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哪一天
1、春分: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四節(jié)氣,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間,晝夜等長。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前后,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時。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薄洞呵锓甭丁り庩柍鋈肷舷缕氛f:“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span>
2、夏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節(jié)氣,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熱將至,該日晝最長,夜最短。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我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tài)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yè)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
3、秋分: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六節(jié)氣,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秋分時,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jié)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对铝钇呤蚣狻?/span>:“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4、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二十二節(jié)氣,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來,該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又稱“冬節(jié)”、“賀冬”,八大天象類節(jié)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二、四個節(jié)氣的劃分依據是什么
西方天文學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黃道四點(0°、90°、180°、270°)看作四季的分點。表面看起來很直觀,四個黃經90°區(qū)域分別占直角坐標分割單位圓的四個象限的弧。
可惜這樣的分區(qū),每區(qū)的太陽赤緯不能滿足上面說的科學分劃的充分必要條件。只要看一、二兩區(qū)的太陽赤緯范圍完全一樣,三、四兩區(qū)的太陽赤緯完全一樣,就能明白,這樣的劃分法作為四季劃分是不合理的。太陽赤緯不能作為區(qū)分區(qū)域的天文特征。
很容易用數學證明以315°、45°、135°、225°為分點的劃分法是唯一滿足科學劃分充分必要條件的劃分法。這樣劃分的四區(qū)域的中點正好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點。即二分二至是天文四季的中點。這就是二分二至的真正天文意義。它們是四季的中點,而不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