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中完全無水。有土有石,土石常成山形。根據(jù)山形、地貌構成連綿群山,草原林木或沙丘綠洲等,有些旱盆雖不用水,而用白色細石粒代水,將這種盆景稱為旱盆水意。旱盆景,盆中沒有水。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澤或反光來象征水。
工具:鋸、鑿、鉗子、榔頭、嵌板、筆刷等。
材料:淺口盆、山石、水泥、沙子等。
制作過程:
1、構思設計:在假山制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從下手,根據(jù)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xié)調。
2、粘合膠接假山:第一步,膠接山體,先要調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第二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第三步,粘合山體,在需要粘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涂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注意把粘合處多余的膠漿清除干凈。
3、花木選擇:在山石上植花木,要選擇根系發(fā)達、易活的矮生苗木,以葉子細小的為好。苗木大小要與山石比例協(xié)調。山石的花木栽植不宜過密,青苔只能長在低凹處,凸出的巖石上的青苔應當鏟除。這樣才能突出山石險峻,反映自然景色。
山水盆景的花木須與山石融為一體。山頂上的樹宜矮小結頂且枝干虬曲;山背種樹要通直露頂;山坡植樹忌通直無姿;懸?guī)r峭壁處植樹,最宜蒼老虬曲,并要有一定的耐旱力.山腳水邊植樹,要選擇濕生樹種.這樣種植既符合自然植被分布,也容易管理。
4、植物的栽種方法:如果是松質石料,在石料加工時可保留出栽種植物的洞穴,洞穴盡量在山石側面或背面,口子要小,里面要大,這樣存土易,有利于植物生長。若是硬質石料,則在膠合石料時做出洞穴。洞穴以能直達底部為最好,因為便于汲水。如不能直達底部,就必須在洞穴底部為下出水口,這樣洞穴里便可栽種植物。有的沒有條件做出洞穴的,可用棕皮將植物根部帶泥包好,扎縛在山石背面,使植物從石側伸出來。種植在山石上的植物多可自行汲水,不一定再從上面澆水了;如果汲水有困難,必須注意經(jīng)常澆水,以防干枯。另外山石盆景中的植物必須配置一恰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山體制作完成后,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yǎng)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山石盆景是一種立體的畫。它經(jīng)過作者藝術加工,進行移天縮地神奇手法的處理,在咫尺盆盎中把自然美景通過山體、植物、配件組景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
水盆景以水石為主,山石擱置水中,水盆景,盆中有較大面積或較深的水,水中有時還養(yǎng)有小魚。在盆的整個平面面積中,水面的面積占去6/10以上的盆景稱水盆。以水石為主,山石擱置水中,特別適于表現(xiàn)平蕩的湖泊和寬闊的河流。
水盆型把山石置于淺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國地大物博,山石的種類繁多,常用的山石約有三十多種,基本上可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的則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質或硬質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tài)自然等特點。
1、石料的選擇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國地大物博,山石的種類繁多,常用的山石約有三十多種,基本上可分為松質和硬質兩大類。松質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質的則質地堅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質或硬質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須具有天然紋理、色彩以及形態(tài)自然等特點。主要用石有浮石、砂積石、浮石等。
2、石料的加工
選取了合適的石料后,必須進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跡,雕琢不能過于呆板,而要生動流暢,要簡潔有韻而不能繁雜失度。具體加工的方法有鋸截、雕琢、膠接和襯石四種。
3、石山的布局
山水盆景是運用移天縮地、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根據(jù)“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原則來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為主,成功的石山必須是既具形態(tài)美和雄偉的山勢,又有皺、瘦、透、漏之妙?!鞍櫋本褪且笫媳砻嬗屑y理,皺褶得有規(guī)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塊稍長,頂端較寬有棱角,不宜臃腫;“透”就是指石塊里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溝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夠通氣排水。我們在選擇石料制作盆景時,主要是要根據(jù)石的特點來確定主題。如修直挺拔、呈懸崖峭壁的,可用來制作險峰;呈扁長形狀的,可用來表現(xiàn)連綿不斷的山巒;皺、瘦、透、漏皆備的,不但可作云峰、洲島、土山,還可作獨石欣賞。
4、配種植物與配置小景
山石盆景的石山制作完畢以后,還要著手種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蘚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鳥、亭臺、房屋、小橋、小船等,用以點綴,使石山變幻無窮,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
1、灌水
山水盆景山石上栽種植物的土很少,蓄水也少,澆水又比較困難,不同于樹樁盆景,稍有疏忽,就會造成植物干枯。因此要及時灌水。吸水石料所作的水石盆景,在盆中須經(jīng)常貯滿水,同時對植物及山石進行噴水,這樣對于山石上生長青苔也很有利;如不吸水石料所作的盆景,必須對栽種植物的地方反復噴水,直至濕透為止???/span>之,要保證山石上植物所需的水分不斷。
2、施肥
同樣由于山石上栽種植物的土少,又不便于換土,因此,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受到限制,必須注意經(jīng)常施肥,才能生長良好。在山石上施用的肥料,宜稀薄的液肥,每次施肥量不宜太多。
3、遮蔭
山石上的植物一般根較淺,經(jīng)不住曝曬,同時山石上的青苔也要蔭蔽。因此,在夏天最好將山石盆景置于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
4、防寒
由于山石上的植物根淺,耐寒能力降低,因此,冬季必須采取防寒措施,一般不宜放置室外。
水旱盆景是樹木盆景與山水盆景相互結合的產(chǎn)物。它是中國盆景特有的一種形式。水旱盆景表現(xiàn)題材廣泛,景物內容豐富,自然氣息濃郁,深受人們喜愛。水旱盆景的制作比較復雜,要求制作者掌握樹木與山水兩類盆景的基本技巧,才能得心應手。
1、選樹
在水旱盆景中,樹木有著相對凸起的地位。樹木的形態(tài)、風韻對構圖組景、寫意抒懷有著重要影響。盆景中的樹木,可以孤植,也可以合栽、叢植。孤植樹木要求造型相對完美;合栽、叢栽的樹木要求風格同一,有大小、高矮、主次之分。因為水旱盆景表現(xiàn)的是天然風光,因此樹木姿態(tài)應該天然,不可矯揉做作。選用的樹木,最好是經(jīng)由盆栽培養(yǎng)的,有成熟的根系,植入水旱盆景輕易成活。
2、選石
水旱盆景中,山石是樹木的伴侶,同時也最能反映水面景色及地貌特征。制水旱盆景多采用硬質石料,因其質感好,且分隔水旱不會透水。常用的硬質石料有英德石、龜紋石、宣石、石筍石等。松質石料如砂積石、蘆管石等也可用做水旱盆景,但因石有細孔能透水,分隔水旱時需作防滲漏處理。不同的石種質地、外形、紋理、色彩各不相同,選用什么石種應根據(jù)作品表現(xiàn)的內容而定。統(tǒng)一種石頭中,紋理、色彩的變化也很大,因此選石時特別留意質、形、紋、色協(xié)調同一。用于坡岸和水面的石頭,需將底切平,使安頓盆中時與盆面緊密相貼。切割石料可采用礦石切割機。
3、選盆
制作水旱盆景宜采用淺薄的白色大理石盆,盆底無孔,可以貯水,便于表現(xiàn)水景。盆淺,能凸起曲折婉轉的水岸線,正所謂“山因水活,水因山轉”。盆的素色,比如一張白紙,能將樹石組成“畫”襯托得淋漓盡致。盆的外形以長方形、卵形、腰圓形較為合用,方形、圓形用得較少,異形盆不足取。
4、收拾整頓樹木
用水旱盆景的樹木材料,須進行一定的加工收拾整頓,使之具有柔美的姿態(tài)并符合造景的要求。加工可采取蟠扎與修剪相結合的方法,既要考慮樹木本身的姿態(tài)與風韻,又要考慮構圖布局的需要。若是多株樹木合栽或叢植,則要收拾整頓出相互間的主從、爭讓等關系。碰到根系影響栽植的情況,還應對根系作適當?shù)男藜艋蝮丛?,使之能利便栽種于盆中。
5、試作布局
布局是制作水旱盆景的重要一環(huán)。先將選好的樹木放于盆中適當位置,再擺放山石,設計出曲折的坡岸。在試放過程中,一邊觀察,一邊調整,使樹石配合協(xié)調,布局天然而富有意境。常見的布局形式有水畔式、江湖式、溪澗式等。布局確定后,可用鉛筆沿水岸線將山石位置畫在盆中,必要時可逐塊編號,以便在制作過程中“對號入座”。
6、粘貼山石
布局確定之后,拿開樹木和山石,將盆和山石分別洗凈晾干,隨后按盆中的鉛筆線將石頭逐塊粘貼于盆中。詳細方法是,以107膠調拌水泥作粘合劑,用小刮刀將水泥涂抹于石頭底面,粘貼在原先定好的位置。粘貼一塊后,要在相鄰的石塊之間抹上水泥,使石與石拼接縝密。這道工序結束后,就達到了分隔水旱的目的。為使坡岸美觀清潔,可用油畫筆蘸水刷凈粘合時多余的水泥。如是松質石料,還需在坡岸內側(放土的一側)再涂抹一層水泥,以保證不滲漏。
7、栽種樹木
山石在盆中粘合固定后,即可栽種樹木。詳細方法是,先在貯土一邊的盆面鋪上一層土,放入樹木,以墊土的厚薄來調節(jié)栽植的高度。定位滿足后,將土填入根系附近,并用小竹簽將土扦實,使根與土結合緊密,利于成活。栽植的同時,適當做出起伏的地形。
8、點綴山石
此時盆景雖已初見成效,但水岸邊的山石像一道“石圩坎”旱是旱,水是水,有失生硬、呆板,如在旱地和水面上點綴一些山石,情形就大不一樣。土面散置的山石不僅豐碩了地形地貌,完美了構圖,而且與水岸邊的山石相互呼應,使整個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水面點綴數(shù)塊山石,猶如礁石浮出水面,能使原先空曠的水面變得生動起來。
9、鋪種青苔
青苔在盆景中比如草地,有了青苔的鋪襯,盆景便氣憤盎然。布苔時,先用噴霧器將土面噴濕,然后將帶土鏟來的青苔一片一片地貼在土面,輕輕壓實。樹與石之間有了青苔作中介物,更顯天然,盆景的色彩也變得豐碩起來。盆內鋪種青苔,還可以保護土面,避免因澆水或兩水沖洗造成水土流失。青苔鋪種結束,用噴壺將盆土澆透。
10、安放擺件
為了豐碩意境,凸起主題,有時需要在盆景中安放擺件。常用的擺件有船、橋、亭、茅屋、水榭、人物等,以廣東佛山產(chǎn)的陶質擺件最為合用。擺件的選擇要恰當,與景物的比例要公道,安放的位置要經(jīng)得起推敲。擺件應能一語道破,不可畫蛇添足。
水旱盆景通常以樹木為主體,而且多為叢植。應注意處理好主次、疏密、高低、遠近、爭讓、露藏、動靜等關系,同時還要考慮到樹木與山石的關系,以及山石、水面的位置,旱地與水面的比例要恰當。山石的布局要注意透視原則,山石的形狀、皺紋應大致相同,而又要略有變化,拼接的山石要有整體感,大塊面需與小塊面搭配使用。水旱盆景的點石對整體造型影響甚大,它可以與坡岸山石呼應,同時對樹木起到對比和襯托作用。點石又對地形的處理起到重要作用,還可彌補樹木根部的缺陷。點石也要注意高低、疏密等變化,以及與其它景物的關系。配件大多放置在山石上,要做到位置適合、色彩協(xié)調、比例恰當。
經(jīng)過反復調整和修改,即可確定布局,便用鉛筆將主要景物的位置在盆中作出記號,特別要注意水岸線的位置必須精確地畫在盆上,石塊可以編號,以免在膠合山石時弄錯。具體操作過程是先將坡岸山石膠合在盆中,再種植樹木,布置點石,并作出地形,最后固定配件,鋪種苔蘚。
膠接山石前需洗凈盆面,可以用水泥調合107膠,再調進顏色,使之接近山石顏色。膠合必須緊密,既要使山石與盆面結合得好,又要使山石之間結合得好。不可漏水,也不要有多余的水泥外露,可用油畫筆蘸水洗刷沾在山石外面的水泥,漏水會對植物生長不利。
膠合的水泥干透后,即可栽種樹木。先在旱地部分鋪一層薄土,然后剔去根部宿土并適當修整,按布局要求將樹木栽在適合的位置上,用竹簽使土與根貼緊,不要將土壓得太緊。
栽種完成后,即可在原定位置上點石。點石需將山石的下部埋入土中,使之“生根”。一般在點石的同時,在旱地部分堆土做出地形,并在表面撒上一層細粒土,以便鋪苔。點石后,可將配件用水泥或膠固定在石塊平面上。
鋪種苔蘚可美化盆面,使樹木、山石連成一體,防止水土流失,需認真對待。鋪苔后,需從全局考慮,將樹木精細修剪一次,求得最佳效果。最后再將山石、樹干、盆缽洗刷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