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糯米粽子怎么做
做法一:
主料:糯米1000g。
輔料:蜜棗、葡萄干、粽葉適量。
步驟:
1、糯米洗凈泡2小時,葡萄干洗凈備用。
2、粽葉、馬蓮草加水煮開后即可關(guān)火,水中浸泡。(沒有馬蓮草的可用繩子)
3、桌子上撣些水,將煮好的粽葉取4——5片在桌子上鋪平,要是粽葉較小、較細(xì),可以將粽葉顛倒放置,讓葉片光滑的一面朝上。
4、折成圓錐形,先放2顆葡萄干(可以防止漏米),加糯米和蜜棗,再放糯米和葡萄干。
5、折起封口。
6、用馬蓮草或繩子捆結(jié)實。
7、將粽子沿著鍋壁碼好,加水開煮,煮約2個多小時即可。
做法二:
食材:糯米2斤,粽子葉40——50片,捆粽子的線50根左右(每根60厘米左右),馬蓮草也可以。
步驟:
1、先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泡24小時,泡一個小時看看,米把水吃沒,再加水,水沒過米。米不能露出水面,不然米就粉了。
2、泡粽子葉時,還是先把粽子葉洗凈,再把粽葉平鋪在水池里,放水沒過粽葉,用重物把粽葉壓住,以免浮上來,泡透(用手折不斷)。
3、把粽葉兩片拿出,一片壓著另一片的六分之一左右,把兩片拿起再對折,折成漏斗。
4、喜歡吃棗或者葡萄干的,先放一個棗,或一把葡萄干,再把米放進(jìn)折好的漏斗里,把上面的多余的葉子折回來封口。
5、用繩子在粽子的封口處來回纏幾圈,粽子就包成了。
6、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半個小時,美味,可口,甜糯的粽子就熟了。
注意事項:包粽子時折邊要注意不漏米,封口時也一樣。
二、桂花紅棗糯米粽的做法
食材:糯米,紅棗,血糯米,紅豆,干棕葉,糖桂花。
步驟:
1、糯米、紅棗、血糯米、紅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
2、干棕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洗凈。
3、將糯米、血糯米、紅豆放入盆中混合均勻。
4、取兩片棕葉,彎曲成漏斗狀,底部不可以有空隙,放入一調(diào)羹混合好的米,放入幾顆紅棗,再放入一調(diào)羹混合好的米和幾顆紅棗,最后在表面再覆蓋一層米。
5、用手將上面兩側(cè)的棕葉向中間捏一下,再將多余的棕葉覆蓋在頂部包嚴(yán),用線捆扎結(jié)實即可。
6、全部包好后,碼入鍋中擠緊,加入足量的水。
7、為了防止在煮粽子的過程中粽子翻滾而造成漏米,所以上面要壓一個重物,我用了箅子和一大碗清水。開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2-3個小時即可。如果用高壓鍋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煮1個小時就夠了。
8、吃的時候,將粽子剝開,淋入糖桂花即可。
三、花生糯米粽子的做法
食材:花生米,糯米,干粽葉。
步驟:
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撈出控凈水分,干粽葉用開水燙軟撈出,并用刷子在流動水下沖刷干凈。
2、花生米洗凈泡發(fā)。
3、取一張粽葉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調(diào)羹糯米,再放入幾顆花生米,最后再放一層糯米填滿,包好并用線捆扎結(jié)實即可。
4、將包好的粽子碼入鍋內(nèi),加清水沒過粽子,再用箅子押緊,箅子上再放置一個加滿清水的盤子,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煮2小時再燜制1小時即可。
四、綠豆糯米粽子的做法
食材:糯米1000克,無皮綠豆400克,粽葉、馬連草適量。
步驟:
1、把糯米和無皮綠豆分別放到盆里,用涼水浸泡,大約6個小時即可。
2、粽葉和馬連草也放到水里泡軟。
3、把2-3片粽葉底部窩出一個角,然后放糯米,再放綠豆,再放一層糯米最后把粽葉最上部橫著對過來,包住。
4、用馬連草把粽子捆扎。
5、用電壓力煲放水,沒過粽子,煮1個小時。
6、吃的時候去掉粽葉,用紅糖熬成糖漿,用粽子蘸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