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多由脾胃虛弱所致。胃炎,痢疾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等。
中藥療法
臨床表現(xiàn)除囗淡而不知食味外,每伴不欲飲食,腹脹便溏、神疲乏力,苔薄白等,宜益氣健脾。用香砂養(yǎng)胃丸治之,其效甚驗!
飲食注意
要多吃些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芋頭、扁豆、南瓜、胡蘿卜、牛肉,雞肉等,還可以多喝些祛濕的茶,比如薏米茶、陳皮茶、薏米茶、陳皮茶、枸杞茶、姜茶等,平常要多休息,少熬夜。
原因
人體內(nèi)唯一能產(chǎn)生苦味的器官就是膽,口苦多為急性炎癥,與肝膽疾病表現(xiàn)多見,與膽汁排泄異常有關(guān)。
中藥療法
多由肝膽有熱所致。因肝氣郁結(jié),日久化熱,灼傷肝血者,多兼脅痛食少,面赤口干,潮熱盜汗,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應(yīng)清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用丹梔逍遙丸治之,甚驗!
由肝膽郁火或濕熱引起者,每兼目赤心煩,尿黃便結(jié),或白帶黃稠而多,苔黃或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等,應(yīng)清瀉肝膽。用龍膽瀉肝丸治之,數(shù)日即見著效。
飲食注意
可以喝些去火的茶,比如決明子泡水、蒲公英泡水、菊花茶、金銀花茶、梔子花茶、烏龍茶、蓮子茶等,有助于降火,改善口苦。
原因
牙周炎,齲齒,口腔潰瘍以及鼻咽部炎癥,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
中藥療法
由胃火引起的,常伴囗渴飲冷,口唇發(fā)紅,舌上生瘡,或牙齦腫痛,應(yīng)清瀉胃火。宜用生地24克,當歸、丹皮各12克,生石膏30克,升麻9克治之。
熱痰犯肺引起的,常伴咳咯膿痰,胸滿而痛證。當清肺除痰。用薏苡仁30克,冬瓜子、蘆根各15克、桃仁9克治之。
飲食注意
少吃辛辣、味道重的食物,如大蒜、洋蔥和咖喱等,少喝酒。飲食清淡,多吃有豐富的纖維素食物,多吃海帶、豆芽菜、小米、新鮮水果等食物。注意口腔衛(wèi)生。
原因
多見于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其唾液中的乳酸,磷酸酶高于正常值。
中藥療法
熱蘊于肝引起者,常伴囗苦心煩,面紅眩暈等,當清肝熱。用柴胡15克,黃芩、梔子各12克,菊花、龍膽草各9克,水煎服,2劑見效。
脾胃氣虛而肝木乘之所致者,多兼噯氣食少,腹脹,大便不實,脅脹嘔苦等。應(yīng)健脾為主,抑肝為輔。用黨參、白芍、生赭石各18克,白術(shù)、茯苓、陳皮、半夏各12克,竹茹9克,甘草3克治之.
飲食注意
多吃些養(yǎng)胃的食物,多喝些粥類、吃些山藥、紅薯、芋頭、桂圓等。平常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適量的補充點維生素A等。
原因
多見于慢性咽炎,神經(jīng)官能癥,癌癥患者,及大量吸煙的人,口腔潰瘍,慢性腎炎,腎功能損害。
中藥療法
由腎陰虛而致者,多兼咽干口燥,頭昏耳鳴,腰酸腿軟,五心煩熱,夜寐不安等,當滋補腎陰。用六味地黃丸治之,最為適宜!
由腎陽虛而致者,多伴畏寒肢冷,夜尿多,或陽痿遺精等,應(yīng)溫補腎陽。用金匱腎氣丸治之,效果很好!
飲食注意
宜吃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宜吃膳食纖維食物,宜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吃牛奶 、檸檬、冬瓜等食物。不要吃腌制、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
原因
多見于消化功能紊亂患者和糖尿病,唾液中的淀粉酶增加。
中藥療法
熱重濕輕者,多兼口渴喜飲,便結(jié)尿黃,苔黃,脈沉實等,應(yīng)清瀉脾胃之火,輔以除濕??捎么簏S、黃連、黃芩各9克,水煎,分2次服,其效頗佳!
濕重熱輕者,每兼渴而不飲,腹脹便溏等,應(yīng)芳香化濕為主,佐以清熱。用藿香、佩蘭、蒼術(shù)、陳皮各9克,黃連6克,甘草3克,水煎分服。
飲食注意
多吃一些有助消化的食物,減少各種刺激食物和不易消化食物的攝入。注意飲食結(jié)構(gòu)要營養(yǎng)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齒口腔健康的食物。盡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煙,少喝酒。
原因
肝膽郁熱傷陰或者脾土衰敗。
中藥療法
常常出現(xiàn)口舌干澀或者苦澀無味,可用龍膽瀉肝湯。
飲食注意
可以多喝水,吃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飲食生活要有規(guī)律,每次用餐不可過飽,不適宜吃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原因
多見于肺炎,支氣管炎,高血壓,更年期中和癥,長期發(fā)熱者。因為辣味是咸味和熱覺及痛覺的綜合感覺,所以自覺口辣的人舌溫可能高。
中藥療法
常伴胸中發(fā)熱,或短氣或咳嗽,苔黃等。宜清瀉肺熱。用桑白皮、黃芩各15克,全瓜蔞、知母各12克,桔梗9克,生甘草6克,水煎分服,以愈為度。
飲食注意
凡辛辣食品及香燥食品、油膩過重食品、魚蝦類食品,均不宜多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chǎn)魚類等;多吃含鉀、鈣豐富的食物;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原因
多由寒濕困脾而引起。
中藥療法
每伴不渴或渴而飲少,脘悶便溏,食少乏味,苔白膩等證,應(yīng)芳香化濁。用藿香正氣液治之。
濕濁化熱者,常伴心煩囗苦,尿黃、大便粘滯不爽,口出濁氣,苔黃膩等證,宜清熱化濕。用滑石18克,黃芩12克,竹葉9克,黃連、通草各6克,甘草3克,水煎分服,必收滿意之效!
飲食注意
宜吃退黃的食物,宜吃優(yōu)質(zhì)蛋白類的食物,宜吃清熱解毒的食物。建議多吃茭白、牛奶、檸檬等食物。
原因
多由心脾血虛引起。
中藥療法
見頭昏目花,心悸怔忡,唇舌色淡等,應(yīng)養(yǎng)血益氣。用歸脾丸治之,必獲痊愈!
飲食注意
飲食宜清淡,多吃健脾胃的食物,比如蘋果,能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多吃包心菜、菠菜、南瓜、胡蘿卜等,對補益脾胃都很好的。
原因
指口中自覺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多見于糖尿病(消渴癥)的重癥。消渴病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病名,是指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要特征的綜合病證。
飲食注意
總體上來說,需采取以谷類食物為主,高膳食纖維攝入,低鹽、低糖、低脂肪攝入的多樣化膳食方案。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飲食清淡,多喝白開水,不喝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