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裝電腦主機怎么選擇配置
1、對于選購CPU,intel和AMD哪個好?
intel和AMD可以說是各有千秋,無論是選擇intel還是AMD都是不錯之選,在同級別價位上,AMD肯定相比intel更實惠一些,并具備多線程優(yōu)勢,而intel自身優(yōu)勢就是單核性能強勁,技術成熟、穩(wěn)定、溫度控制、優(yōu)化更好。
2、對于選購顯卡,N卡和A卡哪個好?
N卡和A卡是指兩家顯卡芯片生產廠商分別為NVIDIA和AMD,所謂的N卡就是NVIDIA提供的GPU芯片的顯卡,A卡就是AMD所提供的GPU芯片的顯卡。在性價比方面,AMD性價比更高,相同級別的顯卡,N卡的價位要比A卡高一些。N卡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低功耗、驅動成熟、產品線完善(低、中、高端產品型號全)等,尤其在游戲優(yōu)化上十分出色,是很多游戲玩家熱選。而A卡則主要是性價比相對更高,主要針對入門級、主流級的產品,計算能力強,繪圖/挖礦更有優(yōu)勢,更注重于通用運算性能的提升,畫質較好。
3、固態(tài)硬盤和機械硬盤選哪個好?如何選?
首先目前的硬盤已經固態(tài)硬盤是未來趨勢了,在速度上無疑是固態(tài)硬盤更快,但是唯一缺點是容量較小,一般主流容量在240G-512G。而機械硬盤最大的優(yōu)勢是容量較大,缺點是速度較慢。建議首選固態(tài)硬盤,當然固態(tài) 機械雙硬盤方案是最佳選擇方案,具備高速與大存儲優(yōu)勢,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硬盤搭配方案。
4、散片CPU和盒裝CPU有什么區(qū)別?如何選?
一般來說,CPU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intel和AMD,AMD處理器一般都是盒裝形式的,目前基本沒有散片CPU,而intel散片CPU比較常見。
盒裝CPU,不僅有CPU,正規(guī)包裝盒,售后說明書,通常自帶原裝intel散熱器,官方認可的零售產品,正規(guī)渠道,享受正規(guī)官方三年售后服務。
散裝CPU,一般只有一個裸CPU,沒有任何正規(guī)包裝盒,也沒有自帶原裝散熱器,由于渠道特殊,所以官方不認可的產品,無法享受正規(guī)官方三年售后服務,只能享受店保一年服務,但是由于價格更便宜,提升了性價比。買散片CPU,一定要購買正式版的,千萬不要購買ES和QS版本,類似測試版,可能會有BUG,例如藍屏、死機等問題。
雖然CPU損壞的幾率極小,對于較貴的CPU,例如兩千出頭的CPU來說,個人還是盒裝來的保險一些,相當于給自己的CPU投了一個多2年的保險,但是對于上千或者幾百元的CPU來說,就需要從實際情況而定了,兩者差距不大,建議盒裝,價格差距大,選擇散片CPU。
二、DIY裝機選硬件十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AMD架構、工藝落后
在AMD發(fā)布銳龍系列處理器之前,AMD在架構、工藝、功耗上明顯要落后于intel,但是這已經是過去時了。如今的AMD銳龍系列處理器與intel同級別處理器性能上都與intel持平,目前制作工藝上還優(yōu)于intel的14納米工藝,發(fā)熱量也沒有那么大了,盒裝并配備相比intel更好的CPU散熱器,加之處理器內部采用錫焊工藝,溫度控制還更勝一籌,價格上還便宜不少,依然走性價比路線。
誤區(qū)二、intel酷睿i5一定比酷睿i3好
這是很多小白用戶認為的,舉個例子:之前有用戶咨詢新電腦配置,按照預算,小編選用了目前最新的八代i5處理器,而用戶說,我?guī)啄昵芭涞碾娔X也是i5,起碼也i7吧。其實intel每一代都有i3、i5、i7,而每一代都有性能提升。就比如八代i3-8100基本與七代的i5-7400性能持平,如果對比也是同代的相比。
就像某寶的很多主機,一千多元可以買一個i5、i7主機,其實都是前幾年的老產品,說白了就是翻新二手,基本已經不值錢,看似便宜,其實相比新的賺錢多了,性能基本不能和現在的性能相比,就是忽悠不懂電腦的客戶。
誤區(qū)三、獨立顯卡要比集成顯卡性能高
不少老電腦主機的入門獨立顯卡,例如配備了GT610、GT710等等老入門顯卡,其性能都沒有目前的intel酷睿和AMD銳龍APU內置的核顯好,也就是說,四五百的獨立顯卡基本不用考慮,除非沒有內置顯卡的銳龍,只是起著亮機的作用。
誤區(qū)四、主板大板比小板穩(wěn)定
主板規(guī)格無論大小,與主板的穩(wěn)定性完全沒有任何聯(lián)系,只要大小板的用料做工一致,主要區(qū)別在于擴展性,主板大板的擴展性要比小板好一些,例如多個PCI-E顯卡插槽,多2-3根PCI插槽等,但是對于無需雙顯卡需求,或者電視卡、采集卡、高端聲卡等擴展需求,都是用不到的。性價比方面,小板要比大板高的多。
誤區(qū)五、高端主板要比低端主板性能更好
無論是高端主板還是低端主板,主板相同芯片組的情況下,主要是做工用料的區(qū)別,除了做工用料的奢華之外,還可能會有目前流行的RGB燈效功能、無線網卡等,而對電腦性能的影響極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誤區(qū)六、水冷都比風冷CPU散熱器好
理論上水冷肯定比風冷好,尤其是發(fā)燒配置的分體式水冷,但是水冷還有一種類型,那就是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選擇百元價位的風冷散熱器,基本與兩百元左右的一體式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差異不大。
誤區(qū)七、電源功率越大越好
電源功率小于所有硬件所需功耗總和,那么就會出現電腦重啟的不正常的表現,但是電源功率超過所有硬件所需功耗總和太多,無非就是在電源預算上多一些。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最佳的電源功率就是所有硬件所需功耗總和再加上100W是最適合的,這里說的是電源的額定功率,不是峰值功率。電源功率配的很大,一般是為了考慮后期升級顯卡,不考慮升級顯卡,一般沒有必要配的太大,合適就好。
誤區(qū)八、顯卡顯存、位寬越大越好
顯卡顯存、位寬并并不是決定性能的要素,顯卡的速度最主要是顯卡的圖形處理芯片(GPU)來決定,說白了就是顯卡芯片好壞決定的。比方說,GTX1060 3G與GTX1050Ti 4G,相信不少用戶認為GTX1050Ti 4G要好,這是錯誤的理念。關于顯卡的性能好壞,我們完全可以參考最新顯卡天梯圖,而CPU也有CPU天梯圖,通過天梯圖,能夠幫助小白用戶快速的了解性能好壞。
誤區(qū)九、內存雙通道性能比單通道內存強
內存單通道,一般是一根內存,而內存雙通道,一般是兩根內存或者多根內存組成的。那么內存雙通道性能比單通道內存強,其實主要是看情況而定的,如果你是核顯裝機,尤其是銳龍APU平臺,建議雙通道內存,以提升核顯的性能。而如果是獨顯裝機,那么內存雙通道還是單通道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誤區(qū)十、CPU核心數量/線程數量越多性能越高
CPU的性能好壞并不是只決定于核心數量/線程數量,而是架構、制作工藝、主頻、緩存等核心參數而決定的。就是有不少某寶上的組裝電腦主機,以核心數量/線程數量來欺騙消費者,例如老掉牙的志強L5640來說,是好幾年前的產品了,目前這顆CPU僅僅幾十元,架構、工藝、性能等落后,但是擁有六核十二線程設計,但是單核性能較差,這六個核心,說白了就是小朋友,和單核性能強的成年人無法對抗。