譽全國乃至世界,許多宗教文化遺跡成為甘肅省的珍寶,進而成為人類文化瑰寶的組成部分,受到全人類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