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漢族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重鎮(zhèn),兼具南北風格。武漢的小吃遠近聞名,聲名遠播。多樣的種類,精妙的搭配,絕妙的做法加上廉價,使得武漢小吃聲名大噪。武漢美食當推早點,小巧精雅,造型別致,一律米面為體,兼容別樣,蒸煮煎炸,藝巧味多。舉凡平民達官、學人商賈、南北過客皆為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則名。在武漢,一日之美在于晨,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
武漢的早點有熱干面、豆皮、湯包、面窩、油條……數不勝數,間或也有外來的蘭州拉面、西安釀皮和美國麥當勞。武漢是一個小麥和水稻復合地帶上的城市,它的早點也是中國小麥文化圈與水稻文化圈兩個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麥子和水稻,代表旱地與水澤,一個制造味道的中庸地帶。武漢人管吃早點為“過早”,不忌諱自己的街頭巷尾即食性品飲,且引以為榮之際,炫耀在武漢“過早”一個月不重樣。武漢早點的長期繁盛是源于它的開放性,拿來主義是武漢人的好性格,好東西都可以接納,有人吃就會有人做,又有精糙兩吃的寬容精神。在“過早”的名義下,武漢人展示出荊揚相會、九省通衢、江漢大都氣吞山河的食量。武漢的“過早”習俗確實有很長的時間積淀,“過早”一詞最早見于清朝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實際的“過早”自然比形成文字要早。
武漢的早點攤遍布街頭巷尾,便宜方便,很難想象武漢人沒有地方“過早”會怎么樣。由于受武漢“過早”的影響,荊楚大地各城市都流行“過早”,這是武漢文化影響力最廣泛與持久的一例。另外,武漢的早點都有它的名店與源流,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這是武漢人的口上豐碑,外人來漢未曾尋芳品飲,武漢人會認為你沒有真正到過武漢。
武漢人永吃不厭的是熱干面。對于武漢人,熱干面不是糧食,是精神寄托,或曰味覺依賴,味覺上的故鄉(xiāng)。武漢人遠在他鄉(xiāng),每思及熱干面,就會淚流滿面。
武漢是湖北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明末清初即已成為“四大名鎮(zhèn)”之一,與河南的朱仙,江西的景德,廣東的佛山齊名,內聯九省,外通海疆,被譽為“九省通衢”,本世紀初,武漢作為華中地區(qū)經濟中心,進出口貿易額僅次于上海,而超過天津和廣州。商業(yè)上的繁榮,必定促進烹飪事業(yè)的發(fā)展。武漢菜是鄂菜的典型代表,它以漢口、仙桃、漢陽、武昌、黃陂、孝感等地風味為基礎,吸收了省內外各種風味流派之所長,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是湖北菜系的典型代表。武漢菜選料嚴格,制作精細,注重刀工火候,講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見長,淡水魚鮮與煨湯技術獨具一格??谖吨v究鮮、嫩、柔、軟,菜品汁濃、芡亮、透味,保持營養(yǎng),為湖北菜之精華。代表菜有:沔陽三蒸、黃陂三鮮、“蟹黃魚翅”、黃陂糖蒸肉、豆絲、“海參圓子”、“氽鳡魚”等。
武漢小吃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將各地的飲食文化精髓提煉延伸,便有了享譽全國的武漢小吃。武漢的小吃很多,但多以早點為主,武漢人把吃早飯叫“過早”,其著名的小吃有熱干面、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fā)糕、鍋貼餃、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雞冠餃、面窩、重油燒麥等,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園、蔡林記、四季美的小吃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凡到過武漢的人必須美美的吃上一頓后方才算真正來過武漢。
1.特點
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于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所以過早一向都是內容豐富,品種繁多。熱干面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它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2.武漢著名小吃街
(1)戶部巷
戶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清朝時候,這條百米小巷曾因毗鄰藩臺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枝詞》。后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里的早點夠老,夠味道。有石婆婆的熱干面、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2)吉慶街
白天逛漢正街,晚上游吉慶街”,武漢人素有此說。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吉慶街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各類美味佳肴應有盡有,漢味民間表演各具韻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這里交匯,中外來賓和八方游客在這里歡聚。這里已成為領略武漢都市風情的窗口。吉慶街位于漢口著名的老字號“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樓附近。東起大智路,西至江漢路。別看這條有名的吉慶街夜市大排擋寬不過十幾米,路面凸凹不平,白天冷冷清清,可一到晚上,它的魅力便凸現出來,賣花的、賣唱的、拉琴的、吃飯的、服務的……幾百個臺位擠得滿滿的,熱鬧非凡,特別是在午夜12點以后,整個氣氛達到高潮。這里沒有安靜的茶莊,沒有高檔的餐廳,但是你一不留神就可以從客人里找出大學教授、作家或社會學家什么的。吉慶街的客人們形形色色,不光是文藝界,還有體育界、政界;不光是中國人,還有外國人,不光是為吃而來,更多的是想感受這里自由的氛圍,體味這里的漢味風情。
3.武漢著名小吃名店
(1)蔡林記熱干面
蔡林記熱干面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生意興隆,日銷量約15000碗,接待品食者萬人以上。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并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后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面發(fā)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面條里。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放在沸水里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問他這是什么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干面"。人們說熱干面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干而來。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干面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
(2)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chuàng)辦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xiāng)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后復業(yè),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tǒng)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制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制作餡料,創(chuàng)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fā)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膾炙人口。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3)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yè),生意興隆;后有特級廚師鐘生楚等在該店制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yōu)橹饕』\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制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4)小桃園煨湯
"小桃園"是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chuàng)始于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里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jié){之類的小吃,后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后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武漢黃陂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人油鋸爆 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yǎng)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
(5)談炎記水餃
談炎記水餃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384號,距利濟路口不遠。1920年由黃陂人談志祥創(chuàng)辦。專門經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制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準,如以鮮豬腿、黃牛腿肉制餡,豬蹄熬湯,配上蝦米、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使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吃后留有余味,使人吃了還想吃。 除了傳統(tǒng)的鮮肉水餃,名師談銀山近幾年還陸續(xù)研制出冬菇水餃、廠米水餃、三鮮水餃、雞茸水餃、蝦仁水餃等新的品種,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6)老謙記牛肉豆絲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qū)別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fā)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7)五芳齋湯圓
在武漢,還有一家同時享有“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糕團大王”三大稱號的酒樓——五芳齋酒樓。該店歷經百余年之久,其制作的湯圓、粽子和糕團三鎮(zhèn)皆知,遠近聞名。位于武漢市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齋”本是一家酒樓,建于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
(8)田啟恒糊湯粉
田啟恒糊湯粉館坐落漢口花樓街,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名揚三鎮(zhèn)。 糊湯粉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者必賣油條。在制作米粉時,選用秈稻米磨漿、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燜,擠壓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鮮小鯽魚(或鱔魚)熬煮成 湯汁,再加水調入生米粉制成糊湯,放入各種調味品,成熟裝碗時,撒上蔥花、胡椒、配以油條佐食,別有風味。
(9)順香居燒賣
漢口花樓街、交通路交匯處的“順香居”是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歷史的老店。該店制作的重油燒賣,油重而不膩人,味道鮮美,而且形如銀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開。
(10)小香鍋土豆粉
“小香鍋”土豆粉,上桌未食,先聞其香,配以特制的砂鍋密烹,入口更是五味兼?zhèn)洌烬X留香,營養(yǎng)豐富,是百姓四季皆宜的食補佳品。王氏夫婦將“小香鍋”以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進行連鎖的管理與經營,使“小香鍋”這個傳統(tǒng)品牌小吃讓更多的人得以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