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共分為5層,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層,其中水產品40-75g,畜禽肉40~75g,蛋類40~50g。
由于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大量攝入,就會造成人的血液變得更加粘稠,增大心腦血管的壓力,如果不加以克制,還會有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發(fā)生。
食物最終要經過消化進入腸道然后排出體外,肉類在被消化的過程中容易腐化,會產生一些毒素,這些毒素就會在腸道中堆積,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引發(fā)腸道疾病。
肉質一向是和膽固醇掛鉤的,吃肉多會造成脂肪堆積,從而帶來膽固醇含量的升高。
專家表示,任何素食中都不包含維生素B12,而維生素B12又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之一,它最突出的貢獻在于制造骨髓紅細胞,如果人體缺乏這種物質,就可能引發(fā)惡性貧血和大腦神經被破壞等癥狀。
貧血中有一種叫做缺鐵性貧血,對素食主義者這絕對是一個隱患。因為素食中的鐵元素主要是非血紅素鐵,人體對它的吸收率很低,而肉食中的鐵元素則表現(xiàn)為血紅素鐵,人體對它的吸收率比非血紅素鐵要高出5倍以上。因此,吃素還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
白肉指的是魚類、貝類,而紅肉指的是牛、羊、豬肉類,報道說吃淺色的肉,要比深色的肉更有營養(yǎng),這種說法是符合科學道理的,所以吃魚類貝類比禽類的營養(yǎng)好,而禽類比牛羊豬肉營養(yǎng)好。
紅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也占28%,更重要的是紅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因此某些需要限制脂肪酸攝入量的心血管、高血脂患者,千萬不要以為吃瘦肉是不含脂肪的。
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學名“腔上囊”,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
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yī)學專家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位于外生殖器背面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緊挨著白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的褐色和位于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咽。
羊“懸筋”(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fā)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提示:孕期吃禽肉過多新生兒對多種抗生素耐藥。
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這里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包括真皮、脂肪、淋巴等組織,像雞鴨等禽類的皮,由于真皮組織很薄,人們很難分辨其中的組織,因此在食用的時候要格外謹慎。另外,禽類皮中的脂肪較多,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還是少吃為妙。
不管是哪種動物性食物,最適合它們的烹飪方法都是炒、蒸、煮這3種最簡單的方法。蒸很簡單,而炒煮則有特殊要求。
炒要旺火急炒,加熱時間過長通常是破壞食物營養(yǎng)素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烹飪方法上應盡量采用旺火急炒。這樣,可縮短菜肴的加熱時間,降低原料中營養(yǎng)素的損失率。
食肉、食湯各不同;在熬、煮、燉、燒時,如以食肉為主,可先將水燒開后再下肉,肉表面的蛋白質凝固,其內部大部分油脂和蛋白質留在肉內,肉味就比較鮮美。如以食肉湯為主,那將肉下冷水鍋,用文火慢煮,這樣脂肪、蛋白質就從內部滲出,湯味肉香撲鼻,營養(yǎng)更佳。
油炸需掛糊,但也別多吃;在烹制前,先用淀粉和雞蛋給食物上漿,在食物表面形成隔絕高溫的保護層,使原料不與熱油直接接觸,減少營養(yǎng)素損失,還可使油不浸入食物內部,鮮味也不易外溢,口感也會更加滑嫩鮮美。
油炸食物確實香味撲鼻,但由于炸時油溫很高,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怕熱易氧化的維生素都會遭到破壞,使營養(yǎng)價值降低。
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熏烤食品,比如烤香腸、烤雞腿。這也難怪,熏烤后的食物,其表面常常具有一些獨特的風味。但肉、魚等原料經熏烤后可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在熏烤肉、魚、肉腸類時不應當用明火直接熏烤,可用管道干熱蒸汽烤,最好不要加糖熏烤,如果一定要加糖時,溫度也應控制在200攝氏度以下。不過,即使是用管道干熱蒸汽烤,這類食品仍然要盡量少吃。
雖然肉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蛋白質,但為了減輕腎的工作負擔,腎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略低于健康人的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必要時暫時停止吃肉。
研究證實,攝入紅肉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紅肉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大,膽固醇含量高,對于控制病情不利。應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魚肉和豆制品來替代。
脂肪肝是由于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減少蛋白質供應,應優(yōu)先選擇少油烹調的魚類,多用清燉和蒸煮方法來烹調肉類,去掉浮油再吃。
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刺激膽囊的收縮,而肉里大量膽固醇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所以,這類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制品來替代,配合魚蝦類和低脂肪奶制品來補充蛋白質。
可以按健康人的數(shù)量食用瘦肉,但為了避免心血管并發(fā)癥,宜優(yōu)先選用魚類和禽肉。特別要注意的是肉類烹調應少油,以蒸煮方法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產生過多的糖化蛋白產物。
其他:痛風患者、濕疹患者、狐臭患者、過敏患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