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nèi)梭w不僅僅有陰陽的平衡,還有酸堿的平衡。在健康狀態(tài)下,人體的酸堿度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體質(zhì)過酸過堿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也會增加腎臟、肺臟的調(diào)節(jié)負擔,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不管是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對于身體營養(yǎng)吸收好的食物就是好的食物,要維持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均衡攝入,對我們的健康來說才是最好的。
食物的酸堿性是根據(jù)食物完全燃燒后產(chǎn)生的灰分溶于水后溶液的酸堿性劃分的。目前很多“食物酸堿性”的說法其實是將“食物燃燒后的灰分”與“食物體內(nèi)代謝后的產(chǎn)物”混為一談了。從營養(yǎng)的角度來講,食物被攝入人體后,要經(jīng)過消化、吸收和各種復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shù)以千計的產(chǎn)物。這些產(chǎn)物有酸性、堿性,還有很多呈中性。人體體液的酸堿度正是上述各種代謝產(chǎn)物綜合平衡作用的結(jié)果,而不是僅僅由食物幾種礦物質(zhì)可以決定。想要確定某種食物到底是酸性還是堿性,必須經(jīng)過科學檢測才行,以下方法僅做簡單判斷。
堿性食物是指食品灰分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的食物,這類食物經(jīng)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堿性溶液,這類食物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奶類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酸性食物是指食品灰分溶于水后溶液呈堿性的食物,酸性食品通常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糖類的食品,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較多,在人體內(nèi)代謝后產(chǎn)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質(zhì)。諸如:牛,羊、豬、雞、鴨、魚肉、谷物等。
我們?nèi)粘z取的食物可大致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酸性食物以肉類食物為主,堿性食物多是蔬菜和水果,如果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肥胖、消化不良等,因此需要攝入堿性食物維持體內(nèi)酸堿平衡。多吃堿性食物促進身材苗條,對皮膚有好處,促進消化,還能提高智商,因此平時應該多吃堿性食物,并搭配酸性食物,能夠促進身體健康。
且從營養(yǎng)的角度分析,身體營養(yǎng)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吃堿性食物或者酸性食物,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影響身體的正常發(fā)育。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才是身體健康的保障。酸堿食物攝入不平衡有使血液pH值偏離正常值范圍的傾向,但人體內(nèi)的體液緩沖系統(tǒng)可以很好地抵消這種傾向,維持血液酸堿度始終維持在7.34-7.45之間。所以在健康狀態(tài)下,人體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導致酸堿性的改變。
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屬于堿性食物,堿性食物也分為弱堿性食物、弱堿性食物以及強堿性食物。堿性食物的類別有很多,有水果、蔬菜、豆類、豆制品、堅果類、谷物類、蛋、飲料以及其他的食物。
食物種類 | 弱堿性食物 | 中堿性食物 | 強堿性食物 |
水果 | 橘子、香蕉、櫻桃、芒果、水蜜桃、哈密瓜、龍眼 | 橙、木瓜、無花果、番石榴、西瓜、藍莓、草莓、蘋果、橄欖、雪梨 | 葡萄、檸檬、梅子、柿子 |
蔬菜 | 馬鈴薯、紫甘藍、洋蔥、卷心菜、蘆筍、玉米、香菇、金針菇、杏鮑菇、黑木耳、白木耳、茄子、高麗菜、辣椒、南瓜、絲瓜、白蘿卜、番薯、蓮藕、山藥、蓮子 | 番茄、秋葵、芹菜、紫蘇、芥藍菜、生菜、苦瓜、大白菜、甜菜、姜、紅蘿卜、牛蒡、芋頭、百合 | 黃瓜、海帶、紫菜、魔芋、菠菜、花椰菜、大蒜、青椒、空心菜、茼蒿、油菜、小白菜、胡蘿卜 |
飲料乳品 | 含糖姜茶、無糖黑咖啡、無糖豆?jié){、新鮮蕃茄汁、牛奶、羊奶 | 綠茶、礦泉水、水果醋、陳年醋、現(xiàn)榨水果汁 | 無糖花茶、無糖姜茶、現(xiàn)榨蔬果汁 |
五谷雜糧 | 四季豆、豌豆、豌豆、黃豆、毛豆、紅豆、綠豆、豆?jié){、豆腐、豆干、豆花、栗子、杏仁、芝麻、南瓜子、葵瓜子、小米 | 綠豆芽、黃豆芽、苜蓿芽 | |
糧油調(diào)味 | 冷壓苦茶油、冷壓橄欖油、冷壓亞麻籽油、冷壓椰子油、冷壓芝麻油、冷壓花生油、醋、鹽、蜂蜜、楓糖 | 老姜、黑胡椒、白胡椒、味噌、迷迭香、小回香、八角、九層塔、百里香、水果醋、四物醋、木糖醇、赤藻糖醇 | |
食用藥材 | 何首烏、砂仁、冬蟲夏草、桂花、川芎、黃芪、人參、當歸、肉蓯蓉、杜仲、白術 | 黃精、天麻、黨參、茯苓、甘草、菊花、薄荷、地黃、白芍、西洋參、沙參、決明子 | 石斛、蘆根、肉桂 |
營養(yǎng)學家認為,魚、肉、禽、蛋、大米、面粉、油脂、糖類等都是酸性食物。通俗點看,酸性食物有以下這些:1、淀粉類;2、動物性食物;3、甜食;4、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5、油炸食物或奶油類;6、豆類(如花生等)。
食物種類 | 弱酸性食物 | 中酸性食物 | 強酸性食物 |
五谷雜糧 | 發(fā)芽小麥、糙米、胚芽米、蠶豆、黑豆、雞豆(雪蓮子)、眉豆、美洲胡桃、腰果、花生、核桃 | 十谷、蕎麥、燕麥、黑麥、高梁 | |
肉禽蛋類 | 野生動物肉、野生魚類、海參、蛤、蛋白、水煮蛋、蛋花湯、蒸蛋、咸鴨蛋、魚卵 | 火雞、雞肉、羊肉、蝦、蟹、豬肝、牛肝、養(yǎng)殖魚類、炒蛋、蛋黃 | 牛肉、豬肉、貝類、魷魚、牡蠣、小魚干、培根、火腿、香腸、漢堡、肉松、肉類罐頭、煎蛋 |
淀粉類 | 全麥面包、雜糧面包、蕎麥面、水果蛋糕、炸臭豆腐、油豆腐、燒餅、素雞、涼面、米苔目、冬粉、芝麻湯圓、御飯團 | 白面包、白饅頭、白面條、雞蛋面、面線、米粉、甜甜圈、金牛角面包、可樂餅、蛋糕、泡芙、油條、洋芋片、薯條、炸春卷、餅干、方便面、咸湯圓、面筋、蘿卜糕、糯米腸 | |
飲料乳品 | 紅茶、含糖蘋果汁、含糖豆?jié){、番茄汁罐頭、生牛乳、高溫殺菌羊奶、紅葡萄酒 | 咖啡、奶茶、奶油、高溫殺菌牛奶、黑啤酒、白葡萄酒 | 汽水、可樂、奶酪、冰淇淋、芝士蛋糕、煉奶、生啤酒、琴酒、伏特加酒、高粱酒、米酒、紹興酒 |
糧油調(diào)味 | 純釀醬油膏、柴魚粉、沙茶醬、蠔油、精鹽、一般苦茶油、一般橄欖油、一般芝麻油、一般花生、油、未精制玉米油、未精制大豆油、橄欖渣油、深海魚油、海豹油、精制蜂蜜、黑糖 | 醬油、醋、精制色拉油、精制椰子油、奶油、豬油、牛油、白糖、冰糖 | 味精、高鮮味精、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物酥油、氫化棕櫚油)、一切氧化油、阿斯巴甜、糖精 |
其他食物 | 炸醬面、蚵仔面線、當歸羊肉湯、藥燉排骨、麻油雞、姜母鴨、八寶粥、豬血糕、大鹵面、什錦面 | 胡椒餅、牛肉餡餅、豬腳面線、鹽酥雞、牛肉面、炸排骨便當、炸雞腿便當、燒鴨飯、豬肉漢堡、牛肉漢堡、熱狗、炸雞塊、炸蝦、炸甜不辣、油雞、醉雞、羊肉爐、烤鴨、宮保雞丁、鴨肉米粉、油飯、肉粽、沙琪瑪、肉羹面 |
1、食物和飲水不能改變?nèi)梭w的酸堿度
雖然人們的日常食物可以大致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兩大類,但是,人體的代謝過程極其復雜,代謝產(chǎn)物不計其數(shù),不能簡單地認為吃了酸性或堿性食物就會影響體液的酸性或堿性。實際上,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變身體的酸堿平衡狀態(tài)。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都是合理營養(yǎng)必不可少的。
2、人體的酸堿度是穩(wěn)定的,始終保持弱堿性
人體不分“酸性體質(zhì)”和“堿性體質(zhì)”。所有的健康人身體始終處于酸堿平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健康人的血液、淋巴及細胞液的pH值始終維持在7.4左右,不能低于7.35也不能高于7.45。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病了,而且一定是嚴重的疾病,如腎臟、肝臟、肺臟的功能障礙等。實際上,人的體質(zhì)沒有酸性或堿性之區(qū)別,始終保持在pH7.4左右。
穩(wěn)定的酸堿平衡狀態(tài)是通過很復雜的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完成的。首先是通過呼吸功能調(diào)控,在體液偏酸時,多呼出些二氧化碳,在體液偏堿時,少呼出些二氧化碳。其次是通過腎臟調(diào)節(jié),在體液偏酸時,腎臟就多排出些酸性物質(zhì),回收堿性物質(zhì);在體液偏堿性時,腎臟就多排出堿性物質(zhì),回收酸性物質(zhì)。與此同時,血液內(nèi)還有四個緩沖對:碳酸鹽緩沖對、磷酸鹽緩沖對、血紅蛋白緩沖對和血漿蛋白緩沖對。這些緩沖體系隨時對血液的酸堿度進行微調(diào),確保體內(nèi)的酸堿平衡。
人體這種調(diào)節(jié)能力屬于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證身體能隨時處理進入體內(nèi)的酸性或堿性物質(zhì),使人體始終處于弱堿性狀態(tài)。有的人尿液偏酸性,有的人尿液偏堿性,或者一個人的尿液有時候偏酸性有時候偏堿性,那正是身體通過多排泄酸性物質(zhì)或多排泄堿性物質(zhì)來調(diào)節(jié)身體的酸堿平衡的表現(xiàn),并不是“酸性體質(zhì)”或“堿性體質(zhì)”的表現(xiàn)。
1、健康人體酸堿度處于平衡狀態(tài),無法通過飲食調(diào)節(jié)。
人體的酸堿度和食物的酸堿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人體的酸堿度是靠肺、腎、血液來調(diào)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來改變?nèi)梭w的酸堿度。長期、大量、單一地攝入某種食物,只會加重身體負荷,最終影響酸堿代謝平衡。
2、“堿性食物能抗癌”的說法存在偷換概念。
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來是酸性還是堿性,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先變成“酸性”,再變成“堿性”。多吃果蔬類食物并不是因為它們的酸堿性,而是其本身的營養(yǎng)價值,這并不能撼動人體正常的pH范圍。
3、“堿性食品”能保健并非因為其“堿性”。
被“酸堿體質(zhì)說”推崇的蔬菜、水果等“堿性食品”,之所以對一些慢性疾病有預防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們產(chǎn)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等,而不是所謂堿性的作用。
4、均衡飲食才是健康利器。
均衡飲食,加強鍛煉和良好的心態(tài)能增強免疫系統(tǒng),這才是抗擊癌癥的天然良藥。每個人都應當根據(jù)不同的體質(zhì)、性別、年齡等因素,做出自己預防癌癥的健康計劃,用生活方式來改良“癌癥概率”。不斷改變食譜,品種盡可能多樣化,煎炸、腌制食物和鹽的攝入量應當適度,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避免喝酒精、含糖飲料、營養(yǎng)品和飲酒,限制攝入高熱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