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黃酥是哪里的特產(chǎn)
據(jù)說蛋黃酥是臺灣的特產(chǎn),作為一款傳統(tǒng)的糕點,蛋黃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蛋黃酥,細膩的質感,獨特的味道,外甜內咸,酥軟可口,多重美味交織在一起。由金黃色油皮和油酥的包裹,口感層層疊疊,薄如蟬翼;餡料是香甜綿軟的蓮蓉和起沙透心的咸蛋黃,口感香酥。
二、蛋黃酥的歷史起源
蛋黃酥的歷史,要從酥皮開始講起。土耳其有種名叫SuBrei的古老點心,可能就是漢語“酥皮”的音譯。這種點心制作過程不難,于小麥面團中裹入油脂,經(jīng)過反復折疊,形成數(shù)百層面皮-油脂-面皮的分層,在加熱的時候面皮中的水分受高溫汽化,形成了層次分明又香酥可口的酥皮。
這種點心,基本指向了酥皮最早的發(fā)源地:中亞。7世紀,阿拔斯王朝時期酥皮就已初具雛形。在占據(jù)了中東、北非和西亞大部之后,751年,阿拉伯人在怛羅斯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強大的唐帝國,因此獲得了相當范圍的耕地,也打通了通往南亞次大陸:印度的大門。從此,原產(chǎn)自中亞的小麥粉遇上了黃油、糖漿、堅果、奶酪、肉桂這些輔材和香料,沙特的椰棗酥、伊朗的波斯酥、摩洛哥的三角酥、希臘的妃樂酥都在那個時期誕生。
13世紀,奧斯曼帝國繼承了阿拉伯世界的衣缽,并開始對基督教世界的東歐、南歐進行入侵,酥皮也被帶到了這些地方。意大利的羊角可頌、千層酥,法國的拿破侖酥、酥皮湯、酥盒,英國的派皮都是在那之后幾百年漸次形成。再之后,歐洲崛起,大航海的殖民浪潮來臨,酥皮被歐洲人帶到了全世界。美洲人在英式派皮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代表美國精神的美國派,日本人在法式黃油杏仁酥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日式洋果子。
而酥點傳到了中國最早接受殖民文化的澳門、香港、臺灣等地后,則發(fā)展出了蛋撻酥、蘿卜酥、叉燒酥、皮蛋酥、鳳梨酥,以及蛋黃酥。無一例外的,它們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食材的精華,中國人制作咸蛋的歷史已逾千年。最早在南北朝就有江南人以鹽水浸鴨蛋以保存的記載。北宋時,江蘇高郵人秦觀以家鄉(xiāng)的咸鴨蛋饋贈師友,這是中國飲食譜系中少有的腌制食物成為文人情趣的例子。清朝的袁枚更是在他的《隨園食單》里記錄了官場應酬的宴席中,以切開的咸鴨蛋當成小菜饗客的模樣。在風云激變的1949,大量江南人來到了一水之隔的臺灣,在制作咸鴨蛋之類的鄉(xiāng)愁時也融合了早就來到這里的酥皮,創(chuàng)制出了中式點心的代表作—— 蛋黃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