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有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部。土茯苓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白土茯苓,一種是紅土茯苓。白土茯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茯苓,那么紅土茯苓還可以成為赤土茯苓等名字,不同顏色的土茯苓在藥效上是有一定區(qū)別的,選購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一下。
土茯苓是寒性的嗎?土茯苓的性味主要是味甘、淡,性平。土茯苓入肝經(jīng)和胃經(jīng),所以有一定的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的功效。平時可以通過適量服用土茯苓來達到增強血尿酸排泄的作用,對通風(fēng)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1、外表性狀不同
茯苓味甘、淡,性平,是一種真菌類中藥。又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入藥形態(tài)把茯苓區(qū)分為茯苓個、茯苓皮、茯苓塊和茯苓片。茯苓外皮薄且粗糙,呈褐色,有皺縮紋理。
土茯苓味甘、偏苦,性平,是一種植物類中藥。土茯苓一般呈白色或淡紅棕色,成品通常為分整個根部和薄片狀。土茯苓外表多為彎曲不直的扁圓柱形。
2、炮制方法不同
茯苓的炮制方法一般有兩種,可以一整個茯苓在經(jīng)過“發(fā)汗”之后再炮制,也可以把先將新鮮茯苓切片或切塊然后再炮制,那么炮制出來的茯苓就可以分為茯苓塊和茯苓片了。
土茯苓的炮制方法首先要去除根須,然后再經(jīng)過清洗之后再進行浸泡和切片處理,之后再進行干燥就可以了。
3、口感功效不同
茯苓聞起來沒有味道,嚼起來比較粘牙,土茯苓口感稍澀。 茯苓入心經(jīng)、脾經(jīng),茯苓的功效主要是用來寧心安神、利水除濕和健脾益氣。一般是使用茯苓來治療脾虛、大便溏稀、失眠、濕熱等癥狀疾病。此外,茯苓還可以降低血糖,所以中老年人可以服用茯苓來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胃潰瘍。
土茯苓入肝經(jīng)和胃經(jīng),土茯苓的作用主要是清熱降火和抑菌止癢,那么臨床上是使用土茯苓來治療因濕熱引起的濕疹等皮膚疾病,此外土茯苓對梅毒、陰部潰瘍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緩解作用。詳細>>
土茯苓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用來清熱解毒了。因為土茯苓性質(zhì)較為寒涼,所以適量的食用可以降低體內(nèi)的燥熱情況,有一定清熱降火的功效。土茯苓非常適合體熱滯氣的人群食用,一般可以用土茯苓煲湯來達到一定的食療效果,也可以通過泡土茯苓蜂蜜水來進行飲用,也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
土茯苓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多,那么土茯苓中含有豐富鐵、鎂、鋅、鉀等礦物質(zhì)元素,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所以服用土茯苓有一定的藥用療效??梢杂猛淋蜍哽覝嬘?,能夠有效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對身體也很有益處。
除了強身健體之外,土茯苓的作用還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因為土茯苓不僅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而且能夠被人體有效吸收,對機體細胞免疫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食用土茯苓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非常適合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群食用,對于增強免疫力、少患病幾率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土茯苓健脾利濕,去濕熱的效果不錯,對治療痘痘有一定的好處。長痘痘一般因為是中土運化不利,相火不藏,那么治療痘痘可以使用平胃散合二陳湯,也可以用土茯苓配伍其他功效的中藥材一同服用,很快會見效的。
痛風(fēng)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于關(guān)節(jié)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guān)節(jié)炎。土茯苓對痛風(fēng)的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不能單單依靠服用土茯苓來治痛風(fēng),因為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痛風(fēng)的主因。痛風(fēng)的預(yù)防和治療方式都是在于飲食。所以忌口對痛風(fēng)來說非常重要。詳細>>
1、不良反應(yīng)
土茯苓用量過大時容易引起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等消化系統(tǒng)。同時陰液虧損者在長期使用土茯苓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或加重津虧液耗,出現(xiàn)口干、咽燥等不良反應(yīng)。
2、過敏反應(yīng)
對土茯苓過敏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相關(guān)的過敏反應(yīng),主要表現(xiàn)為周身皮膚瘙癢,同時也會起散在性大小紅斑或者丘疹等不良反應(yīng)。
食用土茯苓時忌飲茶。食用土茯苓煲湯的時候,最好不要再泡茶飲用。因為茶水內(nèi)含的堿性成分較多,一起服用會把土茯苓的藥效給破壞掉。此外,食用土茯苓的時候,飲食上應(yīng)該禁止油膩、辛辣、生冷、魚腥制品。
土茯苓是一種灌木植物,多生長于山坡或者樹林中,那么我國主要的土茯苓產(chǎn)地是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野生土茯苓在廣西也有較為廣泛的分布,在選購?fù)淋蜍叩臅r候,可以注意下土茯苓的產(chǎn)地信息,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選購到品質(zhì)好的土茯苓。
土茯苓可以按照顏色的不同分為兩種品種,一種是白土茯苓,一種是紅土茯苓。那么土茯苓是白色的好還是紅色的好呢?白茯苓和土茯苓不管是藥效還是植物的科目都不一樣,而且因為白茯苓的藥效差,一般很少用。紅茯苓的藥用范圍比較廣,而且藥用價值也比較高,所以一般會選用紅茯苓入藥使用。
1、看外觀
土茯苓一般是扁圓柱形的,而且外表的具短分枝比較多。土茯苓的表面一般是土棕色或灰褐色,斷面則是類白色至淡紅棕色,外表一般比較粗糙。
偽品土茯苓一般是金蕎麥,那么它的外觀則是不規(guī)則的塊狀,而且有隆起的疙瘩。金蕎麥的表面一般是灰紫色或棕褐色,斷面則是黃白色或黃棕色。
2、嘗味道
土茯苓的氣味比較淡,而且味微甘澀,金蕎麥嘗起來是沒有甘甜味道的,只有微微的澀味,所以還是很好區(qū)別的。詳細>>
食材:土茯苓、龜、生姜。
調(diào)料:食用油、食用鹽、生抽、醬油。
做法:
1、首先將土茯苓洗凈之后浸泡片刻。
2、把龜置盆中淋入熱水,排清尿液之后,再宰殺去頭、爪和內(nèi)臟。
3、把土茯苓放進瓦煲內(nèi),然后加入適量清水煎熬1個小時。
4、然后放入龜和生姜再熬2個半小時左右。
5、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和食用鹽,如果口味比較重的,也可以加入生抽或醬油佐餐用。
食材:老母雞、綠豆、土茯苓。
調(diào)料:食鹽、食用油、生抽。
做法:
1、老母雞洗凈之后斬成大塊。
2、把綠豆用清水浸泡1小時之后洗凈備用。
3、在煲內(nèi)放入適量清水,然后煮沸后加入老母雞、綠豆和土茯苓。
4、猛火煲滾后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和生抽調(diào)味即可。
食材:土茯苓、豬骨、蔥花。
調(diào)料:食鹽、醬油。
做法:
1、將土茯苓洗凈之后濾干水分備用。
2、豬骨放入鍋中先燉煮一個小時,然后加入洗凈的土茯苓煎煮半小時。
3、出鍋前可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醬油進行調(diào)味。
4、最后撒上蔥花、撇去浮油,一道鮮美的土茯苓豬骨湯就做好了。 詳細>>
隨著中醫(y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再次崛起,中藥種植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yè)。那么土茯苓種植前景怎么樣呢?土茯苓種植幾年可收成?因為土茯苓的入藥部位主要還是它的根部,所以種植土茯苓是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的,土茯苓多久有收獲?不同品種的土茯苓收獲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早熟的土茯苓一般9-10個月就可以進行收獲,那么晚熟的土茯苓則需要等待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可以進行收獲。
1、土茯苓種植時間
土茯苓的適應(yīng)力還算是比較強的,所以土茯苓的種植對種植地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是選在每年的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也就是清明節(jié)前后進行種植。因為這個時期的溫度比較適合土茯苓的生長,同時雨水充沛,有利土茯苓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
2、土茯苓種植管理
土茯苓是一種攀緣狀灌木,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搭建架子來引導(dǎo)它的生長。同時在種植土茯苓的時候要注意以及時進行除草、施肥等基礎(chǔ)工作,因為土茯苓的主要入藥部位是它的根部,所以植株生長枝繁葉茂時,可以進行適量修剪,以免根部營養(yǎng)成分不夠,及時修剪掉密枝葉還能提高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