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別名:沙葛,是豆薯屬,豆科的一種植物。草質(zhì)、纏繞植物;羽狀3小葉,常分裂或有角,有小托葉;花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常簇生于花序軸腫脹的節(jié)上;萼二唇形,上唇頂微缺,下唇3齒裂;花冠青紫色或白色,伸出萼外,旗瓣闊,基部有耳;雄蕊10,二體(9 1);子房有胚珠多顆,花柱長,先端旋卷,沿內(nèi)彎一面有毛;莢果狹,扁平或腫脹,在種子間有下壓的槽紋。
原產(chǎn)于熱帶美洲,現(xiàn)廣布于東半球熱帶地區(qū),中國西南部各省常見栽培。
粗壯、纏繞、草質(zhì)藤本,稍被毛,有時基部稍木質(zhì)。根塊狀,紡錘形或扁球形,一般直徑在20-30厘米左右,肉質(zhì)。羽狀復葉具3小葉;托葉線狀披針形,長5-11毫米;小托葉錐狀,長約4毫米;小葉菱形或卵形,長4-18厘米,寬4-20厘米,中部以上不規(guī)則淺裂,裂片小,急尖,側(cè)生小葉的兩側(cè)極不等,僅下面微被毛??偁罨ㄐ蜷L15-30厘米,每節(jié)有花3-5朵;小苞片剛毛狀,早落;萼長9-11毫米,被緊貼的長硬毛;花冠淺紫色或淡紅色,旗瓣近圓形,長15-20毫米,中央近基部處有一黃綠色斑塊及2枚胼胝狀附屬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圓形、直立的耳,翼瓣鐮刀形,基部具線形、向下的長耳,龍骨瓣近鐮刀形,長1.5-2厘米;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子房被淺黃色長硬毛,花柱彎曲,柱頭位于頂端以下的腹面。莢果帶形,長7.5-13厘米,寬12-15毫米,扁平,被細長糙伏毛;種子每莢8-10顆,近方形,長和寬5-10毫米,扁平。花期8月,果期11月。
豆薯為喜溫喜光蔬菜。生長期要求較高的溫度條件。發(fā)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jié)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塊根生長發(fā)育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廣,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膨大生長。但溫度低于15℃,則生長發(fā)育受抑制。
豆薯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宜的土壤條件方能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豆薯要求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適于在黏重、通透條件較差的土壤上種植。豆薯的根系強大;吸收力很強,較耐干旱和瘠薄。
豆薯生長期長,需5~7個月才能收獲。生育期分四個時期:
發(fā)芽期:播種至第一對真葉展開。
幼苗期:第一對真葉展開至發(fā)生6~7個復葉和數(shù)條側(cè)根。
發(fā)棵期:莖葉迅速生長,塊根開始形成。
結(jié)薯期:塊根迅速膨大,約60天左右。
豆薯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它還有降低血壓、血脂等功效。和紅薯一樣,豆薯也是一種高產(chǎn)農(nóng)作物,畝產(chǎn)可達數(shù)千斤甚至萬斤以上。因此在我國南方,有些地方將豆薯作為一種主要的經(jīng)濟作物來栽種。豆薯肉質(zhì)塊根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質(zhì),脆嫩多汁,皮薄而堅韌,容易剝除,可供生食、炒食、做飼料。加工制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的功效。豆薯塊根耐貯藏,可調(diào)節(jié)蔬菜周年均衡供應。種子及莖葉含魚藤酮,對人畜有毒,不能食用,但可提取殺蟲劑。老熟塊根中淀粉含量較高,可提制淀粉。種子和莖葉中含有魚藤酮,對人畜有毒,可用以制殺蟲藥劑。豆薯食用部分為肥大的塊根,富含糖類、蛋白質(zhì),據(jù)測定,每千克塊根中含水分810~880克、碳水化合物76~119克,及一些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其肉質(zhì)潔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熟食,并能加工制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功效。
(1)補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為身體提供能量。
(2)提高免疫力:銅等礦物質(zhì)形式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
(3)安神除煩:緩解腦部葡萄糖供養(yǎng)不足而出現(xiàn)的疲憊、易怒、頭暈、失眠、夜間出汗、注意力渙散、健忘等癥。
(4)解酒: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
(5)祛脂降壓:使血壓更易控制,并使毛細管擴張,血黏度降低,微循環(huán)改善。
涼薯自身就屬于含量性的食物,這種食物在食用之后就會增加人體的寒氣,使脾胃的功能有所下降,但若是再和其他的寒性食物一起吃,很容易出現(xiàn)脾胃虛寒之癥,出現(xiàn)消化不良,腹瀉、腹脹、腹痛等癥狀。常見的寒性食物有:綠豆,鴨肉,西瓜,苦瓜,黃瓜,冬瓜等。
涼薯是寒涼性的食物,在食用之后會降低胃腸的消化功能,而油膩的食物需要較好的胃腸功能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這兩種食物一起吃很容易出現(xiàn)腹瀉。常見的油膩食物有:紅燒肉,油炸食物,燒烤食物等。
涼薯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質(zhì),以其中的粘液蛋白的營養(yǎng)價值最高,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較強的提升作用,而鞣酸會和蛋白質(zhì)發(fā)生反應,生成難以消化吸收的絡合物,少量一起吃只會降低涼薯的營養(yǎng)價值,過多食用甚至會形成胃石,危害健康。常見的鞣酸食物有:茶飲,柿子,綠豆,五倍子,葡萄,李子等。
材料:涼薯1個,五花肉、香菇各適量,小蔥、大蒜、生姜、小紅椒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五花肉洗凈后,切成片,倒入油鍋中,加入辣椒、大蒜、生姜炒出香味;
(2)將香菇提前泡發(fā),切成片,倒入鍋中快速翻炒;
(3)將涼薯去皮、洗凈后,切成條,倒入鍋中,大火翻炒2分鐘,加入食鹽、小蔥調(diào)味即可。
材料:牛肉末150克、涼薯400克,大蒜、蔥段、紅辣椒、食鹽、生抽、蠔油各適量
做法:
(1)鍋內(nèi)放油,放入大蒜爆炒出香味后倒入切成絲的涼薯進行翻炒至段生后盛出備用;
(2)鍋內(nèi)留油,倒入牛肉末炒至變色后盛出備用;
(3)鍋內(nèi)留油,倒入紅椒絲快速翻炒后,倒入涼薯絲,加食鹽、生抽、蠔油進行調(diào)味;
(4)倒入牛肉末以及蔥段翻炒均勻即可。
材料:涼薯400克、胡蘿卜80克,食鹽、大蒜、調(diào)和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涼薯和胡蘿卜去皮、洗凈后,切成細絲;
(2)熱鍋下油,爆香蒜蓉,倒入胡蘿卜絲進行翻炒;
(3)倒入涼薯絲翻炒均勻,加入適量清水以免糊鍋;
(4)待涼薯轉(zhuǎn)為透明的時候,加入食鹽調(diào)味,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材料:涼薯1個,蝦米10粒,蔥花、食鹽、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涼薯去皮、洗凈后切成小粒備用;
(2)鍋內(nèi)油燒熱,爆香蝦米,倒入開水煮沸;
(3)放入涼薯粒、食鹽、麻油煮沸,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夏季傷暑、煩熱口渴、感冒發(fā)熱、頭痛、煩渴、下痢、高血壓、頭昏目赤、顏面潮紅、大便秘結(jié)的人以及飲酒過量、口干渴和慢性酒精中毒者適宜食用。如要治慢性酒精中毒,可用地瓜拌白糖服。
豆薯性質(zhì)寒涼,體質(zhì)偏寒、受涼腹瀉、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寒性痛經(jīng)以及女子月經(jīng)期間也不宜食用;忌食生冷豆薯及其種子和葉。
好的豆薯果皮呈淡黃色或偏向白色,若是有黑點或顏色較暗都不是好的豆薯,存放了太久。
生長得很好的豆薯外觀比較圓滑飽滿,若是外觀有較多的溝壑,并且還很深都是生長不是很好的豆薯。
新鮮的豆薯水分充足,用手輕輕捏時給人一種飽滿充實的感覺,而存放很久的豆薯質(zhì)地會變軟。
豆薯通常都是室溫保存,不過建議選擇在陰暗、干燥處,能抑制豆薯的發(fā)芽,塊莖植物在接觸到陽光或潮濕的空氣時都會很快的發(fā)芽。當然生活中也可將豆薯放進冰箱中,低溫也會抑制其發(fā)芽。
豆薯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塊根,應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干燥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
前茬收獲后,深耕25~30厘米,每畝施入草木灰500公斤,豬糞1000公斤。播種前15天將土塊打碎耙平,做成1.2~1.3米寬的高畦,畦溝深25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由于豆薯生長期較長,所以北方地區(qū)應盡早播種。行株距20~25厘米,每穴播種子3~4粒,播種后再蓋上草木灰,每畝用種量2.5公斤左右。豆薯種子種皮堅實,播前用30℃的溫水浸泡3~4小時,置于25℃~30℃的溫度下催芽。待芽初出即進行播種。
播種后15天幼苗出土。第一對基生葉出現(xiàn)后進行間苗、補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將薄膜扎洞,引幼苗出膜,在幼苗基部將地膜蓋緊壓嚴,補苗要及時。選擇陰天將幼苗帶土團移栽。苗期要及時松土除草和追肥,每松一次土,澆一次人糞尿,促其早發(fā),到6月上中旬塊根膨大時重施一次追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澆水。
當豆薯苗長到30厘米高時,每穴插小山竹1根,將相鄰的豆薯苗扎在一起讓藤爬上架。當蔓長到1米多高時要打頂,以免消耗養(yǎng)分。豆薯除留種外,每節(jié)出現(xiàn)的側(cè)枝和花序要及時摘除,保留其葉片,以進行光合作用,否則會影響豆薯塊根的膨大,降低產(chǎn)量及品質(zhì)。
豆薯播種4個月后,塊根已膨大,即可開始采收,但這時產(chǎn)量不高,為求豐產(chǎn),宜延遲1個月采收。但若采收過遲,又會使品質(zhì)下降。因此應適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