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罐罐茶
寓居曲靖、尋甸、馬龍等縣回族同胞喜歡飲用罐罐茶。這種茶茶汁非常濃烈,像烈酒一樣,有時候還會醉人。
其實,回族喝茶名目繁多,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和不同需要,喝的茶也不相同,如夏天,多喝茉莉花茶;冬天,多喝陜青茶;清熱去火,可喝冰糖窩窩茶;腸胃寒氣,可喝紅糖磚茶;消食氣漲,可喝白糖清茶;保健滋補,可喝八寶茶,等等,不一而足。
回族除喜歡喝茶、待客敬茶外,還有與茶相關(guān)的饋贈送茶、聘禮包茶、結(jié)婚茶、齋日散茶等活動,也更富有情調(diào)。
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已成為回族人的重要習(xí)俗。民歌“柳樹的影子不歇涼,要打個清涼的傘哩;寧可三天不吃糧,沒茶喝精神兒短哩”,更加生動地烘托出回族人對飲茶的喜愛情況。
景頗族的鮮竹筒茶
寓居在孔雀之鄉(xiāng)德宏州三臺山竹林中的景頗族,飲用“鮮竹筒茶”,先將山地下水裝入一根碗口粗的鮮竹筒內(nèi)放在火塘的相機架上燒開,再將茶投入竹筒內(nèi)煮,而后飲用。
竹筒茶因原料細嫩,又名“姑娘茶”。除景頗族之外,哈尼族、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也喜飲竹筒茶。
傣族的竹筒茶
寓居在瀾滄江畔,孔雀之鄉(xiāng),鳳尾竹下,竹樓之上的傣族,喜歡飲用竹筒茶,這種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濃郁清香,其色金黃透亮,飲起來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體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賓客的禮儀茶飲。
布朗族和阿昌族的青竹茶
寓居在勐海縣巴達鄉(xiāng)茶樹王存在的地方地的布朗族和被稱為孔雀之鄉(xiāng)的德宏州阿昌族,喜歡飲用青竹茶,這種青竹茶、山地下水、鮮竹青香與茶香味融為一體,滋味兒非常濃烈。
德昂族的砂罐茶
寓居在德宏州三臺山密林中的德昂族,喜歡飲用砂罐茶,德昂族語“點壓雨”,先用大銅壺?zé)_山祖師地下水后,用小砂罐,將茶烤至焦香,取銅壺沖入白開水施行烹茶。這種茶水味道非常濃烈,能趁早去掉消除渴和消弭疲乏。
藏族的黃油茶
寓居在滇西北地區(qū)的藏族同胞,心愛喝黃油茶,且變成柴米油鹽,這搭傳流著“寧愿三日無糧,不可以一日無茶”之說。
其作法先用大土陶罐或鍋將地下水煮漲,再把餅茶放在小土罐內(nèi)烤至焦黃后介入黃油和炒熟舂碎的核桃仁兒、及鹽、雞蛋等,便用力用木棒上下鞭打,使黃油與茶汁和混合原料混合成漿狀,倒入碗中即可飲用。
愛伲人的土鍋茶
寓居在版納州勐??h的愛伲人喜歡飲用土鍋茶,先用大土鍋將山地下水燒開后放進南糯山上特地制造的南糯白毫,約煮5-6分鐘后將茶水舀入竹制的茶盅內(nèi)飲用。這種茶水清淡的香味可,回味沒有窮盡。
撒尼人的銅壺茶
寓居在阿詩瑪?shù)墓释谅纺峡h的撒尼人,喜歡飲用銅壺茶,將要地下水灌注紅銅壺內(nèi)燒開,介入茶煮后飲用。
布朗族的酸茶
寓居在版納州勐??h的布朗族有5.8萬人,主要聚居在布朗山,以西定、巴達等多山地區(qū)。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是云南最早種茶的撒拉族。
它們保存食酸茶的習(xí)性,通常在五六月份兒,將采回的鮮葉煮熟,放在陰光線不足和隱蔽的地方十余日讓它發(fā)霉,而后放入竹筒內(nèi)再埋埋到墳?zāi)估镏?,?jīng)月余即可抽取食用。
酸茶是放在口中嚼細咽下,它可以扶助克化和消渴,這是供自個兒食用或相互饋送的贈禮。
哈尼族喜好飲普洱茶
主要飲蒸茶、烤茶和土鍋茶。目前市場上很多普洱茶都打有哈尼標(biāo)志,知道哈尼普洱茶的人,就會很清楚,哈尼主要以小沱茶為主,很少制作餅茶。
寓居在勐海縣南糯山的哈尼族直到現(xiàn)在仍有將普洱茶磚加重煎服,用以醫(yī)治球菌性痢疾的習(xí)性。
彝族的隔年陳茶
今彝族是各支系族,倮族等少量人的共同體,古代通稱蒲滿人。蒲滿人是最先發(fā)覺和利用茶的祖輩,每到茶葉大發(fā)季候,祖輩們常到大大片樹木中手動摘取野生茶作為祭神和祭祖的貢茶,并有情節(jié)趕汗的隔年茶能治病的傳述。
維吾爾族的奶茶與香茶
維吾爾族茶葉是當(dāng)?shù)厝嗣竦谋匦杵?,與吃飯同樣重要。喝的茶葉以茯磚茶為主,喝完的茶渣也舍不得丟棄,作為馬料。北疆的奶茶,家家戶戶每日必備,早、中、晚三次必不可少,牧民還得上午或者下午再增一次,有的甚至一天七、八次。南疆的香茶,用的茶葉和煮奶茶相同,只是最后加入佐料,并不是牛奶和鹽巴,而是用胡椒、桂皮等香料碾碎而成的細末。南疆喝茶也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好。由于傳統(tǒng)游牧民族以肉、奶為食物,需要茶來助消化。
藏族的酥油茶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稱,地勢高亢、空氣稀薄、氣候干旱高冷。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為主食。茶葉是當(dāng)?shù)厝嗣駹I養(yǎng)補充的主要來源,人均年消費達15公斤,是全國省、區(qū)之冠。藏族飲茶多樣,有清茶、奶茶,卻以酥油茶居多。酥油相傳源于文成公主。
酥油茶,就是把牛奶或才羊奶煮沸,用勺攪拌,倒入竹桶內(nèi),冷卻后凝結(jié)在溶液表面的一層脂肪。茶葉先用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酥油茶加工方法,一般用鍋子燒水,待水煮沸后,用刀子刮些茶葉放入沸水中煮約半小時,濾去茶葉,把長汗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nèi)。再將脂肪倒入茶筒,放些鹽和糧,不斷的舂打。最終將茶、酥油、鹽、糖等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
蒙古族的咸奶茶
蒙古的咸奶茶,多以青磚茶和黑磚茶為主,并用鐵鍋烹煮,烹煮時加入牛奶,最后加一些鹽巴,就算煮好了感奶茶。蒙古族人酷愛喝茶,往往是一日三飲茶,而飯只是一日一頓飯就夠了。蒙古的人均飲茶年均有8公斤,多者達15公斤。咸奶茶也是其必不可少的日常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