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話主要是城區(qū)與周邊鎮(zhèn)區(qū),比如高埗、茶山、道滘、洪梅等鎮(zhèn)街講的方言,稍微有不同程度的方音差異,但也不妨礙相互交流。不過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交流都用粵語,一講地道的莞城話會覺得比較困難。
廣州話的“ei”韻母,東莞話大多讀成“ai”。字例:“你”,廣州話讀音“nei5”,東莞話讀音“l(fā)ai5”(音同廣州話“禮”);
廣州話的“ai”韻母,東莞話大多讀成“oi”。字例:“雞”,廣州話讀音“gai1”,東莞話讀音“goi1”(音同廣州話“該”);“歸”,廣州話讀音“gwai1”,東莞話讀音“gwoi1”。
廣州話的“aan”韻母,東莞話大多讀成“eng”。字例:“慳”,廣州話讀音“haan1”,東莞話讀音“heng1”(音同廣州話“輕”)
1.莞城話單音節(jié)詞比普通話多,如:蛤(青蛙)、仔(兒子)、女(女兒)、息(重孫)、鈪(手鐲)、褸(大衣)、身(身體)、脷(舌頭)、肚(肚)、望(盼望)、探(探望)、憎(討厭)、姣(淫蕩)、叻(能干)、嘢(東西)。比普通話保留更多的古漢語常用詞,如:翼(翅膀)、徛(站)、晏(遲、晚)、緣(爬行)、批(削)、著(穿著)、起(建造)、爭(相差)、佢(第三人稱代詞,本字是“渠”)。
2.部分詞形式與普通話相同,含義不盡相同,如:“腳”包括普通話腳板和整條腿;“肥”可形容動物和人;“?!奔嬷附?;“屋”等于普通話的“房子”,“房”等于普通話的“屋子”;“伶俐”形容干凈。很多詞形式與普通話完全不同,最富有方言特色,如:齊黑(傍晚)、日下(現(xiàn)在)、包粟(玉米)、禾碌(柚子)、禾犬(蚯蚓)、矮瓜(茄子)、馬騮(猴子)、整餸(做菜)、面豉(黃醬)、云吞(餛飩)、水腳(路費(fèi))、老竇(父親)、傾偈(聊天)。
3.一些詞的詞序與普通話相反,如“干菜”說成“菜干”,“公雞”說成“雞公”,“公狗”說成“狗公”,“夜宵”說成“宵夜”。
4.有一批不同于普通話的避諱詞,如:病了說“唔精神”;死了說“過身”;因“傘”與“散”同音,故改叫“遮”;“舌”與“蝕本”的“蝕”同音,故改叫“脷”;忌說“血”,故“豬血”改叫“豬紅”等;忌諱說“輸”,故“通書”改叫“通勝”;忌諱說“干”,故“干杯”說“飲勝”,“豬肝”說“豬潤”。
5.有一批數(shù)量可觀的外來詞,且多是來自英語的音譯詞,如:波p?23(球,英語ball)、□□au23sai44(球出界,英語out side)、呔t?ai23(領(lǐng)帶,英語tie)、□k??23(打電話,英語call)等。6.莞城話詞匯和廣州話詞匯有一些差別,如“太陽”,廣州話說“熱頭”或“日頭”,莞城話說“日”;如“昨天”,廣州話說“琴日”或“尋日”,莞城話說“昨日”;如“自來水”,廣州話還是說“自來水”,莞城話說“水喉水”;如“吵架”,廣州話說“嗌交”,莞城話說“鬧交”;如“害怕”,廣州話說“驚”,莞城話說“狂”;如“光亮”,廣州話說“光”,莞城話說“皓”;“大姐”在廣州話常用于稱呼已婚女性,莞城話卻專指未婚少女。以上特點(diǎn),全市各鎮(zhèn)區(qū)粵方言基本一致。
莞城話沒有兒化詞,也鮮有“子”綴詞。莞城話中最常見的名詞后綴是“仔??i35”,多有表小的意味,如:盒仔(盒子)、杌仔(凳子)、牛仔(小牛)、手指仔(小拇指)、男仔(男孩兒)。莞城話用“哋”加在單數(shù)人稱代詞之后表示復(fù)數(shù),如:我哋(我們)、你哋(你們)、佢哋(他們)。除“人哋”(別人)之外,“哋”一般不能加在名詞性語素之后。 前綴“阿”被廣泛運(yùn)用在姓氏、人名和親屬稱謂前,帶有親昵的意味,如:阿羅、阿玲、阿嫂、阿叔。前綴“老”用于親屬稱謂、排行或動物名稱前,語義上已經(jīng)虛化,如:老母、老公、老三、老虎。受普通話影響,“老、小”加在姓氏前的用法也慢慢多了,如:老王、小何。
1、天文地理
天后(天亮)齊黑(天黑)熱頭(太陽)
村仔(農(nóng)村)水氹(水坑)定方(地方,音椗deng6)
2、時令、時間
家下(現(xiàn)在)醒朝(明早)成日(整天)
日頭(白天)鼠日(哪天)下晝(下午)
晚頭黑,齊黑摸(夜晚)朝頭早(晨早)
3、農(nóng)事、植物
蒔田(插秧)標(biāo)花(揚(yáng)花)絞米(碾米)
耕田佬(農(nóng)夫)田薺(荸薺)油麻(芝麻)花棯(花石榴)黃碌(柚子)
4、動物
雞蘭(小母雞)雞春(雞蛋)馬騮(猴子)
雀仔(鳥兒)騸雞(閹雞)飛鼠(蝙蝠)
烏蠅(蒼蠅)百足(蜈蚣)急鬼(青蛙)鵝顯(蚯蚓)
5、房舍、家具
天廈(廳)地栿(門坎)下間(廚房)
杌(凳子)被竇(被窩)交椅(椅子)
6、稱謂
老子(父親)老母(母親)心抱(兒媳)
后歸公(繼父)后歸婆(繼母)娘仔(閨女)
膝(重孫)爺乸(父母)大人公(家公)
7、身體
頭殼(腦袋)后枕(后腦勺)背梅(背脊)
肋赤下(胳肢窩)棟指(中指)大髀(大腿)
屎肚(肚子)夾臀(屁股)
8、病痛、醫(yī)療
結(jié)恭(便秘)扯蝦氣(哮喘或因劇烈運(yùn)動導(dǎo)致喘氣)
冷著(著涼)焗著(中暑)麻墨屎(雀斑)迭茶(抓藥)熱氣(上火)
9、衣著、穿戴
著衫(穿衣)聯(lián)衫(縫衣)背褡(背心)
笠衫(汗衫)褲頭(短褲)手鈪(鐲子)甩色(退色)頸巾(圍巾)
10、飲食
食飲(喝水)食用(伙食)冷飯(剩飯)搛餸(挾菜)
打邊爐(吃火鍋)飲勝(干杯) 整餸(做菜)飯焦(鍋巴)豆腐霉(腐乳)
動物類:飯鏟頭(眼鏡蛇)非洲鯽(福壽魚)龜擇(蟑螂)筆仔(小鳥)白鴿(鴿子)牛屎龜(烏龜)豆鼓弗(蝌蚪)蠄蟧(蜘蛛)糯鈴(蟬)烏蠅(jing1)(蒼蠅)火花娘(螢火蟲)雞乸(母雞)斬頭龜擇(螳螂)偷食蛇(壁虎)喔梅/琴薯(蟾蜍)急(青蛙)糯妮(蜻蜓)黃?(蚯蚓)
植物類:雞屎桔(番石榴)紅菜頭(紅蘿卜)白菜頭(白蘿卜)地豆(花生)番鬼荔枝(番荔枝)沙鈴(楊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