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形成的條件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xiàn)象。運動的巖(土)體稱為變位體或滑移體,未移動的下伏巖(土)體稱為滑床。
滑坡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區(qū)
1、江、河、湖(水庫)、海、溝的岸坡地帶,地形高差大的峽谷地區(qū),山區(qū)、鐵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邊坡地段等。這些地帶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條件;
2、地質構造帶之中,如斷裂帶、地震帶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區(qū),坡度大于25度的坡體,在地震中極易發(fā)生滑坡;斷裂帶中的巖體破碎、裂隙發(fā)育,則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巖、土分布區(qū)。如松散覆蓋層、黃土、泥巖、頁巖、煤系地層、凝灰?guī)r、片巖、板巖、千枚巖等巖、土的存在,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4、暴雨多發(fā)區(qū)或異常的強降雨地區(qū)。在這些地區(qū),異常的降雨為滑坡發(fā)生提供了有利的誘發(fā)因素。
滑坡危害
滑坡對鄉(xiāng)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毀農田、房舍、傷害人畜、毀壞森林、道路以及農業(yè)機械設施和水利水電設施等,有時甚至給鄉(xiāng)村造成毀滅性災害。位于城鎮(zhèn)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傷亡人畜,毀壞田地,摧毀工廠、學校、機關單位等,并毀壞各種設施,造成停電、停水、停工,有時甚至毀滅整個城鎮(zhèn)。發(fā)生在工礦區(qū)的滑坡,可摧毀礦山設施,傷亡職工,毀壞廠房,使礦山停工停產,常常造成重大損失。
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塌方的區(qū)別
1、泥石流:指在山區(qū)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qū),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fā)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
2、滑坡: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xiàn)象。
3、塌方:指建筑物、山體、路面、礦井在自然力非人為的情況下,出現(xiàn)塌陷下墜的自然現(xiàn)象。
滑坡治理滑坡的措施
滑坡防治措施可分為應急防治措施和滑坡治理措施。
1、滑坡應急防治措施滑坡應急防治措施大多數(shù)是接到當?shù)貓鬄暮?,進行應急調查和采取應急防治措施,在此情況下,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視險情將人員物資及時撤離危險區(qū)當滑坡由加速變形階段進入臨滑階段時,滑坡災害在所難免,應及時將情況上報當?shù)卣块T,由政府部門組織將險區(qū)內居民、財產及時撤離危險區(qū),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2)及時制止致災的動力破壞作用為爭取搶險救災時間,延緩滑坡大規(guī)模破壞,及時制止致災的動力破壞作用,如因采礦誘發(fā)的,應立即停止采礦活動;如因渠道滲漏而誘發(fā)的,應立即停止對渠道進行放水。
(3)事先有預兆者,應盡早制訂好撤離計劃滑坡在大規(guī)?;瑒忧?,往往事先有前兆,在此情況下,當?shù)卣块T應盡早制訂好險區(qū)人民疏散撤離計劃,以防造成混亂而發(fā)生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事故。
2、滑坡防治措施地質災害的治理必須在地質災害勘查的基礎上進行??辈橥戤吅?,應進行滑坡危險性分析,確定滑坡目前的危險程度,對不同危險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山體滑坡時如何逃生
1、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避災場地應選擇在易滑坡兩側邊界外圍。
2、遇到山體崩滑時要朝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離原居住處越近越好,交通、水、電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
3、千萬不要將避災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經全面考察,從一個危險區(qū)跑到另一個危險區(qū)。同時要聽從統(tǒng)一安排,不要自擇路線。
4、當你無法繼續(xù)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啥惚茉诮Y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里。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
5、立刻將災害發(fā)生的情況報告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及時報告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
6、滑坡停止后,不應立刻回家檢查情況。因為滑坡會連續(xù)發(fā)生,貿然回家,從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當滑坡已經過去,并且自家的房屋遠離滑坡,確認完好安全后,方可進入。
7、及時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溝渠通暢。做好滑坡地區(qū)的排水工作,可根據(jù)具體情況砍伐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樹和高大樹木。公路的陡坡應削坡,以防公路沿線崩塌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