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多豪飲,酸奶正是他們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鈣含量豐富,因此對緩解酒后煩躁癥狀尤其有效。對胃產(chǎn)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飲用,還會增加腎臟過濾負擔,影響腎功能。
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后頭痛癥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頭痛。
西紅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飲品,一次飲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頭暈感逐漸消失。實驗證實,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飲用前若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于穩(wěn)定情緒。
新鮮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zhì),降低體內(nèi)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后反胃、惡心的癥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湯(中醫(yī)經(jīng)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機體吸收而引起全身發(fā)熱;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熱去火功效,能幫助全身降溫。飲用時加入少量食鹽,還有助于穩(wěn)定情緒。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就記載了柚子能夠解酒。實驗發(fā)現(xiàn),將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對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氣和臭氣有奇效。
酒后胃腸不適時,喝些芹菜汁能明顯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后顏面發(fā)紅癥狀。
飲酒后感到心悸、胸悶時,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濃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達到解酒目的,同時減輕心悸癥狀、消除胸口郁悶。
橄欖自古以來就是醒酒、清胃熱、促食欲的“良藥”,能有效改善酒后厭食癥狀。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燉服。
注意:酒后忌飲茶
都以為茶能解酒,卻不知就這樣被“貽誤”多年。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后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F(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指出,茶水會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損傷到胃黏膜;同時,茶水中的茶堿和酒精一樣會導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臟負擔。
家常大白菜洗凈,切成細絲,加些食醋、白糖,拌勻后淹漬10分鐘后食用,清涼、酸甜、又解酒。
用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然后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緩解酒精中毒。
濃米湯里含有多種糖及維生素B,有調(diào)和解毒醒酒之功效,如加適量白糖效果會更好。
蜂蜜水是解酒的最快方法。如果飲酒過量,可以在酒后喝幾杯蜂蜜水,這樣不但能讓頭暈的感覺消失,還能讓醉酒者快速入睡,并且第二天早起后也不會感到頭疼。
楊桃味酸性甘平,有生津止渴、下氣開胃的功效??捎么诐n楊桃水煎服以解酒。
滴幾滴花露水在熱毛巾上,輕擦醉酒者的胸、背和太陽穴等處,可以很快有明顯的解酒效果。
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嚴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這也是解酒的最快方法之一。
開水泡酸梅,之后與冰糖、蜂蜜、桂花一起加水熬煎,涼了之后就成了酸梅湯。酸梅湯酒后飲之能快速解酒,效抑制乳酸,并驅(qū)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zhì)。
米醋或陳醋50毫升、紅糖25克、生姜三片,加適量水,煎湯飲服即可。另外喝一小杯食醋(20毫升左右)亦可立即解酒。
吃幾個梨或?qū)⒗嫒テで衅?,浸入涼開水中10分鐘,吃梨飲水,可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