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的基本原則
1、越早開始越好
爸媽不要老是指望等到時機成熟再和孩子來談“性”這個問題,應該隨時把握機會,從孩子的各種提問中就開始有意識地和他談性。
2、生活中可隨時進行教育
爸媽可以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來談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比如在寶寶洗浴、新聞報道有關性的問題時,都可以和寶寶一起討論。
3、不要怕回答問題,也不必硬充專家
爸媽碰到自己答不出的問題,不要硬充專家,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無所不能的。碰到不懂的問題,可以一起查資料,一起討論。
4、準備充分,問題就不成問題
如果你不敢和寶寶談性,是因為自己性知識不足,那么最好的辦法是多閱讀這方面的書籍。父母在思考如何回答寶寶某些性問題之前,最好預先想好怎么表達你的觀點。
如何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1、爸媽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不可將孩子引入誤區(qū)
寶寶長大了,圍繞兩性器官之差異會提出各種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父母自然是被詢問的第一個對象。爸媽不必答非所問,或遮遮掩掩,敷衍搪塞,或視為臟骯下流,嚴詞呵斥。這樣會使孩子將生殖器官誤認為是下流無恥的象征,將與此相關的活動都看作是丑惡的。
有的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偏要弄個明白,或更加頻繁地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以滿足好奇心,或窺視父母性生活,形成神秘感,甚至長大后走上犯罪道路。總之,這會嚴重阻礙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2、要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逐漸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簡單功能,包括性器官
爸媽要實事求是、通俗易懂的說明,這不僅能解除孩子的疑問,取得孩子的信任,而且還能溝通爸媽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例如在幫孩子洗澡時就可以順便教他認識自己的身體,指出他的生殖器官,并教給正確的名稱,這樣孩子看待性器官就會同看待自己的頭發(fā)一樣自然。
3、與孩子同睡一床的爸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親熱
不能給孩子以目睹、窺視的機會,因為這樣會導致孩子胡思亂想,情緒緊張,形成精神壓力,妨礙孩子的心理發(fā)育。
4、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衛(wèi)生常識教育
爸媽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傳道、解惑”的責任。孩子有玩弄自己性器官的行為不要簡單訓斥,而要告訴孩子,那是小便的地方,摸弄自己的性器官是要生病的。
幾歲開展性教育最合適
1、合適的年齡
從理論上講,男女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一性征,在孩子青春發(fā)育之前解答沒有問題,就目前社會文化的現狀看,對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異,最好在5歲之前就給孩子解答。雖說性教育要相對超前一些,但也不能脫離孩子的理解能力。爸媽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答孩子的疑問。
2、合適的方法
在孩子5歲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體說話,給孩子講解。但是5歲以后,采用圖書、音像資料及其他方法比較合適。
3、合適的內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個年齡段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5歲前應該解決性別知識等簡單的問題。青春發(fā)育前,要進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發(fā)育時,要進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孩子不同時期的性教育重點
1、嬰兒期性教育
嬰兒期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媽媽對孩子的撫育喂養(yǎng)。母親與兒童身體的接觸,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tǒng)的敏感性,促進孩子大腦的分化發(fā)育。與爸媽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
2、幼兒期性教育
開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并初步進入性別角色。例如鼓勵男孩子勇敢堅強,鼓勵女孩子溫柔甜美、愛清潔等等。男孩子應該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服飾。
此時應該同時開始灌輸初步的性道德觀念,如讓男孩愛護尊重女性等。學會基本的性衛(wèi)生知識,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竅中等等。
3、兒童期性教育
兒童期性教育從六歲起到十歲以前。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社會知識和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此時的孩子性意識進一步增強,出現了不愿意和異性同桌、同行,為自己的性別而驕傲、自豪。此時不應該粗暴干涉孩子的這一心理現象,而應該肯定。如果發(fā)現孩子厭惡自己的性別角色,則應該及時糾正,以防發(fā)生日后的性別角色倒錯現象。此時要教給孩子性衛(wèi)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wèi)生。同時應該教會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鼓勵孩子的獨立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別,特別應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給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規(guī)則,要孩子自尊、自愛。
4、少年期性教育
少年期性教育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此期內多數孩子先后進入青春發(fā)育階段,女孩子表現為月經來潮,男孩子表現為初次出現遺精。他們已經開始注意異性,有了朦朧的性意識,對異性開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此時的性教育內容主要為:青春期生理衛(wèi)生知識,經期衛(wèi)生知識,男女交往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初步的婚戀道德原則,明確法律與道德對兩性關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錯的發(fā)生,同時對自己既要認識又要接受。這一時間段是從10—20歲。
適合給孩子看的性教育繪本有哪些
1、珊蒂·克雷文《 不要隨便摸我 》
這本書一共有三冊,《學會愛自己:不要隨便摸我 不要隨便親我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套裝共3冊)》曾獲得本杰明?富蘭克林親子教養(yǎng)類獎,在美國很多家庭和學校都是對孩子普遍力推的教材。
文中以媽媽講故事的形式展開對自我保護教育,文中通過一個兒童侵犯的案列,教給孩子自己身體哪些隱秘部位任何人是不能隨意觸摸的,以及遇到性侵犯這樣事情該如何處理。
2、中國作家王早早《為什么我是女孩》
這本書比較適合3~6歲孩子閱讀性教育圖書,它以兩個小朋友正常對話,以及童話般的教育方法,解答了孩子最為關心的生命的來源問題;解答了孩子對自己性別的疑惑;幫助孩子了解父母與自己的關系,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和尊重父母。
書里面沒有把性教育只理解為生殖、生理知識教育,而是把性教育與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童話般的色彩結合起來,融入到人格、情操、責任感等更高層次的培養(yǎng),以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育。
特別是里面通過簡單的對比讓孩子知道性別的區(qū)別,女孩和男孩的區(qū)別,為什么女孩不能站著尿,而且里面的小精靈跟小女孩詳細的講了男孩女孩的生殖器官的區(qū)別,隱私私密部分不能給人看,除非是醫(yī)生檢查身體。
3、日本作家山本直英《小雞雞的故事》
相信很多家長養(yǎng)的男孩的或多或少對自己的小雞雞感興趣了,老是會不由自主的去摸呀摸的,對于這樣的壞習慣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大部分家長都只是呵斥住或者慢慢的進行講道理說這樣子是不行的。
但是有些往往有點適得其反,男孩不停,一如既往做著壞習慣,然而這本書就很好的給小孩建議,文中告訴小朋友小便和大便屬于隱私同樣不能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內衣褲要自己洗,從小學會自理的好習慣。這樣干干凈凈反而降低了疾病的存在。
4、日本作家土屋由亞美《乳房的故事》
當孩子長大會發(fā)現自己乳房和媽媽的不一樣,一定會向媽媽提出各種疑問。畢竟,吃過母乳的孩子,對在媽媽懷抱吃奶的感覺還會有點記憶的。這個繪本,就是很好幫助媽媽和寶寶開始認識身體,正確地引導孩子去了解自己身體結構,也算潛移默化的進行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