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中醫(yī)叫什么病
老年癡呆中醫(yī)叫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的治療必須先要診斷明確,如果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后,主要治療還是抗膽堿酯酶的藥物,要是常采用中藥治療的話,建議可以使用人參,人參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勞、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作用。
?
老年癡呆中醫(yī)治療方法
1、髓海不足型
癥狀:智能減退,記憶力、計算力、定向力、判斷力減退、神情呆鈍、語不達意或靜而少言,頭暈耳鳴,倦怠思臥,腰膝酸痛,骨肉痿弱,齒枯發(fā)焦,舌質(zhì)淡紅,苔薄或少苔,脈沉細弱。
治法:填精補腎,充髓養(yǎng)腦。
方藥:補天大造丸或補腎益髓湯加減。熟地黃15克、山茱萸18克、懷山藥30克,紫河車粉6克、川斷10克,石菖蒲10克、廣郁金10克、炙遠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個月為1個療程。
2、肝腎虧虛型
癥狀:智能減退,神情呆鈍,動作遲緩,語不達意,沉默少語,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肌膚不榮,面紅少澤,顴紅盜汗,舌質(zhì)紅,苔少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shù)。
治法:滋補肝腎,安神定志。
方藥:左歸丸或杞菊地黃丸加減,熟地黃15克、懷牛膝15克、懷山藥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菟絲子15克、鹿角膠5克(烊化)、龜版膠15克(烊化)、石菖蒲10克、遠志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個月為1個療程。
治老年癡呆癥的常用中藥
1、人參:人參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勞、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興奮造血系統(tǒng)功能等作用。改善中老年人的微循環(huán),提高記憶、學習能力。常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老年癡呆,尤其適用于心脾氣血兩虛癥,或兼肺氣虧虛、神疲乏力、虛咳喘促、自汗暴脫等癥。發(fā)熱感冒、咳嗽痰多、心肝火旺、濕熱蘊阻、食滯不化者慎用。
2、枸杞子:藥理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老年癡呆肝腎虧虛癥,兼有虛勞咳嗽、心煩消渴等癥。
3、肉蓯蓉:適宜治療各種老年癡呆及肝腎虧虛偏于陽虛,兼有腰膝酸冷、頭昏耳鳴、腸燥便秘等癥的病人。陰虛火旺、實熱便秘、大便溏泄、痰濕積者忌用。
4、石菖蒲:有改善記憶能力、擴張血管、降壓等作用。常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病,對痰濁阻閉腦絡癥尤其適宜。
5、麥門冬:麥門冬是有效的滋養(yǎng)強壯劑,可清肺養(yǎng)陰、益胃生津、除煩寧心、益智補虛。常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病,兼有舌干口渴,心神不安,燥咳痰黏,腸燥便秘,記憶下降等癥。便溏者不宜。
6、茯苓: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加免疫力,提高大腦細胞活性的作用。另外還有鎮(zhèn)靜作用,對神經(jīng)衰弱有效。
7、遠志:適宜治療老年癡呆痰濁阻竅癥。
8、黃芪:有免疫增強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可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腦的灌流量。黃芪中含有鋅等微量元素對防治老年癡呆有一定作用。
9、黃精:補脾益氣,滋腎填精,養(yǎng)心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老年癡呆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筋骨軟弱,食少口干等癥。還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防治動脈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等。
10、冬蟲夏草:具有補腎益肺、益氣養(yǎng)腦等功效。尤其適用于老年癡呆病,也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預防血管硬化。
11、川芎:川芎可擴張腦血管,改善腦的血管灌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對外周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可持久地降低血壓。常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老年癡呆,對氣滯血瘀,阻滯腦絡者尤其適宜。
12、其他中藥:其他可用于老年癡呆的單味中藥有補益藥:如西洋參、黨參、鹿茸、刺五加、絞股藍、靈芝、紅景天、紫河車、酸棗仁、柏子仁、白芍、知母、何首烏等?;钛鏊帲旱?、赤芍、葛根等?;甸_竅藥:天麻、鉤藤等。其他還有月見草、澤蘭、澤瀉、白術等,這些中藥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酌情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